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参见止庵:《老子演义》,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8页。
(13)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54页;参见乔健:《论老子思想中所内涵的“绝对性”因素》,《文史哲》2010年第4期。
(14)作为“无为”主体的“在上者”既包括现实中的“侯王”等,也包括作为“精英”的理想的“侯王”等,前者是老子以自己的“理想”为依凭的“批判”的标靶,后者则是老子政治理想的人格化寄托。虽然两类“侯王”等都是“无为”的“主体”,但他们在老子“无为”思想系统中的作用却截然不同。另外,我们应该注意到即便是针对实际政治的实践而发言,老子言论中的“理想”色彩依然特别浓重。
(15)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上卷,第663、604页。
(16)说“精神”很“虚”指的是它的幽微玄妙的特性,但对以精神性存在为其本质特征的“人”而言,“精神”的实际作用则往往很大也很“实在”。
(17)刘笑敢:《诠释与定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365页。
(18)萧天石:《道德经圣解》,第78、92、92页。
(19)蒋锡昌:《老子校诂》,第95页。
(20)王弼撰,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第152页。
(21)参见乔健:《论老子思想中所内涵的“绝对性”因素》,《文史哲》2010年第4期。
(2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23、147页。
(23)萧天石:《道德经圣解》,第244、132页。
(24)王淮:《老子探义》,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第87、189、68页。
(25)参见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第89页。
(26)参见高明:《帛书老子校注》,第205-206页;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上卷,第724页。
(27)参见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上卷,第738-739页。
(28)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第327页。
(29)徐复观指出,“守静笃的静,老子自己的解释是‘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根’指的即是‘一’、‘母’、‘朴’、‘玄德’;不为‘欲’所烦扰曰静;从‘欲’中超脱出来,回到生所自来的德,即是归根,所以说归根曰静。精神回到此种境界,即是回到生命之所自来,所以说‘静曰复命’”(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第341页)。这大体上可以理解为是对老子就“人”(在笔者看来这里的“人”主要应该指“精英”)面对纷纭复杂的外部世界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使自己的精神得到恰当安顿的概括性论述,而这种着眼于精神满足、精神澄澈和精神安顿的“精神”性质的努力的基本目的就是对“外物”的超越,作为这种努力最终成果的向“根”处的“复归”实际上也是精神向“上”升华的结果,正如“超越”的基本向度也是向“上”。
(30)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代序”第16页。
(31)萧天石:《道德经圣解》,第128页。
(32)王淮:《老子探义》,第87页。
(33)参见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第126页。
(34)王淮:《老子探义》,第87页。
(35)参见童书业著、童教英增订:《先秦七子思想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40-141页。
(36)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第345页。
(37)参见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第108页。
(38)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第344页。
(39)参见王淮:《老子探义》,第51页。
(40)参见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第107-108页。
(41)蒋锡昌:《老子校诂》,第43-44页;王淮:《老子探义》,第32页。
(42)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上卷,第145-146页。
(43)王邦雄:《老子的哲学》,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第142页。
(44)杜正胜编:《中国上古史论文选集》,“导论”第77页。
(45)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第355页。
(46)王邦雄:《老子的哲学》,第164页。
(47)陈卫平:《人道与理性:先秦儒学的基本特征》,《学术月刊》2010年第11期。
(48)认同“不善者”的“自为”充分反映了老子“民众立场”的彻底,儒家不会不认同某类人,却认同其“自为”。对自己心目中的“不善者”完全彻底地否弃最终就有可能导致“以理杀人”,而老子对“不善者”之“自为”的认同就在根本上斩断了“以理杀人”的观念根基。
(49)参见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2、160页;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上卷,第657-658页。
(50)王蒙:《老子的帮助》,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305、180页。
(51)参见乔健:《论老子思想中所内涵的“绝对性”因素》,《文史哲》2010年第4期。
(52)高明:《帛书老子校注》,第389页。
(53)陈荣捷:《战国道家》,《“中央研究院&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