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华民族的姓氏
姓氏是标志家族系统、表明血缘关系的符号,也就是人的根。中华姓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且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从古到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姓氏多达11969个,其中,能在古代文献中查出来源,并进一步找到其发源地的姓氏,大约有4、5千个。古人曾以树之本、水之源比喻人的祖根,说明每个家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先;又曾以“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说明追根溯源是人类的天性。那么,中华民族的众多姓氏是怎样形成的呢?《左传·隐公八年》有这样一段话:“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这是说,帝王立有德之人为诸侯,根据他的出生血统赐给姓,分封给他土地,并且根据封地命名氏。这段话对中华姓氏的起源及形成原因虽然论述比较片面,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情况,即先秦时的姓与氏,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据当代学者考证,姓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与先民们的图腾崇拜有关。母系氏族制也叫“母权制”,是继原始群之后的原始公社制度的一个阶段,始于氏族公社的产生,终于父权制的确立,大体上相当于考古学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至新石器时代,其特征是妇女在氏族社会中居支配地位。母权制早期,以狩猎、采集为生的原始人认为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有血缘关系或其它特殊关系,往往尊奉此物为本氏族的名称,即氏族的徽号,这就是图腾。“图腾”(totem)一词系美洲印第安人的土语,意为“他的亲族”;马克思在《摩尔根く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明确地解释说:“图腾一词表示氏族的标志和符号。”一些动物、植物或自然物,如熊、狼、鹿、鹰、树木、草、星辰、日、月、山、川等,一旦被奉为图腾,便成了该氏族的保护者和象征,具有神圣的力量,受到无上的崇敬与信仰。图腾往往为全族之忌物,如果是动物或植物,则禁杀、禁食,而且还规定有崇拜仪式。同一图腾所属成员,禁止通婚。据氏族学家调查,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一种最早的宗教信仰,大约与氏族公社同时发生,曾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各地名称虽异,但其含义则是相同的。
图腾不等于姓,但却是姓的最早来源。母权制早期,妇女从事采集,男子渔猎,实行族外群婚,子女只知母而不知父,世系从母系计,所以,凡在一个氏族名下(即同一图腾)的全体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有着密切的亲族关系。随着社会的演变与进步,氏族图腾逐步转化为族姓,而这姓,正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称号。我国考古工作者在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发现有鸟、鱼、蛙及人首虫身等图像,在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上也发现有蛙、鸟的图像。这些图像,可能是当时的氏族图腾,也可能是我国最原始的姓。仰韶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因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其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马家窑文化为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3年首次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而得名,其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仰韶、马家窑及其它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为研究中华姓氏起源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古代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姓”的造字属于会意,古形体是由“人”和“生”组成,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战国时,秦国有刻石,内容为秦王祈求天神制克楚兵,复其边城,被后世称为《诅楚文》,其中有“姓”字。这是迄今所知最早出现有“女”与“生”组合成的“姓”字,它的意思是女子所生为姓,生而有姓。因此,中国早期的一些古姓,如姬、姒、妫、姜、嬴等,都带有“女”字。
氏出现较晚,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是姓衍生的分支,用以区别子孙之所自出,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父系氏族制也叫“父权制”,是继母权制之后的原始公社制度的一个阶段,大体相当于考古学的青铜器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分离)后,男子开始代替了妇女在经济生活和氏族公社中的支配地位,于是形成以男子为中心的大家族(氏族),妻子从夫居,世系与财产继承从父系计。随着原始社会的瓦解,氏族、部落中的少数家族(族长、酋长等),通过侵占公产和剥削奴隶以及一般氏族、部落成员,而成为有财有势的集团,即所谓“氏族贵族”。每一支“氏族贵族”,都出自一个男性祖先,各有一个表明宗族的称号,这就是氏。“氏”的造字方法是象形,早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其本意为木本,即植物之根;后来转注为姓氏的氏,就是取木之根本的意思。
姓与氏产生的时间和条件不同,其社会职能也不一样:姓是决定是否能够通婚的依据,即同姓不能结婚;氏则是用来区别贵贱的,即平民无氏,只有贵族才有氏。这就是南宋史学家郑樵《通志·氏族略序》所说:“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宗法制度的崩溃和封建制度的兴起,姓与氏已无什么区别,姓氏成为表明个人及所生家族的符号,亦即郑樵所云:“三代(即夏、商、周三个朝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不过,“姓氏合而为一”的现象,并未见当时的文字记载。那么,何时的文字记载正式将姓氏混用的呢?据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顾炎武的《日知录》考证,是西汉时的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将姓与氏混在一起使用的。该书“氏族”篇云:“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此后,或言姓,或言氏,或兼言姓氏,都是一个意思,即实际是专指姓。尽管如此,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人,仍然有贵与贱之分,其区分依据就是看有无“地望”,即“以地望明贵贱”。“地望”即姓氏古籍中常用的“郡望”,一般指魏晋至隋唐时期每郡显贵的家族,意思是世居某郡,人丁兴旺,英才辈出,为当地所仰望。一些姓氏书,在每个姓氏旁标注的“××郡”,即是该姓的郡望所在。还有一些姓氏书,往往说某姓在某郡或某地形成望族。“望族”就是某郡或某地乃至在全国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其意思与“郡望”虽不尽同,但大体相似。例如,北宋词人秦观的《王俭论》说:“王、谢二氏,最为望族;江左以来,公卿将相出其门者十七八。”这里所说的“王、谢二氏”,指的就是以东晋大臣王敦为首的琅邪郡王氏和以东晋大臣谢安为首的陈郡阳夏谢氏。
“郡”是春秋至隋唐时的地方行政区划名。春秋时,秦、晋、楚等大国往往兼并邻国的土地,把新得到的土地在边地置县,至春秋后期,各国逐渐把县制推行到内地,而在新得到的边远地区置郡。郡的面积较县大,但因地广人稀,地位要比县低,所以晋国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见《左传·哀公二年》)。战国时期,边地逐渐繁荣,才在郡下设县,产生郡、县两级制。秦统一六国后,确立郡县制,分全国为36郡,后增加到40多郡,下设县。郡、县长官均由中央政府任免,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组织的一部分。西汉武帝时置“州”,东汉末成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历魏、晋、南北朝,隋朝曾废郡存州,不久又改州为郡,唐朝复改郡为州。由于区划名称的变化,姓氏郡望有时指的是郡,有时指的是州。
郡望反映的是姓氏望族的历史地理分布,而不是姓氏发源地。发源地是姓氏的“源”,郡望是姓氏繁衍发展的“流”;如果说发源地是“根”,那么郡望就是根上滋生蔓延的分支。一般说来,姓氏人口数与郡望数成正比,即人口多,郡望就多。例如,张姓郡望多达43个,王姓的郡望有21个,李姓的郡望有12个,刘姓的郡望有16个,而这些姓,长期是中国的大姓。
“郡望”为什么主要指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世族呢?这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原来,从东汉末年开始,大官僚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逐渐形成为大姓豪族,称为士族或世族,又称高门,而不属于士族的则称为庶族,又称寒门。士、庶之间不能通婚,甚至不得平起平坐,庶族虽官高位显,亦不敢与士族较量。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了保证士族特权的官僚选拔,实行九品中正制,魏文帝曹丕采用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推选各郡有声望的人,出任“中正”,将当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定为九等(九品),政府按等选用,谓之“九品官人法”,基本上保持东汉末年曹操当政时用人“不计门第”的原则。至齐王曹芳时,司马懿当政,于各州设大中正,任用世族豪门担任,选用官员时以“家世”为重,必须查考谱籍,从此,高门中选,寒门受排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九品中正制成为世族地主操纵政权的工具。因此,郡望就显得相当重要。隋文帝时虽废除九品中正制,改行科举制,但直至宋代以前,仍很讲究门第和郡望。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令鲜卑人改为汉姓并定元、穆、陆等10姓为最高贵的同时,又确定汉族4姓为最高门,即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这4姓前面所冠的地名,均是当时的郡,也就是这些姓的郡望所在。
中华民族数以万计的姓氏,有各式各样的来历,我们对其进行分析、归类,将得姓受氏的情况大致分为十几种,现分类予以叙述。
1、以国名为姓氏。简称以国为氏,指某国的人采用本国的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大多是亡国后为纪念故国而采取的一种措施,也有立国后便以国名为姓氏的。自禹传位给儿子启,建立夏朝,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此后便有了以国为氏。夏朝及其所属的许多方国、诸侯国,灭亡后大都以国为氏,形成一些姓氏。例如,夏朝末年,商部落领袖汤率领军队攻夏,首先攻灭夏的属国葛(在今河南宁陵北),接着又连续攻灭韦(在今河南滑县东南)、顾(在今河南范县东南)、昆吾(在今河南许昌东,一说在今河南濮阳县境内)等国,后又在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之野大败夏桀军,灭掉夏朝。这些国家灭亡后,子孙以国为氏,分别形成葛、韦、顾、昆、吾、夏等姓氏。商朝的统治区相当辽阔,属下的方国、诸侯国也比较多,由此又产生一批出自国名的姓氏。例如,帝喾时火正重黎的裔孙于商代被封于程(即洛阳上程聚,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建立程国,后因国君入朝做官,不再为诸侯,子孙以国为氏,称为程氏。又如,商代有个诸侯国叫阮国,在今甘肃泾川县境,因犯扰周部族,被周部族首领姬昌率军伐灭,子孙以国为氏,称为阮氏。再如,商朝自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后,又称殷朝、殷商或商殷,至末代暴君帝辛(即殷纣王)时,被周武王姬发率领诸侯军伐灭,子孙以国为氏,形成商、殷二姓。西周王朝建立后,为了统治广阔的被征服地区,曾大规模分封诸侯,即“封邦建国”。相传,周武王、周公旦、周成王先后建置71个诸侯国,其中同姓国(姬姓)40个,异姓国31个,武王兄弟15人(一说16人)及其它周王子弟一般都得到了封地,立为大小诸侯。例如,文王之弟封于东虢、西虢,文王之子封于管、蔡、霍、鲁、卫、毛、毕等,武王之子封于邘、晋、应、韩,周公旦之子封于凡、蒋、邢、祭等。异姓诸侯有妫姓陈国、姒姓杞国、子姓宋国等。这些大小诸侯国,后来都演变成为姓氏。以国为氏的姓氏主要形成于先秦时期,约有270个,大都属于常见姓。
2、以邑名为姓氏。在奴隶社会时期,国王把奴隶和土地分封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封赐给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包括土地上劳动的奴隶在内的田邑,叫做“采邑”、“采地”或封地。分封以宗法制度为根据,大小按封爵等级而定。采邑原为世袭。卿、大夫在采邑内享有统治权利并对诸侯承担义务,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采邑又称食邑。此制盛于周朝,至战国时,由于采邑主相互兼并,世袭制度废弛。姓氏学中的以邑为氏,即是指采邑主及其子孙以采邑名作为自已的姓氏。出自邑名的姓氏约有170多个,绝大部分形成于秦、汉之前,相当一部分为现在的常见姓。这些姓氏,有的出自周朝天子赐封之邑,有的出自各诸侯国赐封之邑,因之又可细分为出自周邑名、鲁邑名、晋邑名、卫邑名、齐邑名、楚邑名等。例如,古代有个刘邑(一作留邑),在今河南偃师南,春秋初期为郑国之邑,公元前721年为周平王所取得,至周匡王姬班,封其少子于此,是为刘康公,后来,子孙以封邑为氏,称为刘氏。因刘邑属周王直接管辖,故此支刘氏源于周邑名。又如,鲁国第13位君主鲁孝公有个儿子叫夷伯展,夷伯展的孙子无骇以祖父名命氏,姓展。展无骇的儿子叫展禽,字季,在鲁国任士师(狱官,主察狱讼之事),食邑于柳下(即柳下屯或柳屯,在今河南濮阳县东),世称柳下季,其子孙以封邑为氏,就是柳氏。此为出自鲁国邑名的姓氏。再如,西周时有个杨国,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春秋时被晋国所灭,变成晋国公族羊舌肸的采邑。羊舌肸,字叔向,为晋国大夫,是当时著名的贤臣。叔向之子伯石,字食我,以封邑为氏,称为杨食我。这就是出自晋国邑名的杨氏。再如,春秋时楚国左司马沈尹戌在与吴国军队打仗时战死,其子沈诸梁被楚昭王封为叶邑尹,食采于叶(今河南叶县南),因“楚邑大夫皆称公”,故沈诸梁被称为“叶公”。叶公的子孙以他的封邑为姓氏,就是叶氏。因叶邑属楚国,故叶氏为出自楚邑名的姓氏。
3、以亭名乡名为姓氏。亭和乡都是古代行政区域单位。秦、汉制度,十里一亭,十亭为乡。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亭长掌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汉高祖刘邦年轻时就曾当过泗水亭长,主管一亭的治安、诉讼等事。关于乡的所辖范围,历代不同。相传周代制度以12500户为一乡。春秋时齐国规定,郊内以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郊外以五家为轨,六轨为邑,十邑为率,十率为乡。秦、汉以十里为亭,十亭为乡。姓氏学中所说的“以亭为氏”、“以乡为氏”,就是指用亭名或乡名作姓氏。这两种情况为数不多,共有16个姓氏。其中,以亭为氏的姓氏有麋氏、采氏、俞豆氏、欧阳氏。现以欧阳氏为例,说明以亭为氏的情形。夏朝第五帝少康,封庶子(指嫡妻之次子以下或妾所生的儿子)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目的是奉守死在会稽的夏朝祖先禹的祭祀,后建立越国。春秋末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卧薪尝胆,刻苦图强,终于攻灭吴国。战国时,勾践的6世孙越王无强,曾使国力强盛一时,后与楚威王打仗时兵败被杀,他的儿子们争夺王位,各霸一方,搞得越国四分五裂,终于为楚国所灭。无强的二儿子名蹄,当时占据乌程欧余山之阳(即欧余山南)的欧阳亭(在今浙江吴兴县东),称为欧阳亭侯,他的后代以亭为氏,形成复姓欧阳氏和单姓欧氏。以乡为氏者多于以亭为氏,但也只有十几个。郝氏、裴氏属于以乡为氏,陆氏有一支是以乡为氏。太昊伏羲氏有佐臣郝省氏,辅助太昊治理部落,至商朝末期,郝省氏的裔孙期,被商王帝乙封于太原(今属山西)之郝乡,期以乡名为姓氏,就是郝氏。古代东夷族首领伯益的后裔有个叫非子的人,善于养马,被周孝王封于秦邑。非子的支孙又被封于裴乡(在今山西闻喜县境),以乡为氏,称为裴氏。陆氏有一支源于古族陆浑之戎,还有一支出自战国时的齐国。齐宣王把他的小儿子田通封于平原般县(今山东乐陵县西南)陆乡,子孙以乡为氏,称为陆氏。
4、以居住地为姓氏。这种得姓方式,是“因所居而命”,有悠久的历史。相传,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舜,生于姚墟(在今河南范县濮城南),因生地以为姓,姓姚。舜在当天子之前,帝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让他们居于妫汭(妫水一作沩水,在今山西永济南,源出历山,西流入黄河;妫汭,妫水隈曲之处),舜的后代有的以水命姓,就姓妫。又据传,少典娶于有蟜氏,生炎帝,因炎帝生于姜水(在今陕西岐山西),以水命姓为姜;黄帝生于寿丘,长居姬水,因而姓姬。姚、妫、姜、姬等,都是很古老的姓,亦即早期“因所居而命”的姓。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如《左传• 隐公八年》所说的“胙之土而命之氏”,即天子赐给有德之人土地并根据封地命名氏的时代,“以地为氏”的面比较窄,多是不得受氏之人采用这种方式。正如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所说:“有封土者,以封土命氏;无封土者,以地居命氏。”不过,并不是所有无封土者都可以用地居命氏的,因为“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而只有“善恶显著、族类繁盛”而又无封土者,方可以地居(即居住地)为氏。以地居为氏者,复姓较多,一般都表示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往往带有方位词和“郭”字或门、宫、闾、丘、野、里等字。“郭”为外城,也就是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孟子·公孙丑下》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说法。姜姓齐国公族大夫有居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者,以居住地为氏,分别形成东郭氏、南郭氏、西郭氏、北郭氏。“门”为建筑物的出入口,这里专指城门。春秋时,郑国大夫有居于西门者,因以为氏,称为西门氏;鲁庄公之子公子遂,字襄仲,居东门,号东门襄仲,因以为氏,就是东门氏。还有南门氏、北门氏,也都是以所居为氏。“宫”为古代房屋的通称,后专指帝王的住所。居住在北宫、南宫、东宫、西宫者,后都以地居命氏,如卫成公曾孙括,世为卫卿,别以所居为北宫氏;鲁国有人名阅,居南宫,因以为氏,称南宫阅;齐国大夫得臣,居东宫,其后代称为东宫氏。“闾”原为里巷的大门,后为里巷的代称。居于邑之西闾、东闾者,后分别形成西闾氏、东闾氏。“丘”是小土山、土堆。居于丘东者为东丘氏,居于丘北者为北丘氏。“野”就是郊外,冠以西、北等方向,标明所居地,后演变为西野氏、北野氏。“里”为古代居民聚居的地方。《诗·毛传》说:“里,居也。二十五家为里。”春秋时郑国执政大臣子产,居于东里,其支庶子孙以居住地为氏,就是东里氏。
5、以先人的名或字为姓氏。人人都有姓和名,有的人还有字。字,是人的表字,也就是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例如,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岳飞字鹏举。用先人的名或字作为自己的姓氏,称为“以名为氏”或“以字为氏”。因《尔雅·释亲》说“父之考为王父”,即祖父也叫“王父”,所以,用祖父的字作为姓氏又称“以王父字为氏”。在中华姓氏中,以名为氏和以字为氏的现象比较普遍,大约有500多个,主要形成于商、周时期。商朝开国君主姓子,名履,字汤,又称成汤,是一位爱护民众、施行仁政的君主,他的子孙中,有的以他的字“汤”为姓氏,就是汤氏。此后,有用祖父的名或字作为姓氏的,也有用父亲的名或字作姓氏者,而以前者居多。古代诸侯(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各国国君)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不可再言公孙,于是便以王父字为氏,无字者则以名为氏。例如,卫国始祖姬封8世孙卫武公姬和有个儿子叫惠孙,称公子惠孙;惠孙的儿子名耳,称公孙耳,为卫国上卿,食采于戚(今河南濮阳东北),生儿名乙,字武仲,武仲以祖父之字为氏,形成孙氏重要的一支。陈国第16位君主陈宣公有个儿子叫少西,字子夏;子夏有子叫御叔,为陈国大夫,娶郑穆公之女为妻,生征舒;征舒射杀陈灵公,自立为陈侯,始以王父字为氏,形成夏氏的一支。宋戴公有个儿子叫公子衎,字乐父,生倾父泽,泽生夷父须;夷父须以王父字为氏,就是乐氏。以名或以字为氏,往往出于某种缘故,有的还蕴含着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石姓的形成就是这样。卫国始祖姬封的6世孙靖伯有个孙子叫公孙碏(què音却),字石,又称石碏,卫庄公时任上卿,是个著名的贤臣。碏的儿子叫厚,是卫桓公的弟弟州吁的心腹干将。州吁企图篡权,经与厚密谋,袭杀卫桓公,自立为卫君,拜厚为大夫,因而引起国人的怨恨和诸侯的不满。碏设计捉杀州吁,又大义灭亲,派人杀掉亲生儿子厚,被《春秋》一书称赞为“纯臣”。碏的孙子骀仲,以碏的字命氏,就是石氏。
6、以官职名为姓氏。古代官员的子孙,用先人的官职名作为自己的姓氏,称为以官为氏。以官为氏形成的姓氏约有130多个,大都产生于先秦时期,而先秦时期的官职名目繁多,且文献资料很不完整,因此,这里只能拾取部分姓氏来源予以介绍。史姓是史官后裔,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仓颉的后代,一说是西周初期史官史佚的后代。仓颉,即苍颉,又称史皇,传为黄帝的史官,是汉字的始创者。史佚姓尹,“史”乃官名,故亦称“尹佚”,是周成王时的史官,掌管祭祀和记事,常立于天子后面。有一次,年幼的周成王与弟弟叔虞做游戏,削桐叶为圭(用作凭信的玉),说:“以此封你。”在场的史佚就请成王择日立叔虞。成王说:“我这是给他开玩笑呀!”史佚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成王遂封叔虞于唐,即后来的晋国。于此可见,史佚履行职责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与史官有关的姓是董姓。春秋时,周朝有个大夫叫辛有,他的两个儿子到晋国任史官,与籍氏一起主管晋之典籍,因其职责是“董督晋史”,所以称为董氏。商朝与西周时期,有一种辅弼之官叫“尹”,职位相当于宰相。周宣王时重臣尹吉甫,姓兮,名甲,字伯吉甫,“尹”即官名。他为周朝立有大功,他的儿子伯奇以他的官职为姓氏,即是尹氏。大寿星彭祖的后裔有个叫彭孚的人,在西周任钱府上士(钱府,掌管钱财的官署;上士,官名,周代士分上、中、下三等),他的后代以他的官职为姓氏,就是钱氏。周朝有乐官名“钟师”,掌击钟奏乐,其后代称为钟氏。商朝中后期,有一种主管祭祀仪式、以赞词告神祈福的官叫“祝”,祝官的后代就姓祝。古代露天的谷仓叫“庾”,执掌露天谷仓的官叫掌庾大夫,其后代便称为庾氏。春秋时,有一种穿红色衣服、主管集市贸易的官叫“褚师”,宋、郑、卫国都设有此官,他们的子孙以官为氏,复姓褚师,后省文为褚氏。楚国有连尹、连敖,分别为主射之官和负责接待少数民族之官,他们的后代以官为氏,称为连氏。西周时设置的官,还有司士,掌群臣的爵禄;司马,掌管军政和军赋;司空(亦作司工),掌管工程;司徒(亦作司土),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这些官员的后代,大都以先人的官职名作为自己的姓氏,形成一些复姓。
7、以爵位或谥号为姓氏。中国古代的贵族,大都是生有爵,死有谥。爵指爵位,就是君主国家对贵族所封的等级。先秦时期的爵位分为五等,即《礼记·王制》所说:“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此外,“皇”、“王”等亦属爵位之类。采用爵位名及与之相关的字命名姓氏,称为以爵为氏。例如,王姓是一个源头众多、族派纷繁的姓氏,有出自虞舜后裔妫姓之王,出自商朝子姓之王,出自周朝姬姓之王,还有少数民族中的王氏及赐姓、冒姓王氏等,但其形成,则多数是以爵为氏,即《姓氏考略》所说:“大抵子孙以王者之后(王族的后代),号曰王氏。”再如,春秋初期,晋昭侯分封叔父成师于曲沃,造成晋国分裂的局面,此后,历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至晋侯缗,于公元前678年被曲沃武公(即晋武公)杀死,缗的子孙逃难到其它诸侯国,以祖上原来的爵号“侯”为姓氏,就是侯氏。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按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一个称号,叫做“谥”或“谥号”。 谥号用字有褒义,也有贬义,还有悲悼性的,如文、武、庄、宣、厉、哀、悼等。上古有号无谥,西周初始制谥法,秦始皇废而不用,至汉初恢复。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臣下之谥,由朝廷赐予。《逸周书·谥法解》说:“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此外,从东汉开始,又有私谥,即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族、门生或故吏为其立谥。例如,夏恭卒,诸儒私谥曰宣明君;陈寔卒,海内赴吊者三万余人,共谥为文范先生。获得谥号的人,其子孙采用祖上的谥号为姓氏,称为以谥为氏。此类姓氏,大都形成于先秦时期,约有30多个。例如,商朝末年居住在岐山一带的周部族,其领袖姬昌,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他病逝后,他的儿子姬发继承其遗志,完成灭商大业,建立周朝,按照“经纬天地曰文”之义,给姬昌追加谥号为“文王”。周文王姬昌的支庶子孙中,有的以他的谥号为姓氏,就是文氏。陈国始祖妫满,死后谥号为胡公,其子孙有的以他的谥号为姓氏,称为胡氏。宋国第16位国君名冯,死后谥“庄”,史称宋庄公;楚庄王名侣,“庄”也是谥号,他们的后代以谥为氏,均称庄氏。
8、以技艺为姓氏。古代有一些职业,技术性很强,从事这些职业的人,以技艺传家,又用技艺名称命名姓氏,称为以技为氏,比如巫氏、卜氏,便属于此类。那时的人认为,天地万物都有神灵,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法术使神降临,以实现自己的某种愿望。这种法术称为巫术;会这种法术、能以舞蹈使神降临的人称为“巫”。巫的权力很大,主要的职司是奉祀天帝鬼神及为人祈福禳灾,并兼事占卜、星历之术。商代最重巫,周代巫的地位渐降,其后巫的职权逐渐缩小,演变成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早期从事巫这种职业的人,以技艺传家,因以为氏,就是巫氏。再就是商、周时的人非常迷信,他们在做事之前往往要先占卜,看看吉凶之兆。早期的占卜,是用火灼龟甲,从灼开的裂纹推测出行事的吉凶,后来用铜钱、牙牌等预测祸福。商朝设有“太卜”一官,为六太之一,周朝属春官,为卜筮官之长,也称卜正。《左传·桓公十一年》记有“卜以决疑,不疑何卜”之语,可见卜是古代一种很重要的职业。相传夏启的后裔中有人从事这种职业,周文王的儿子叔绣的后裔中也有从事这种职业的,他们以技为氏,称为卜氏。西周初期,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和管叔、蔡叔的叛乱后,分给卫康叔以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等“殷民七族”,作为卫国的种族奴隶;又分给自己的长子伯禽以徐氏、条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等“殷民六族”,作为鲁国的种族奴隶。这殷商遗民13族,大都属于百工(即百官)之列,他们各占有一批技术奴隶,且有世传的专门技术,后来又以技为氏。这些姓氏具体是怎样形成的,古籍没有明确记载,但我们却可以从它们的字义中寻得一些蛛丝马迹。例如,据《康熙字典》载“施者,旗也”可知,施氏原是旗工,后以技艺为氏。“樊”的字义为篱笆或筑篱围绕,那么,樊氏就是以筑篱笆为职业的工匠以技术传家、又以技为氏形成的。其它也大都与上述情况相似,如索氏系由绳工形成,繁氏系由马缨工形成,陶氏系由制陶工形成,锜氏系制造兵器架的工匠以技为氏形成的。从“殷民七族”与“殷民六族”的情况可知,以技为氏的现象,早在商代已经出现。
9、以排行次序为姓氏。同姓一家一族,有长有幼,先后排列,有一定的次序;用表示排行次序的字或词命名姓氏,叫做以次为氏。譬如,旧时在兄弟排行的次序里,伯和孟都是代表最大的,仲代表第二,叔代表第三,季代表第四或最小的。伯、孟、仲、叔、季,都是姓氏,出自鲁国。鲁桓公之子鲁庄公有三个弟弟,大弟弟叫庆父,二弟弟叫叔牙,三弟弟叫季友。庆父是个品行极坏的人,与其嫂、鲁庄公夫人哀姜私通,因哀姜无子,他与哀姜密谋,欲立哀姜妹妹叔姜所生之子开为鲁君继承人。庄公死后,季友按照庄公的意愿立庄公之子斑。庆父派人杀死斑,改立庄公与叔姜所生之子开,是为湣公。湣公继位二年(公元前660年),庆父又派人杀死湣公,欲自立。因此,鲁国人非常恨他,都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庆父逃到莒国,但季友用贿赂求莒国将其送回,结果,庆父在回国途中自杀。此时任鲁相的季友,让庆父的儿子公孙敖继承庆父的禄位。因庆父在庶子(妾所生之子)中排行老大,又为避讳弑君之罪,他的子孙改称孟孙氏,后简化为孟氏。叔牙为庆父的同母弟弟,在庆父作乱时为虎作伥,后喝毒酒自杀,其后人公孙兹被鲁国立为叔氏。季友的后人,称为季孙氏,后简化为季氏。有的字,虽非标明兄弟姐妹排行之用,但却表示在宗族中大的顺序,例如:“祖”字是子孙对先人的称号,商朝的国王有祖乙、祖辛、祖丁、祖庚、祖甲等,他们的支庶子孙因以为氏,形成祖氏;古氏有一支是周族领袖古公亶父(亦称周太王,周文王姬昌的祖父)的后代,是他的子孙中有一支以他的名号为姓氏形成的,这里的“古公”就是先公、先祖的意思。以次为氏还有一种情况是表示宗族门秩次第的,均出自齐国的田氏。公元前221年,田氏齐国为秦所灭。秦末,田氏欲重建齐国,竞相称王。西汉初,刘邦派韩信平定齐地,不久,令诸田徙居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田氏族大人众,为便于区别,遂以门秩次第呼之,称为第一门、第二门……第八门,后演变成为“第一”至“第八”8个姓氏。如:齐王田广之孙田登为第二门,因为第二氏;田广之孙田癸为第三门,因为第三氏;田广之弟田英为第八门,因为第八氏。以次为氏者较少,总共只有30多个姓氏。
10、以德行或著闻之事为姓氏。“德行”就是道德和品行,古人又以善或恶显著者为标准,分为“吉德”与“凶德”。采用与德行有关的字作为姓氏,称为以德为氏,为数甚少,只有10几个。例如:春秋时晋国大夫赵衰,据说对人象冬天的太阳般的温暖,于是被称为冬日氏,此所谓“以吉德为氏”;西汉淮南王英布,年轻时以罪被黥(在犯人脸上刺记号并涂墨的一种刑罚),遂被改掉原来的姓而称为黥氏,此所谓“以凶德为氏”。古代某一家族发生了有重大纪念意义或有显著影响的事件,采用能够代表这些事的字作为姓氏,叫做以事为氏。以事为氏形成的姓氏只有20几个,最具代表性的是窦姓。因“窦”的字义为孔或洞,于是窦姓起源便有一段与孔、洞有关的故事。夏朝开国之君启死后,他的5个儿子互相争权夺位,造成分裂混乱的局面,结果被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夺取了政权。启子太康和仲康流亡到洛水一带,相继死去,后来,仲康之子相逃到帝丘(今河南濮阳)即位,不久被后羿之臣寒浞攻杀。当时,帝相之妻后缗已经怀孕,于混乱中从墙洞逃出,奔回娘家有仍氏(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生下儿子少康。少康长大后,在原夏贵族靡的配合下,攻灭寒浞,重建夏朝;后来,其长子杼继承帝位,二儿子名龙,留居外祖父家,为纪念祖母从墙洞中逃出而有夏朝中兴,便以“窦”作为自己的姓氏。还有复姓白马氏和单姓车氏的来历也颇有意思。公元前11世纪,周公旦平定武庚的反叛后,封殷纣王的同父异母哥哥微子启于商族旧都一带,建立宋国,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南)。微子启对周朝的最高统治者必恭必敬,据说曾乘白马去朝见周天子。微子启死,传位给其弟衍(即微仲),他们兄弟二人的子孙中,有的认为乘白马朝周是一件有影响的事,因以为氏,形成白马氏。西汉时有个田千秋,武帝时官至丞相,封富民侯,为人敦厚,居位称职,昭帝时以其年老而特许乘小车入朝,因称“车丞相”;其子孙引以为荣,便以车为氏。
11、皇帝赐予姓氏。“赐”,旧指上对下的给予。古代的天子对臣民,有赐予土地者,有赐予官职者,有赐予物品者,还有赐姓赐氏者。据说赐姓的历史相当久远,像《左传》所说的“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便是。“氏”出现后,由于贵者有氏、贱者无氏,君主便对有功之人赐予氏,以示宠幸,例如,《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这样一段记载:“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即夏朝第13帝孔甲)嘉之,赐氏曰御龙。”但是,赐姓之风最盛的时期是封建社会,绝大多数是由最高统治者皇帝按照自己的意志,将别人已有的姓抹掉,换成另一个姓,也有个别情况是大臣赐予别人的姓,如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因皇帝的姓被称为“国姓”,是最尊贵的姓,所以,皇帝赐给臣属的姓大都是自己的姓。皇帝赐姓,往往出于褒赏、恩惠、笼络,目的是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被赐姓者来说,则是一种莫大的荣誉,会使全家全族都感到无上荣耀。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洛阳即皇帝位,并打算长期以洛阳为国都。戍卒娄敬求见刘邦,建议入都关中,得到大臣张良的支持,被刘邦采纳,决定把国都迁到长安。娄敬因建议迁都之功,被刘邦赐姓刘。在楚、汉战争中,当楚霸王项羽与范增定计在鸿门宴上击杀刘邦时,项羽的叔父项伯因与刘邦谋士张良友善,当夜驰往相告,并在项羽那里尽力为刘邦解脱;次日刘邦至鸿门赴宴,当范增命项庄舞剑欲杀刘邦时,项伯又以身翼蔽,保护了刘邦。为此,西汉建立后,刘邦封项伯为射阳侯,并赐他及其族人都姓刘。唐朝皇帝赐姓,自开国皇帝李渊开始,至末期的昭宗李晔,一直绵延不断,历时之久,次数之多,范围之广,超过了任何朝代。被赐为李姓的人,既有开国治政的文臣武将,又有中、后期有功于唐朝的臣属;既有汉族人,也有不少是内附的少数民族。如:李绩,本姓徐,名世绩,字懋功,初从翟让起义,参加瓦岗军,后降唐,被李渊任为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因避太宗李世民名讳,单名绩;李粲,本姓丙,在隋朝任屯卫大将军,后率众归唐,被授宗正卿,封应国公,赐姓李;李子和,本姓郭,以献款及随李世民平定刘黑闼起义军之功,封夷国公,赐姓李;李突地稽,靺鞨族酋长,隋末率所部千余内附,被李世民任为右卫将军,赐姓李;李思摩,突厥颉利族人,原名阿史那思摩,被李世民赐姓李;李抱玉,本姓安,以战功被唐玄宗赐姓李;李忠臣,本姓董名秦,以战功被唐肃宗赐姓名;还有李国臣、李宝臣、李光进(羌族)、李嘉庆(靺鞨族)、李元谅、李全略、李茂勋(回纥族)、李国昌(沙陀突厥族)、李思恭(党项族)、李俨等,均系赐姓李。唐朝以后,还有皇帝赐姓的现象,如明朝“朱”为国姓,皇帝曾赐有功之人为朱姓。皇帝赐姓,并不只限于国姓,有时赐给其它姓,有时出自贬抑的目的,强制他人以带有侮辱性的字为姓氏。这一类的例子也不少,如:秦汉之际的策士郦食其(音Yìjī义鸡),为刘邦游说齐王,被齐王田广活活烹死,其曾孙被刘汉王朝赐姓食其;南唐有臣姓哀名榆,因皇帝嫌“哀”字不吉利,被赐姓衷;元朝工部尚书丑驴,洪武二十年归明,被明太祖朱元璋赐姓名为李贤。再如:南北朝时,北齐皇帝因巴东王萧响反叛,赐其改姓蛸,蛸就是章鱼;隋朝有大臣杨玄感,乘农民纷纷起义之机起兵反隋,后兵败而死,被枭首(把头砍下并且悬挂起来)示众,其后人还被隋炀帝强制改姓枭;女皇武则天曾强令唐中宗皇后王氏改姓蟒,蟒即大蛇。总之,皇帝赐姓是出自其政治需要,有褒有贬,恩威并施。
12、因避讳或避难而改姓。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对于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叫做“避讳”。其中,大家共同避讳的,如孔子及帝王之名,称公讳;人子避祖、父之名,称家讳。既要避讳,有时又不得不说不写,怎么办?一般就取同义或同音字以代本字,或用原字而省缺笔划。例如:汉景帝姓刘名启,出自避讳,司马迁在写《史记》时便称宋国始祖微子启为微子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祖父名“序”,出自避讳,苏轼作序时常改“序”为“叙”或“引”。在常见的一些姓氏中,有的就是因避讳而形成的,如严、贺、尤、邱等。严姓系由庄姓所改,而庄姓形成于春秋时期,系以宋庄公、鲁庄公和楚庄王的谥号为姓氏的。东汉第二位皇帝──汉明帝姓刘名庄。为了避刘庄的名讳,凡人名地名之“庄”均改为词义相近的“严”,姓也不例外,庄姓就这样改成了严姓。到了魏、晋时期,由于改朝换代,部分人恢复本姓为庄氏,还有一些人继续姓严。贺姓系庆姓所改,而庆氏源于齐桓公之孙庆克,是庆克之子封以他的字为氏形成的。庆封在齐景公时任左相,因攻杀右相崔杼家族,遭到齐国大族的反对,先逃往鲁国,又逃到吴国,受到吴王余祭的厚待,庆氏家族又兴旺起来。至东汉时,为避汉安帝父亲刘庆的名讳,庆封的裔孙庆质以庆、贺二字意相近之故,改为贺氏。尤姓系出沈姓。五代时,王审知据闽称王,因沈、审二字音同,为避王审知的名讳,福建姓沈的一律去水旁改为尤。邱姓本写作丘,系以地名为姓氏,后写作“邱”,原因有二:一是古代用作地名的丘,有时也写作“邱”;更重要的则是为了避孔子的名讳。孔子姓孔,名丘,是春秋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推崇为“圣人”。为了避免直接写出孔子的名,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朝廷发出通知:除四书五经外,凡遇“丘”字,一律加“阝”旁为邱;地名亦作邱。这样,丘姓便改成了邱。避难就是躲避仇人,躲避灾难。封建专制时代,刑法严酷,有的要夷三代、灭九族、满门抄斩,牵连同族之人,为保全性命,于是屡有迁地改姓之事发生。共氏为了避难,改姓隐居,一支在共字上加“龙”成为龚氏,一支加水于左而成为洪氏;还有伍氏避仇改姓五,仇氏避仇改为求,郜氏避仇改为浩,牛氏避仇逃难改姓牢,等等。因避讳或避难而改姓,都是不得已而为之,改用的姓与原来的姓一般都有某种联系,或字义相近,或字型相似,或读音相同,都深含着对原有姓氏的依恋之情。
13、少数民族的姓及其改姓。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有汉、蒙古、回等50多个民族。其中,汉族是我国的主体民族,由古代华夏族和其它民族长期逐渐混血而成,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4%,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因此,姓氏古籍主要是论述汉族姓氏,而对少数民族的姓氏则用笔较少。其实,少数民族姓氏是中华姓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汉族姓氏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南方的少数民族,大都在楚国境内。西周初期楚国的开国君主熊绎,相传是苗人酋长的后裔,《史记》说他是颛顼玄孙陆终第6子季连的“苗裔”(后代子孙),又说颛顼是“黄帝之孙”,那么,熊绎自然也是黄帝的后代子孙。北方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居住在北部及西北地区的“五胡”,即匈奴、鲜卑、羯、氐、羌。匈奴,亦称胡,战国时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各部,势力强盛,统治了大漠南北广大地区;东汉时分裂为南、北两部,继又分为5部;西晋时,曾先后建立赵、夏、北凉等国。《史记》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而夏后氏部落领袖禹,是“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鲜卑是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游牧于今西喇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附于匈奴,后附属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有慕容、乞伏、秃发、宇文、拓跋等部先后在今华北及西北地区建立政权。《新唐书·宰相世系》云:“黄帝生昌意,昌意少子悃,居北,十一世为鲜卑君长。”于此可见,鲜卑族是黄帝之子昌意的后裔。羯族源于小月支,曾附属匈奴,魏、晋时,散居上党郡(今山西潞城附近各县),与汉人杂处,晋时曾建立后赵政权。氐族,殷、周至南北朝时分布于今陕、甘、川等省,从事畜牧和农业,魏、晋时大量接受汉族文化和生产技术,两晋时期曾建立仇池、前秦、后凉等政权。羌族,主要分布在今甘、青、川一带,殷、周时部分杂居中原,东晋至北宋间,先后建立后秦、西夏等政权,后逐渐与西北地区的汉族及其它民族相融合。这些民族均与汉族有血缘关系。他们的姓,一般都用汉字,或从汉姓,有不少系以部名为姓氏,大都为复姓,也有三字姓和四字姓。因为他们主要活动于古代的代郡、代州以北地区和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所以,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将他们的姓氏冠以“代北”或“关西”,称其为“代北复姓”、“关西复姓”、“代北三字姓”、“代北四字姓”。这些姓氏约有近300个,经过多次民族大融合,基本上都已改变为单姓,和汉族的姓氏融合为一体。改姓的主要原因是崇尚汉族文化,有的则为了明确血缘关系,有更深的含义。例如,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于496年改拓跋氏为元氏,便说是因黄帝以土德王,而北方俗称土为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氏,表示是黄帝的后裔;因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故更为元氏。唐末由契丹族建立的辽国,与五代和北宋并立,1125年为金所灭;其国姓为耶律,据说耶律氏是炎帝的后代。金国系女真族所建政权,是统治中国北部的一个王朝,1234年在蒙古和南宋联合进攻下灭亡。女真族各部,以部为氏,形成完颜、温特赫等姓氏,明末努尔哈赤统一,成为满族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满族姓氏与女真族姓氏一脉相承,如古里甲氏演变为瓜尔甲氏、浦查氏演变为富察氏等。清朝的皇族姓爱新觉罗,其中的“爱新”,意为金,“觉罗”是满语“姓”的意思;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这姓的意为河边的太阳。从19世纪末开始到辛亥革命后,满族人全都改用汉字单姓。从7世纪开始,主要是13世纪以来,由部分中亚西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与汉、维吾尔、蒙古等族长期相处形成的回族,使用汉语文,多信伊斯兰教。他们的姓氏也用汉字,有的出自原有的汉字姓,如李、王、张等;有的来自伊斯兰教的经名,系以伊斯兰教徒的谱系为基础改写而成,如把、拜、撒等;有的是取长辈人名中的字作为姓氏,如明初有回族人丁鹤年,原为西域人,曾祖叫阿老丁,祖父叫苦思丁,父亲叫职马禄丁,又有从兄叫吉雅谟丁,名末一字皆为“丁”,于是,他入中原后便以丁为姓。
14、姓氏的其它来源。中华姓氏源头众多,无奇不有,除了前面介绍的各种来源外,还有其它原因形成的姓氏,如冒姓、音讹、声转、异写、省文等。
冒姓:就是冒充、假冒他人的姓氏,一般都是冒有权势之人或名人的姓。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西汉大将军卫青,其父郑季,以吏给事平阳侯曹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青同母兄卫长子,而姊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天子,故冒姓为卫氏”。西汉还有个姓朱的人,仰慕大臣何武的权势,冒姓何,自称何苗。隋朝的王世充,本姓支,祖籍西域,其父幼孤,随母嫁王姓,即冒姓王。唐朝有个贺兰敏,本为贺兰氏,冒姓武,说是女皇武则天之父武士彟的后代。北宋时有个无赖子叫于庆,想攀附宰相丁谓,苦于无门接近,向一位老儒请教,老儒出主意让他冒姓丁,他按老儒之计行事,后来果然得意。
音讹:音指读音,讹是错误;音讹就是读错了音。晋国始祖叔虞的11世孙万,在晋国做官,食采于韩,三世孙厥,从封姓为韩氏。韩厥的7世孙韩虔建立的韩国,为战国七雄之一,于公元前230年为秦所灭。韩国遗民有一部分逃至陈、楚境内淮河与长江之间的一些地方,当地人的口音把“韩”读作“何”,后来又从读音误写为“何”,于是,这些韩姓人就变成了何姓。又如,元代女真人赵良弼,本姓术要甲,音讹为赵家,因以赵为氏。
声转:指读音转变。西周初期分封的姬姓诸侯中,有两个虢国:一个在今河南荥阳东北,称东虢,开国君主是姬叔,公元前767年被郑武公所灭;一个在今陕西宝鸡东,称西虢,开国君主是姬仲,公元前687年为秦国所灭。另外,东虢灭亡后,周平王又封姬叔的后裔姬序于今河南陕县东南李家窑,称为北虢,公元前655年为晋国所灭。这三个虢国亡国后,其子孙以国为氏,就是虢氏。古代虢、郭二字通用,读音基本相同,按现在话说叫同声母、同韵母,只是虢为第二声,郭为第一声。后来,虢氏转声而为郭氏。又如,三国时蜀汉的昭德将军简雍,涿郡人,《三国志》注说他本姓耿,幽州人把“耿”读为“简”,“遂随音变之,盖耿、简声母同也”。
异写:指一个字具有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写法。陈国始祖妫满的11世孙诸,字伯爰,其孙涛涂,因功赐邑阳夏,以祖父字命氏,称为爰氏。当时爰、辕通用,故爰涛涂又写作“辕涛涂”。涛涂的玄孙辕颇徙居郑国,其裔孙告,于秦末避难居于河、洛间,告的少子政,去掉“车”字旁,开始以袁为氏。这样,同一姓氏,就有爰、辕、袁等多种写法。
省文:指简省文字或简化笔画。西周初期建立的邾国,于战国中叶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称为邾氏,后省去“阝”而为朱氏。由周武王姬发第二子在今河南沁阳市北建立的邘国,子孙以国为氏,就是邘氏,因古代邘、于同音通用,后省笔画为于氏。古代西域的大宛国(在原苏联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公元前102年降汉,其姓氏原有破洛那氏,后省文为那氏。宋代,来中国经商的阿拉伯人,有的留居广州、泉州等地,他们的名字之前多加Abu,中国读为阿蒲,后省文为蒲,演变成姓氏。
上文提到的以远古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图腾作为姓,以及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所说的以姓为氏、以爵系为氏、以国系为氏、以族系为氏等,随着图腾的消失及姓与氏的混用、演变,已很难区分,而且基本上都可归入上述得姓方式中,因此,现在没必要单独立类。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分类举例时,仅是针对该类来源,而并非全面论述某一姓氏的来源。实际上,中华姓氏的来源浩繁庞杂,既有一姓多源者,又有几个姓同出一源者,还有在历史进程中发生变化者。
二、客家姓氏与河南
客家人有多少个姓氏,难以进行精确统计,根据有关资料估算,大约有200多个。广东梅州客家联谊会办公室和梅州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编纂的《客家姓氏渊源》第一集及第二集的《导言一》称:“梅州客家姓氏,据初步统计约有一百八十多姓,各姓大都编有族谱或家谱。”该书两集共收列客家姓氏67个,并选摘了每个姓氏的族谱、家谱资料。所列67姓是:刁、王、丘、伍、朱、李、何、沈、吴、林、范、姚、徐、凌、黄、陈、张、郭、曾、汤、杨、叶、刘、邓、黎、卢、钟、缪、谢、魏、罗、萧、蓝、饶、丁、卜、文、孔、古、冯、邬、江、池、庄、邹、余、宋、巫、袁、郑、练、洪、胡、侯、高、唐、梁、曹、温、赖、彭、雷、廖、薛、戴、韩、欧阳。除此之外,有谱牒资料可考的客家姓氏还有:赵、周、孙、程、许、傅、吕、苏、蒋、蔡、潘、汪、田、姜、方、熊、陆、毛、贺、龚、詹、颜、翁、卓、涂、严、阮、童、韦、华、房、甘、利、官等。其中,黄、林、陈、李、郑、叶、谢、刘、钟、丘(邱)合称“客家十大姓”。
以上这些姓氏,有相当一部分起源于今河南,例如:黄姓出自今河南潢川,林姓出自今河南淇县、卫辉,陈姓出自今河南淮阳,李姓出自今河南鹿邑,郑姓出自今河南新郑,叶姓出自今河南叶县,谢姓出自今河南唐河、南阳,刘姓出自今河南鲁山,王姓最早的一支出自今河南卫辉,张姓出自今河南濮阳,周姓出自今河南汝南、临汝、洛阳,孙姓出自今河南濮阳、淮滨,胡姓出自今河南淮阳、郾城、洛阳,郭姓出自今河南陕县,宋姓出自今河南商丘,唐姓出自今河南方城,冯姓出自今河南荥阳,程姓出自今河南洛阳,袁姓出自今河南太康、洛阳,邓姓出自今河南邓州,许姓出自今河南登封、许昌,傅姓出自今河南安阳,沈姓出自今河南平舆、沈丘,吕姓出自今河南南阳、新蔡,苏姓出自今河南温县,蒋姓出自今河南淮滨,潘姓出自今河南固始,戴姓出自今河南商丘、民权,范姓出自今河南范县,方姓出自今河南登封,姚姓出自今河南范县,廖姓出自今河南固始、唐河,熊姓最早的一支出自今河南新郑,陆姓有一支出自今河南嵩县,孔姓有一支出自今河南商丘,毛姓有一支出自今河南宜阳,邱姓有一支出自今河南淮阳,江姓出自今河南正阳,侯姓有一支出自今河南辉县,雷姓出自今河南登封,汤姓出自今河南商丘,赖姓出自今河南息县,龚姓有一支出自今河南辉县,文姓有两支分别出自河南鲁山和滑县,洪姓有一支出自今河南辉县,庄姓有一支出自今河南商丘,翁姓有一支出自今河南禹州,温姓出自今河南温县,巫姓出自今河南安阳,童姓有一支出自今河南新安,韦姓出自今河南滑县,华姓出自今河南商丘,房姓出自今河南遂平,这表明客家人与中原尤其是今河南在血缘、史缘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客家有许多人是中原士族或名人的后裔,他们对先人业绩和家庭历史念念不忘,引以为荣,将其写进族谱里,显示在堂号、堂联中。例如:林氏族谱称林氏是殷纣王时贤臣比干的后代,记述了比干因忠谏而被纣王杀害,其子因生于“牧野长林石室”而被周武王赐姓名为林坚的情况;叶氏族谱记述了其祖先沈诸梁勤政爱民、靖难救危的事迹;兴宁罗岗《袁氏族谱》自称该地袁氏是东汉大臣、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安的后代。“堂号”指某一家、某一房(家族的一支)的名号,大都有一番来历,能够集中展现这一家、一房最荣耀的事迹。客家一些姓氏所标的堂号,有的源于河南,可以体现出他们是从河南迁去的,如福建莆田方氏的“六桂堂”、广东兴宁王氏的“三槐堂”。据《金紫方氏宗谱》载,西汉末年汝南尹、河南因始人方紘,避乱南迁,至唐代,其裔孙方廷范,因在福建做官而定居于莆田刺桐巷,他的六个儿子皆以固始籍第进士,时称“六桂联芳”,方氏以此为莫大荣耀,于是便定堂号为“六桂堂”。椐《宋史》记载,北宋初兵部侍郎王祜,曾在开封自己的庭院亲手种植三棵槐树,说:“吾之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来,他的二儿子王旦,果然官至宰相,天下谓之“三槐王氏”,于是,“三槐堂”便成了他家的堂号。兴宁庆源王氏以王旦为51世祖,以59世王钦哉为迁兴宁始祖。客家许多姓的堂联,更可以直接说明该姓与河南的关系,例如,陈氏的堂联有“东山世德,颍水家声”;赖氏的堂联有“松阳世德,颍水家声”。这里所云“世德”,指世代留传的功德;“家声”,指家世的名声;为何称“颍水家声”呢?因陈氏、赖氏的郡望均为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后移治今河南许昌),而颍川郡以颍水而得名。郑氏的堂联有“荥阳世泽,诗礼家声”及“系出荥阳,家传诗教”。其中的“世泽”,即祖先的恩惠,主要指权势、财产、地位等;“荥阳”指古代的荥阳郡,其治所在今河南荥阳,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南,东至朱仙镇、西至荥阳、南至密县、东南至洧川,及黄河以北的原阳县地。因郑氏曾在荥阳郡形成人丁兴旺、人才辈出、有声望的大家族,故有上述堂联。袁氏先人袁安,在未做官时客居洛阳,专心学习,遇大雪被冻僵;在任楚郡太守时,平反冤案,获释者四百余家,世人称其有仁爱之风;故广东客家袁氏堂联有“仁风世德,瑞雪家声”。
三、关于客家的人口
客家的人口有多少,也很难进行精确统计,见到的数字都是“估计”、“推算”或“估算”出来的。现将有代表性的几种说法转引如下,以供参考:
罗香林《客家源流考》说:“客家的人口,到底共有若干?这也是从前研究客家问题的人老弄不清的一点。何仲英中国方言概论,谓客家人口约七百余万,白月恒最新民国地志种族篇,谓用客语者,‘广东一省,达四百万之多’,洪懋熙最新中华形势一览图广东幅,谓广东‘客家约四五百万’,而民国十九年(1930年)秋客属旅省各团体致建设厅长公函,则谓粤东九十余县中,其全数为客人的迨三十余县,多数为客人的,亦三十余县,其余各县均莫不有客人占籍,计其人口,约占全粤人口泰半,若合广西及南方各省计之,总数当在四千万以上云云;西人方面亦是人各一说,有谓其仅四五百万,有谓其有七八百万,韩廷敦《种族的品性》谓:‘客家人口,总数在一千万以上’,肯比尔氏根据布龙荷鲁中华帝国,谓能操客语的人口,已达一千五百万。其实这都是极其主观的估计,他们根本没把客家居址先弄清楚,范围已没一定,所以所得的结论,也就极难置信了。”接着,罗先生以广西、福建、广东等9省纯客住县与非纯客住县为计算对象,依西人鸟德里德等所编1922年中国年书所载中国各省县人口调查报告,及广东省政府公布的广东各县人口报告,以及陈达博士《中国之移民》第三章所载台湾客家数目,加上1933年前台湾客人增加的数目,益以丘守愚《二十世纪之南洋》所载华侨人口中的客家侨民,“用分类分级核算的办法,估计客家人口约为二千五百二十万人”。
1989年12月出版的《客家与梅州》讲客家人口时,在征引“总数当在四千万以上”后说:“这个数字可能有夸张,打它八折,亦有3200万人。那时全国人口是4亿,客家人口3200万则占全国总人口的8%。按比例推算,目前,中国大陆及海南人口为11亿,而客家人口总数应是8800万人。再加上台湾省客家人口约460万和港澳客家人口约50万,国外客籍华侨约300万,则共计为9610万人左右。”
1991年4月出版的刘佐泉所著《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一书说:
“据1971年香港崇正总会最保守的估计,客属同胞人数,在四千五百万以上。
“又据1983年出版的袁家骅等所著《汉语方言概要》一书中载:根据1956年大陆人口统计数字和1956年至1958年大陆汉语方言调查结果,估计客家人口占全国汉族人口五亿四千七百万的百分之四,即约二千多万人。这个数字,著者特别注明‘是很不精确的’。
“再据1982年大陆人口普查所得的数据作一新的估算:广东省总人口为五千九百三十万,其中纯客县(市)人口为八百五十七万五千;非纯客县(市)人口为二千四百零二万五千,按客家人占百分之三十估算,则客家人口为七百二十万七千五百。两项合计,广东全省客家人口当为一千五百七十八万二千五百。
“如果按广东省纯客与非纯客县(市)人口的计算作为常数,用来估算其他省份,则其他省份纯客县(市)人口为八百零七万四千四百,其非纯客县(市)客家人口为一千六百七十万七千六百,合计大陆及海南省客家人口总数为四千零五十六万四千五百人。加上台湾省客家人口四百五十万和港澳客家人口计三十四万二千七百,海外客家人一百六十九万一千五百,则共计为四千七百零九万人左右。当然,这是需待精确调查核实后才能确定的。而1989年底《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在有关广东梅州客家联谊会成立暨世界客属联谊大会在梅州召开的新闻报道中,则称客家总人口为四千六百万。而《世界客总季刊》第二、三期合刊则说一亿。
“由上可见,客家人大约在四千五百万至四千七百万,是为海内外所公认的。”
那么,当今客家人究竟有多少呢?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于2002年11月4日在雅加达召开的“世界客属第十七届恳亲大会”上的致词中说:“据有关资料统计,全世界客家人总数约在1亿左右”,其中,“海外客籍华侨华人500万左右,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有9000多万”。作者:谢钧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