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走进平顶山 >> 印象平顶山 >> 浏览平顶山

张良故里张店村

2013/11/7 17:41:58 点击数: 【字体:

 
    郏县李口乡张店村是“汉初三杰”之一张良的故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辅佐刘邦成就西汉大业,功成退隐,被尊为“谋圣”。汉代就建有张良庙,又称留侯祠。其后裔一支明初寻根问祖,迁返故里,建房筑寨。至今,仍保留有提督府、西官宅等明清建筑。
张良故里张店村

西官宅绣楼

张良故里张店村

清代民居

张良故里张店村

提督府    

    近日,郏县李口乡张店村被住建部等多部门确定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之一。上月19日,记者来到张店村,探访这里悠远的历史。

    张店村为张良故居

    据《史记·留侯世家》第二十五记载,“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厘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韩,国名。当时韩国的疆域,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一)载:“韩国疆土北自成泉(河南荥阳西北)过黄河到上党(治设山西长治县)。南有陉山(在河南郾城县),东临洧水(源自河南新密市,至新郑东南流入颍水)”。可见张店就在韩境内。顾氏(唐初史学家,著有《汉书古今集义》)按《后汉书》云:“张良出于城父。”《括地志》云:“城父在汝州郏城县东三十里,韩(里)[地]也。”唐代司马祯《史记索隐》称,张良故里在郏县东出三十里;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也是如此记载的。清道光《宝丰县志》卷三《舆地志》下:“父城:汉书地理志颍川郡父城据元和郡县志即楚太子建所居之城父杜预及春秋大事表俱云……父城旧城在今县东四十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条释曰:春秋楚邑,在今河南宝丰县东四十里。《辞海》1980年版亦称张良是郏县人。诸多文献证明,李口乡张店村就是“汉初三杰”之一张良的故里。

    冬日暖阳下,在张店村的田间地头、街边门前总会有三三两两的村民围坐在一起,在地上画互相套着的三个方框的摆山棋盘。

    “叫你三盘不能赢。”“来吧,张良的布阵法你还没有学会呢。”对阵双方往往玩得不亦乐乎,有时兴起忘了干活、吃饭。

    “这个棋盘据说是由张良的布阵图演变而来的。”李口乡文化站站长郭晓刚告诉记者,摆山棋盘原本是三个同心圆,中间的圆里画了个太极阴阳图,外面两个同心圆里画出八条类似八卦图的向心线。而在当地人看来,直线的摆山和曲线的摆山棋盘其实内容都是一样的。摆山也叫四相阵,还有摆摊、摆葫芦头等叫法。在摆山基础上有比较简单的三面埋伏,名曰“挤尿缸”、“挤羊角”。还有较为复杂的混元阵、八卦阵等玩法。由于摆山变化多、奥妙无穷,因此难度较高,没有在社会上流行。

    春秋时期晋分韩、魏、赵三国后,张良父祖五世相韩,以名人得名,才有张店村这个名字。张良辅佐刘邦,为建立西汉立下汗马功劳,成为一代名相。后人在其故里建“留侯祠”祭拜他。元代外族入侵,元人忌讳张良的才气,把留侯祠毁掉,以断其灵根。到明代隆庆年间,张乐舜(字见衡)官拜九门提督,张店村又一次得以扬名。清代张店张姓一支,张朗为刑部主持,到张崇五品以上共十二人,他们的家即称官宅,据张姓家谱记录,明清受皇封者共六十多人。

    西官宅与提督府

    张店村原有红石古寨一座,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毁于1947年。全长5公里,面积约2.5平方公里,寨墙高二丈八尺,厚三丈,有东、西、南、北和小南五座门,周边等距设寨楼(炮楼)共15座,除小南门楼是三层外,其他均为两层,大部分村民居住寨内。

    寨内东西大街长约一公里,偏西有张氏祠堂,坐北向南,据传是在原留侯祠的位置上建起的,只是规模小了许多。张氏祠堂正殿五间,殿前古柏两棵,三抱粗。殿台下,东西厢房各三间,大门外有阅台。但都不幸于1958年损毁。

    张店村在鼎盛时期有提督府、东西两官宅、南北“义和”、“西酉盛”、“花门楼”等七座大户人家的宅院,面积占寨内总面积的50%,共有房舍两千多间,传统砖木结构,红石房基,石基石砖墙体凝重,石雕、砖雕、木雕装饰精美,结构严谨,气势恢宏,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与建筑艺术价值。张店村明清古建筑现存完好的已经不多了,比较完整的是西官宅和其东西跨院(五进院),共有房舍187间。

    “根据西官宅前后房屋的不同之处,我们就能分出哪是明朝的,哪是清朝的。”郭晓刚告诉记者。据传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当过乞丐,可能为了怜悯乞丐,要求天下所有的房屋都设有屋檐,为人提供一个遮风避雨之处,而之后清朝的房屋不再设有屋檐,因此西官宅中明清两种风格的建筑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

    整个西官宅的中心是一座三层全石质结构的碉楼,这座碉楼建造在凸起的石台上,据传是小姐的绣楼。进入绣楼,一层仅有两个十几寸大小的石窗,光线不足,十分昏暗。郭晓刚告诉记者,这一是为了防止有人破窗进出,二是一旦有兵祸,可确保绣楼不被投入火把。

    绣楼的二层、三层由近乎直上直下的木梯连接,阁楼里是清朝时期铺设的木质地板,虽然有些起伏,但仍坚固耐用。透过三层的木质推窗,可以环顾整个西官宅。

    “据说从明朝永乐年间起,凡是从郏县路过或到郏县上任的官员都要来此拜见,西官宅并非张崇一人所修,而是数百年逐渐扩大发展而来。”郭晓刚说。西官宅北门两侧的数十个拴马石,以及门前宽阔的道路可以让人联想到当年门庭若市的景象。据说,当年西官宅的花园和下人住处就占地约20亩。

    与西官宅一路之隔的是提督府,此宅为明朝隆庆年间九门提督张乐舜的府院,原是五进院,后有花园,有房间110多间。如今仅二、三进院主体完好。

    “这原本是7层台阶,由于洪水以及人为原因被掩埋2层。”郭晓刚告诉记者,皇家讲究九最大,因为九门提督相当于京城的卫戍司令,因此皇帝准许提督府的台阶设为七阶。在提督府三进院前一丈长的条石被称为丈石,不仅提督府有,西官宅也有,它是主人身份的象征,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具体反映。

    “俺家有丈石,你家有啥丈石?”是当地人们攀比中经常说的话,丈石经过长期的演变,渐渐变成“仗势”,也就多了“仗势欺人”这个词汇。而在张崇之后出现的富户张青,为了在“北义和”设置丈石,也自称张崇后人。可能是由于心虚,担心僭越,“北义和”张青宅门前的柱子并不在丈石两侧,而是专门错出数尺。

    “虽然三进院的主要房间仅相当于主人的小客厅,但也是‘金砖铺地’。”郭晓刚说,“金砖铺地”并非使用真正的黄金,而是一种带有金色点状的小条石。而此种条石也仅在河北某地出产,是皇帝钦赐的石材。

    出土的汉石刻证明了诸葛亮曾到访张店

    “这种带花纹的青砖是标准的汉砖。”郭晓刚指着墙边不起眼的砖头对记者说。不仅在西官宅中,整个张店村中这种砖也比比皆是。

    1972年,张店原古寨西墙外曾发掘了一座规模较大的汉墓,墓中出土了一批青铜器和陶器。自墓址向西南百米左右的地段内,近几年曾多次出土石器时代的石斧、石椎,战国时期的彩陶、青铜器,汉代的筒砖、汉砖、画像石等文物。直到现在还偶有农民在田间地头、门前墙下发现古物。

    而最为轰动的是2006年2月13日,村民张振洋在原古寨小南门内废墟中发现了一块红石石刻。据了解,此红石是该村村民杨仑2003年从自家房基中挖出来的。后经清理发现这是一块106厘米长、40厘米宽、19厘米厚的红条石,上有汉隶六行共五十七个字:

    “亮携元直建安六年春踏贤宗观地势不严然清静秀逸乃龙凤之地拜留侯仰其像不威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帝王之帅吾辈叹之敬之效之”。

    “如果这是真的,它应该就是诸葛亮于建安六年春探访留侯宗祠,瞻仰张良像后写下的一则游记。”张振洋说,文中有规诫世人,劝勉自己之意,而且刻在碑石上,属于箴铭类文体。书体为汉隶,所以称其为“汉代石刻”或张店“汉石刻”。

    有着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李口乡准备以张店村的子房庙、留侯祠、明清提督府等十多处人文景观,和张寨山、铧角山等自然景观为基础,打造“西汉留侯张良故里”旅游景点,希望成为人们拜谒先贤、游乐休闲的好去处。(本报记者王孟鹤/文 郭晓刚/图)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平顶山晚报(2013-01-1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