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严格说来“老子”是书名而非人名,《老子》中的内容也可能不全是“老子”本人的东西,所以严谨的学者往往给“老子”加上书名号。但本文为了行文的方便一般不加书名号。
②参见张舜徽:《张舜徽集·周秦道论发微》,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前言”、“叙录”及第31、62页;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84-186页;尹振环:《帛书老子再疏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0、133、158-159、174页。
③如蒋锡昌将《老子》一书中的“有道者”、“大丈夫”和“士”皆解释成“君”;高亨提出“老子之言皆为侯王而发”;陈鼓应提出老子“所关心的是……在上者引导人民返回到真诚朴质的生活形态与心境”;袁保新认为老子“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统治者的修养与积德之上”;王博提出“老子说话的对象从来就不是普通的庶民,而是拥有权力的天子或者侯王”;王中江提出“贯穿在《老子》五千言中的核心思想不是‘小国寡民式’的政治设想,而是教导支配者如何最省心而又最有效地治理一个庞大的国家”。参见蒋锡昌:《老子校诂》,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06、251、270-271页;高亨:《老子正诂》上海:开明书店,1943年,第62页;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代序”第15页;袁保新:《老子哲学之诠释与重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第207页;王博:《权力的自我节制:对老子哲学的一种解读》,《哲学研究》2010年第6期;王中江:《道与事物的自然:老子“道法自然”实义考论》,《哲学研究》2010年第8期。蒋锡昌的解释前有所承,这大约与“君王意识”早已深入人心有关。参见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57、147-148、150页。
④参见萧天石:《道德经圣解》,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42页;杜正胜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台北:华世出版社,1979年,“导论”第77页;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69页。
⑤参见蒋锡昌:《老子校诂》,第10-11页。
⑥思想家在建构自己思想系统的时候往往会以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作为自己思想观念的人格化体现,《老子》一书中自然也有自己的理想人物。《老子》中的理想人物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侯王”、“君子”、“士”等“在上者”,也不是普通民众。老子之“自然”是对“礼乐”的超越,所以《老子》中的理想人物自然不同于周代的“贵族”。因此笔者经反复考虑权且把《老子》中的理想人物称之为“精英”,另外老子实际上也将自己归入了这种“精英”的行列。
⑦参见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上卷,第309页。
⑧参见王邦雄:《老子的哲学》,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第60页;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4-65页。钱穆曾经提出“囊括而言,先秦学派,不出两流:其倾向于贵族化者曰‘儒’,其倾向于平民化者曰‘墨’。……法家主庆赏刑罚,原于儒;道家言反朴无治,原于墨”(钱穆:《国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9页),但又在他处提出“庄周书中论政,固尚以下面民众为主体,故可谓其意态犹近于儒家也。而老子论政,则完全以在上之圣人为主体,彼乃专为在上之圣人着想,而非为在下之民众着想者。于是遂开启了此下之法家”(钱穆:《道家政治思想》,见杜正胜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下册,台北:华世出版社,1979年,第1206页)。这表明钱先生对老子思想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的认识前后是不一致的,这既说明判断老子在根本上究竟倾向于哪一阶层的人是复杂和困难的(这应该与“文约旨远”、“文约义丰”的“老子一书明有种种涵义,可容后人各引一端,以自成其说”有关,见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卷一,台北:学生书局,1986年,第290-292页。《老子》的“文约旨远”、“文约义丰”不仅使不同的人在分析论述老子思想的过程中可以“各引一端”,甚至还会使同一位学者对老子思想的看法前后出现根本性的差异),同时似乎也能说明如果对老子以既不认同“在上者”,也不认同普通民众,但却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来思考和发言为核心内容的“精英意识”有所忽略,“文约旨远”、“文约义丰”的《老子》中的许多关键和复杂的问题就无法厘清。
⑨徐复观的一些论述便可以作为例证,见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第353-355页。
⑩参见乔健:《论老子思想中所内涵的“绝对性”因素》,《文史哲》2010年第4期。
(11)本文中《老子》的章节排序依照通行本,文字基本上以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的《帛书老子甲本勘校复原》为准,个别处采用王弼本,王弼本的文字以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为准。参见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441-453页;王弼撰,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