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陕西两省在明清时期形成两大驰名天下的商帮——晋商与秦商。陕西和山西,一河之隔,自古就有秦晋之好的佳话。他们开创了从福建武夷山到俄罗斯恰克图的茶叶贸易之路,总长5000公里,纵贯中国南北方,与“丝绸之路”齐名,是那个时期重要的国际贸易通道。
当时,山西与陕西商人实力强大,为了给自己的商队提供方便同时也为了对抗其他商人,他们在万里古茶道沿途很多城镇建造了山陕会馆(又称山陕庙),专为商队服务。茶商们可以驻足息宿、谈茶论道、听曲看戏、交流信息等。
我市郏县山陕会馆便是我国诸多山陕会馆之一,如今依然保存完好。近日,被列入我国第七批“国保”单位。
万里茶路,带动郏县茶食
5月15日,记者到郏县进行采访。去山陕会馆前,市文物局文物工作队队长孙清远向记者推荐了一个人。孙清远说:“他可是郏县文物方面的专家,你得见见。”
他叫王光耀,是郏县文化广电局一名官员。记者来到王光耀的办公室,“先喝杯茶,歇歇。尝尝我这茶叶咋样?”接着,王光耀开始向记者讲起了茶文化。王光耀说:“不光自己爱喝茶,郏县人大多都有喝茶的习惯,街上大大小小的茶馆就有200多家。”听他这么一说,记者才想起在来的路上,的确见到不少茶馆。
王光耀接着对记者说:“这些可都与山陕会馆有关。”他说,“万里茶路”就从郏县经过。这是一条湮没已久的古商路,运送的商品以茶叶为主,是一段曾经辉煌过的国际商业传奇。晋商、秦商以茶马互市为发端,把商业触角伸向俄罗斯及欧洲其他国家,跨越区域之大、经营时间之久,世所罕见。他们扩张南下,首先经过河南,茶路在我省境内绵延,沿途串连起多个重要商业城镇,并通过次商道辐射全省,影响深远。据统计,从清代到民国初年长达两个多世纪间,晋商、秦商通过这条古商道,往俄国运送了25万吨以上的茶叶,其价值至少有100万两黄金。
郏县是当时“万里茶路”宛(南阳)、洛(洛阳)、许(许昌)古道交会之地,茶路分两条线路进入,一条由关帝庙沟进入,途经观上、李口、堂街,在孔湾村渡过北汝河,沿魏庄、王集、吕墓坟、小屯进入县城。另一条由襄城县王洛进入,途经前凌堂、纪村、冢头、高刘庄、蓝庄进入县城,两条线路在县城相交,茶商们即在山陕会馆驻足息宿,谈茶论道,听曲看戏,而后便沿汝州西去。
茶路的发展,也带动和促进了郏县茶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清朝鼎盛时期,县域内拥有大小茶馆近千家,主要集中在县城西关、冢头、姚庄、堂街、李口等乡镇,至今郏县还有茶馆几百家,人们仍保留着品茶、论茶的习惯。王光耀说:“郏县的小吃特出名,也与茶路有关。”当时,古茶路十分繁荣,隔三差五就有商队经过,除了在会馆内食宿外,他们也会到县城小聚。饭店老板就会拿出最好的手艺招待客人。如今郏县饹面、豆腐菜、糊汤面等特色美味小吃仍是名不虚传。
会馆建筑,堪比皇家宅院
山陕会馆位于郏县西关。所谓西关,是古代的一种方位词,意思是城西门外一带地方。山陕会馆距离老县城西大门约2公里,至于为何不建在城内,王光耀有自己的看法。
据王光耀分析,山陕会馆之所以建在城外,可能有三个原因。其一,他的经营状态可能是封闭的,一般不对外,食宿客商也都是晋商、秦商,无需招揽顾客。其二,处于安全考虑。商人回来都携带贵重的货品,城内鱼龙混杂,不安全,而城外相对安全,四周一马平川,易守卫。其三,进出方便。城内城门每天都有关闭打开时间,而客商行程没有准确的时间点,会馆设在城外,随时可进出。
记者先来到山陕会馆的正门。大门坐南朝北,外有照壁一堵,宽约8米,高约7米,厚1米左右。基座用质地坚硬、加工平整的大块红石砌筑,灰泥抹缝,密不透水。上部用青砖砌造,青瓦覆顶。壁阴正中砖雕砌筑圆池一个,池内镶嵌砖雕团龙,生动活泼。民国期间,壁前河水曾因暴雨泛滥,周边民居大多倒塌,照壁四周被洪水漩挖成潭,而照壁却孤岛孑立,岿然不动,被时人称之为“镇河大将军”。
照壁前原先是青龙河的分支,如今成了县城的排污沟。山陕会馆临河而建,难道商队走的是水路,而仅仅一条青龙河的细小分支怎能行船。王光耀说,行船是不靠谱的,以前河床较宽,下面还曾发现许多大块的石板。据他推断,这些石板是用来铺路的。王光耀说:“以前的人走路都是靠低洼之处,特别是商人,低洼的地势不易被人发现,他们更多是从自身安全考虑。”
“山陕庙”三个大字雕刻在正门上方,更有砖雕垂花门饰,精致绝伦。门楼共三间,中间大门供人出入,两次间为门卫及接待之所,西侧一间名为镇华门,东侧一间记者未看到有命名。二楼中间为古戏楼,记者看到,檐枋装饰透花镂雕,图案有二龙戏珠,狮滚绣球等,玲珑剔透,栩栩如生。拱翘昂高,造型生动。螭龙衔珠,欲吐欲含。戏楼两侧有钟楼鼓楼。楼基高达4米,双层飞檐,凌空傲天。斗拱端庄,浑厚朴实,飞檐挑角之上,套兽列队成行,挑角之下,各挂风铃,风来摇摆,声传数里。砖雕楼脊,高大雄伟,两端之兽,威镇天际,脊之正中,以砖雕麒麟驮宝瓶之造型,筑成高大的脊刹,直指苍穹。戗脊上祥龙昂首,口须飘然,脊端各立武将军人像一个。钟鼓楼周围各用12根圆木立柱将楼顶十字架梁承起,钟楼内原本悬巨钟一个,鼓楼内也悬大鼓一面。王光耀说:“晨钟暮鼓,东边的为钟楼,西边的为鼓楼,早上敲钟,傍晚击鼓。”
院内东西为廊房,中央空地阔大,可容三千人观戏。通过敞地北进便是中殿5间,据说殿内原来供奉着关羽巨像,系泥塑彩绘。正殿保存完好,高大气派。
从建筑的规模、规格上,可以看出,那时晋商、秦商的雄厚财力,堪比皇家宅院。
繁华落尽,此已人去楼空
“丁零丁零……”一阵马车铃声从远处传来。山陕会馆,下人早已在门口等候。商队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缓缓前行,越来越近。领头的一身明光闪闪的绸缎长衫,单人单骑,扬鞭打马,直奔会馆。那人在会馆门前一对石狮子旁停下,石狮子比马还高出一截。下人赶紧上前,并不言语,牵着马进了马棚。
站在这曾经繁华一时的山陕会馆,不仅令人哀伤,又让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是哪些富豪一掷千金建起如此气派的会馆?又是哪位能工巧匠有如此的奇思妙想?是谁每天在敲打着晨钟暮鼓?又是哪位唱角曾在这戏楼上红极一时?记者寻遍每个角落,试图能找出蛛丝马迹。
记者以为应该会有一些人或事流传下来,便即采访了在该院居住的几户人家。他们的回答令人大失所望,甚至不知道这个院子以前是干什么用的。
记者又采访了在附近居住的几位老人。今年76岁的陈中立老人说,他小时候常去庙里玩,还记得当时里面有关公像,“老日来了住老日,国民党来了住国民党,不少东西都被毁坏了。”
今年83岁的老人赵石头告诉记者,他小时候最爱到这里玩耍,天热的时候,掂块席就去乘凉了。他还记得大殿里面有八仙的画像。赵石头说:“那时候,戏楼经常有戏班子来唱戏,进门扔俩钱儿就能去看。”老人只能说一些他小时的记忆,至于有没有关于山陕会馆流传的人或事,他不清楚,也从未听人讲起过。
记者查阅有关资料,对于郏县山陕会馆的历史沿革有了初步了解。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由山、陕两省商会联合创建驻郏办事场所,称山陕庙;之后若干年,由山陕两省21名商界巨头合资创建钟鼓楼及山门式戏楼;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山陕两省商界巨商又先后捐资扩建和增建殿堂馆舍;民国期间,特别是抗日战争郏县沦陷时期,郏县山陕会馆遭到严重破坏;建国后,党和郏县地方人民政府十分重视郏县山陕会馆的保护和维修,使之众多的古建筑得以较完好地保存下来;2006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11月,郏县人民政府维修了钟楼、戏楼和鼓楼等。
山陕会馆,具有较高价值
郏县山陕会馆古建筑群的群体布局、单体建筑的规范化和砖雕艺术、木刻艺术、木构艺术等所体现的古建筑时代、地域特征,充分体现着它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会馆由庙院、后院、东院三部分组合而成,坐北向南,南北长105米,东西宽60米,占地6300平方米,约合9.5亩地。三院高墙相隔,独立成院,封门闭户之时互不相通,门廊开启之时,马车、纱轿出入方便。整个山陕会馆内现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近40间,这些古建筑以其古色古香的韵味向人们展示着中原古建筑的时代特征和精华品味。
郏县山陕会馆是全国目前保存较好的会馆之一,座北面南,门临河道,其主要建筑镇河照壁、庙门和戏楼迭建一体的门楼、钟楼、鼓楼、中殿等建筑,气势恢宏,布局严整,木、石、砖雕精美,充分体现了山、陕、豫古代建筑综合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庙门门饰、砖雕、垂花结构精巧,与二楼的古戏楼构建一体,配以左右之钟鼓楼,使庙门更显得小巧玲珑,典雅幽静,古色古香。
郏县山陕会馆建筑功能完备,围墙至今高大端正,中殿、后殿、客栈楼馆以及仓储马厩等一应俱全,尽显古代晋陕商人的聪明才智和经商理念,是山陕会馆中的典型建筑。郏县山陕会馆的古建筑群是现代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的重要借鉴,是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