战国私玺中所见古代复姓及源流考(3)
2014/2/12 9:53:06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四、以邑为氏
西周时期,随着分封制的推行,在畿外形成了大批的畿外诸侯,在畿内则形成了大批的畿内采邑。畿外诸侯以国为氏,而畿内采邑则以采邑为氏。一般来说,畿内采邑就是王畿内的诸侯国,它们是天子给在王朝任职的卿大夫或未任职的王室懿亲的封地。春秋时期,随着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的频繁发生,出现了一批军功贵族,他们从国君那里得到采邑的封赏,采邑主在受封之后,邑名则很自然地成为其家族之姓氏。复姓古玺中有不少就属于以邑为氏者。
“臧孙”。臧孙氏,《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云:“臧孙氏,姬姓,鲁公子【1】食邑于臧,其后谓之臧孙。”
“甘士”。甘士氏,《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云:“甘士氏,周甘平公为王卿士,因氏焉。”
“闾丘”。闾丘氏,《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云:“闾丘氏,齐大夫闾丘婴之后,或单言闾氏,从省文也。后改为卢氏。”
“公户”。公户,古代复姓,《汉书·儒林传》中有礼官大夫公户满意,颜师古注日:“姓公户,名满意也。”公户亦写作公扈,《广韵·东韵》‘公”字下有“公扈”氏。《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云:“公扈子者,邾娄之父兄也。”何休注日:“公扈,氏也。”
“令狐”。令狐氏,《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云:“春秋晋毕万之后魏颗,食采令狐,为令狐氏。”
“高堂”。高堂氏,《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云:“高堂氏,齐公族也。齐卿高敬仲食采于高堂,因氏焉。”
“太叔”。郑武公之子共叔段曾谓京城太叔。复姓,《左传·隐公元年》云:“请京,谓之京城太叔。”
“戏阳”。戏阳氏,《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云:“晋邑也,旧属卫,今相州安阳县永和镇东二十五里戏阳城。”
“五鹿”。五鹿氏,《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云:“五鹿氏,姬姓。”《风俗通·姓氏》云:“卫邑也,晋公子重耳,封舅犯于五鹿,子孙氏焉。”
“上官”。上官氏源出于楚,《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云:“楚王子兰为上官邑大夫,因以为氏。”《广韵》官字下注:“楚庄王少子为上官大夫,以上官为氏。”
“枯成”。枯、苦古音同,枯成氏即苦成氏,《国语·晋语》云:“晋郄一食采苦成,有因以为氏。”枯成乃复姓。《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云:“苦成氏,姬姓,郄一别封于苦,为苦成子。”
“邯郸”。邯郸氏,《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云:“赢姓,晋赵盾从父昆子弟日赵穿,食邑邯郸,因以为氏。”
“马是(氏)”。“马是”为合文,“是”当为“氏”字的假借。《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云:“马氏,即马服氏,赢姓。伯益之后,赵奢封马服君,因以为氏或去服为马。”
古玺中的以邑为氏者,当为西周时期分封制的孑遗,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采邑的大量出现,形成了诸多以邑为氏者,这种命氏方法在形成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的制度加以约束,所以,造成了以邑为氏的纷繁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