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历史传说 >> 姓氏文化 >> 浏览文章

战国私玺中所见古代复姓及源流考(2)

2014/2/12 9:53:06 点击数: 【字体:



    二、以官为氏

    以官为氏就是以祖先的官名为氏,这种情况多适用于异姓卿大夫,正如《左传·隐公八年》所云:“官有世功,则有官族。”世袭某一官职在西周时期比较普遍。见于周代金文记载的如:《士上尊》中有士上,周成王时为周之大士;西周中期的《士父钟》中有士父;《克钟》钟有士舀,周夷王时任大士。《貉子卣》中有士道,为康王时的大士。该族之人在西周时世代担任周王朝的大士,故以士为氏。春秋以后,世官制度逐渐被打破,由于战争频繁,出现了一大批因立战功而被授予官职的人,从而出现了新的以官为氏的情况,即以功绩命官氏。也许正因为如此。古玺中以官为氏的复姓显得比较多。

    “司马”。司马氏,《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云:“重黎之后,唐、虞、夏商代掌天地。周宣王时,裔孙程伯休父为司马,克平徐方,赐以官族,为司马氏。其后世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

    “司寇”。司寇氏,《元和姓纂(二)》引《世本》云:“卫灵公之子公子郢之后也。”

    “司徒”。司徒氏,《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云:“帝王世纪曰,舜为尧司徒,支孙氏焉。卫有司徒瞒成,宋有司徒边印,陈有司徒公子招,其后皆为司徒氏。”

    “司工”。司工氏即司空氏,《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云:“禹为尧司空,支孙氏焉。尧后有隰叔,孙士荐为晋司空,亦因氏焉。晋大夫胥臣号司空季子,又有司空靖、司空督,惟晋官备司空,余国无之,言司空氏者系出于晋。”

    “右行”。右行氏,《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云:“晋屠击将右行,因氏焉。晋右行贾华,右行辛为司空。”

    “公族”。公族氏,《史记·晋世家》云:“晋‘成公元年,赐赵氏为公族’。”《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云:“公族,大夫也。以官为氏。”

    “公师”。公师本是战国时期掌管冶造事务的工官,公师氏当属以官为氏。《竹书纪年》云:“越王使公师隅来献乘舟。”

    “相里”。相里氏,《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云:“咎繇之后为理氏,商末,理征孙仲师,遭难去‘王’为‘里’,至晋大夫里克,为惠公所戮,克妻司城氏携少子季连,逃居相城,因为相里氏。”

    “乘马”。乘马氏,《广韵》马字下注云:“《沟洫志》有谏议大夫乘马延年。”从文献记载和玺文来看,战国时期,已经有乘马氏。该氏之来源当与管理车辆马匹的职官有关。

    “马师”。马师氏,《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云:“马师氏,郑穆公之孙公孙乍且为马师,因以为氏。子羽之孙羽颉为马师,亦氏焉。”

    “公(工)上”。公上本义是指官府,《汉书·杨恽传》云:“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后用为复姓,《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有公上不害。古玺中或作工上。

    从总体上来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动荡变革之中,以官为氏的现象在这一时期比较普遍地出现。古玺中所见的以官为氏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当时的文献典籍中也有很多以官为氏者。

   三、以王父字为氏

    以王父字为氏是周代出自公室的贵族最典型的一种命氏方法。《礼记·丧服》云:“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孙称公孙。”公子、公孙属于公族成员,在通常情况下不分族而另立新氏。但公孙之子因“其亲已远,不得上连于公”,所以,便以王父字为氏,与公族脱离分族另立。这种现象在古玺中也有充分体现,如:

    “窒孙”。复姓,即文献中的“室孙氏”,《古玺汇编》(以下称《汇编》)中收录两方“室孙氏”玺。

    “公孙”。复姓,《通志·氏族略》云:“春秋时,诸侯之孙亦以为氏者,曰公孙,皆贵者之称;或言黄帝姓公孙,因以为氏。”

    “王孙”。复姓,《通志·氏族略》云:“姬姓,周王孙满之后。满,顷王孙也。”“夕孙”。“夕孙氏”玺《汇编》未收,见于《分域》[6]。“夕孙”、“长孙”和“正孙”均为古代复姓。但先秦文献无载,这些复姓私玺的出现可以弥补文献不足。

    孙以王父字为氏,反映了周代社会公孙为祖父继体的习俗。在宗庙祭祀中,昭穆的排列次序,往往是祖与孙同为昭或穆。在祭祖时,是以孙为王父尸,而不是以子为父尸。究其原因,它是“君子抱孙不抱子,”这一古老风俗的反映。这种风俗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当时,在两个互相通婚的氏族中,由于子女皆从母系,不从父系,所以,子女出生后均留在母亲的氏族内。子女往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子属于不同的氏族。对父亲而言,他也不与其父亲同一氏族,而其父与其子则在同一氏族,即祖孙同族。在母亲的血缘上属于同系亲属,父亲则被排斥到旁系,这就造成了祖孙的相亲性。周代的公孙之子以王父字为氏正是体现了母系氏族社会的这种遗风。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