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的母亲河——汝河
制图郭莉培
引子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
汝州文庙内,新叶嫩绿,新花娇艳,衬托得老建筑沧桑厚重,更具时间纵深感,让人联想到唐代汝州诗人刘希夷的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文庙过去是祭祀孔子的所在,也是古代教育机构,如今是汝州博物馆,收藏着汝州过往的遗迹。流连其中,置身于汝州几千年文明的河流,我们很意外,也不由自主心生赞叹:一个县级市的文化成就,竟然如此卓然不凡!
文庙藏品中,广为称道的是汝州“三宝”:汝瓷、汝帖、汝石。“三宝”每一样都光芒闪烁,汝瓷宁静素雅、温润柔和、古朴典雅,交织着柔美感和历史感;汝帖镌刻先秦以至隋唐名家书法精品,或大气磅礴,或潇洒俊逸,或洒脱不羁,博大精深,多姿多彩;汝石又名梅花玉,如墨的石面上,赤、橙、黄、绿、青、蓝、紫诸色构成梅花图案,妙趣天成,“石不能言最可人”。
不过,汝州文庙最让记者惊讶的,还不是“汝州三宝”,而是汝州出土的一系列文物:旧石器、新石器、青铜器、陶器、玉器等。跨越数千年的文物珍品陈列在一起,构成完整无缺的古代文明链条,让人始信著名作家曲令敏所言不虚:“汝州文化积淀厚不可测!”而在汝州出土的众多文物中,最著名、最为学术界瞩目的是鹳鱼石斧彩陶。
“鹳鱼石斧图”光耀汝州
河岸台地蕴藏远古奥秘
鹳鱼石斧彩陶缸发现于汝州市纸坊乡阎村。这件震惊天下的文物,出土后却沉寂一年之久。
1979年农历正月初八,纸坊公社文化站的文化干事李建安到集市买菜,偶然听到一个信息:阎村苹果地发现大量红陶片。出于高度的责任心,李建安不顾正当过年,也不顾天寒地冻,当即前往调查。
不料,那片苹果地下面东西实在太多,一开挖就停不下手,他独自一口气挖了一天半,最后筋疲力尽,只得罢手。他一共挖出13个大小不一的陶缸,其中第12个是鹳鱼石斧彩陶缸,其余皆无图案。
李建安发掘出这批陶缸后,多次向县里汇报,请求妥善安置。可惜那时没人当回事,在李建安简陋的办公室放了一年,这批陶缸才得以“入住”汝州文化馆。
1980年正月十五灯节,时任郑州文联主席的张绍文回乡赏灯,在文化馆偶然见到彩陶缸,大为吃惊,认为“这幅原始绘画,是一件稀有的杰作”。“那自然生动,无趣无穷的艺术形象,无疑应列入‘神器’中去。”张绍文撰文推介,彩陶缸始为外界知晓,不久被“急调”到河南省博物馆,随后又被国家博物馆“挖”走。
出土彩陶缸的苹果地也受到重视。这是一片台地,紧挨汝河支流黄涧河,后来的考古调查工作表明,这里是一处仰韶文化遗址,有着深厚的文化层,出土了更多的陶罐和石斧、石铲、骨针。遗址面积达25000平方米,分布有居住区、墓葬区和手工业制作区。
诸多遗址承载华夏文明
在阎村遗址发现前后,一批古代文化遗址在汝州被发现。张湾遗址位于严子河畔,北距汝州市区25公里,属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00万年,出土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等,并发现了牛、猪、猎狗等动物化石。
中山寨遗址位于市区东7公里,靠近汝河,包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内容,出土大量红、黑、彩陶片和石器。
煤山遗址位于汝州市城区、洗耳河西岸,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晚期遗存,同时兼存二里头文化。而李楼遗址则自新石器时代延续到夏商时代。
如此多的遗址表明,汝州古代文明辉煌灿烂,非同凡响。其原因有二,一是这里处于华夏文明核心区域,二是汝河的哺育。
汝州北为嵩山,南为伏牛山,汝河贯穿其间,形成宽阔的河谷盆地。广阔的山地,层层叠叠的山峦收纳雨水,汇流成泉、成溪、成河,吮山而下,在汝州境内形成1304条沟溪,造成了一方物产丰茂的沃土。
“这里的展品,除一件是仿制的,其余都是真品。”进入汝州文庙文物精品展示厅,讲解员轻声向我们说道。
缓移脚步,凝视展品,我们很快感觉到,这轻轻一句话,有着重重的分量。
展厅面积不大,有200多平方米,展品却极丰富,或锐利或敦实的旧石器,闪烁着早期汝州人智慧的光芒,石磨盘、石斧等新石器,则让人惊叹古汝州人的心灵手巧和超强毅力。商周青铜剑、青铜斧,至今看上去仍坚硬而锋利,显然,青铜时代到来的时候,汝州文化仍十分发达。
汝州文化学者彭忠彦对这个展厅很熟悉,他对其余展品都没多做介绍,唯独在一件彩陶缸前停住脚步,郑重向我们说道:“这就是展厅唯一的复制品——‘鹳鱼石斧图彩陶缸’。缸上是一幅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彩陶画。真品在国家博物馆,200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64件不可出国展出的珍贵文物。”
这个彩陶缸是5000多年前汝州人的杰作。陶缸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彩陶画约占缸体面积一半,画着一只体形硕大的鹳鸟,圆眸、长喙,头高昂着,两腿直撑地面,身躯稍向后倾,显得非常健美,嘴上衔着一条鱼,面对竖立的石斧。那石斧装饰精美,上有孔眼、符号,用绳子紧缠在木柄上。整幅画面线条流畅,古朴简洁,既逼真又传神。
这幅来自远古的图画在表达着什么?彭忠彦先生说,斧钺在中国古代一向是权力的象征,彩陶罐是二次葬具,画石斧显然蕴含着某种神圣的信息。自发现以后,学术界就以浓厚的兴趣探讨、解释、争论,形成多种多样的观点,而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的观点最具代表性:
“这两种动物(鹳和鱼)应该都是氏族的图腾,白鹳是死者本人所属氏族的图腾,鲢鱼则是敌对联盟中支配氏族的图腾,这位酋长高举那作为权力标志的大石斧,率领白鹳氏族和本联盟的人民,同鲢鱼氏族进行殊死的战斗,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彩陶画制作极为不易,在远古极为罕见,拥有如此华美葬具的人,定当不同凡响,或许确如严文明所说,这是“一位建立联盟有功的第一位酋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或许这幅画的背后,蕴藏着一位盖世英雄的传奇往事。
说文解字
“汝州”二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前者是形声字,后者是象形字。仅据字形结构,我们仿佛就能看到北汝河的水汩汩地流淌在汝州大地上,养育着这里的人们。
“汝”字,从水女声,古今形体变化不大,只是古文字中或左形右声,或右形左声,自小篆时就固定为左形右声了。“汝”字本义是指水名——汝河。甲骨文中有名字叫做“汝”的妇女向商王朝贡献龟甲的记载,也有贞问她生育情况的记载。这名妇女有可能就是来自汝河之畔。
“州”字,像水中小块陆地之形,其本义就是水中的小块陆地。据《说文》,水中可居的地方叫做州。《诗经·国风·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后来“州”字借指地名或行政区划名,而人们又专门造出从水州声的“洲”字表示其本义。
汝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著名的汝瓷之都、曲剧故乡,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地处淮河流域,北依嵩山,南靠伏牛,北汝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滋养着一代代汝河儿女。历史上汝州曾有汝原县、汝北郡、汝阴郡、和州等名称,隋炀帝大业初始有“汝州”之名,众多名字均指向一点,即此地之得名确与汝河有关。
解说专家:
齐航福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文学博士古文字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