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以山南为阳,可知以“高阳”为本位的,正是此山以南这一大片肥沃的平原。这一带西有秦岭、伏牛山脉雄峙,北、东两面有汝河环绕,南面有伏牛、桐柏两山的余脉拱卫。中有湛、沙、澧、甘江等河流沁润,前进空间广阔,固守地形有利,进山可樵可猎,入水能渔能捞,陂原宜农宜牧,是上古人类理想的生息之地。
这里是黄帝之后五帝之中的两个帝王颛顼和帝喾活动并成就大业的地方,人以地兴,地以人著。因而史称颛顼曰高阳氏。黄帝部落所居的轩辕之丘在新郑,黄帝部落与西陵部落联姻,衍生出玄嚣(青阳)部落和昌意部落。玄嚣、昌意两部落就居住在滍汝流域。据《大戴札记》所载:“青阳降居汦(同滍)水,昌意降居若(同汝)水。”滍水即沙河,若水即汝河,就是说青阳居沙河流域,昌意居汝河流域。古人以北为上、南为下,所以自新郑向南迁居称“降居”。青阳和昌意两部落所在的滍汝流域,位于新郑西南不足百公里的地方,同属于黄帝部落联盟。由昌意部落衍生出来的高阳部落后来成为部落联盟的核心部落,高阳部落的酋长颛顼继黄帝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史称颛顼帝。高阳山和高阳古邑、高阳华里所在的湛河流域,属于汝河的流域范围,正在昌意部落所居的范围之内。后来,又由居于沙河流域的青阳部落繁衍出来的高辛部落,继高阳之后成为部落联盟的核心,高辛承颛顼任部落联盟首领,史称帝喾。而尧为帝喾之后,舜为颛顼之后。因此我们说,位于高阳山之南的湛河、沙河一带,是中华文明发祥地的基本组成部分。
遥想四五千年以前,黄河中下游一带,经济文化长足发展,先进文明远播四夷,高阳山下,滍汝之滨,正是华夏文明向南方传播的夏路始端。那时,在高阳山下,湛河之滨,业已形成颇大聚落,蒲城店遗址的出土文物,展示着古代华夏文明和夏路古道的辉煌。在南侧的遵化店村,至今留存着《文王化行南国》古碑,记载着西周文化经这里向南方传播的历史。
历史进入春秋时期,原在汉水以南的子爵小国楚国,迅速发展壮大,兼并汉水流域和南阳盆地诸国,频频经夏路北上,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史载“楚适诸夏,路出方城”,方城道,即夏路古道。郑、晋等国在这一带筑城防守,汝河北岸的襄城,就是郑国为安置被其弟弟篡位而流亡的周襄王而筑的,倒霉的周襄王,充当了郑国插在夏路上阻吓楚军的“稻草人”。至今,山南有古高阳城邑,西南的高阳华里有诸葛武侯祠和诸葛亮叔祖坟墟遗迹。
高阳山巅久经风雨的断壁残垣,无声地述说着厚重的历史。山顶有一北一南两座古城垣遗址,分别被称为孟良寨和焦赞寨,两寨之间山岭叫跑马岭。据传北宋时大将孟良、焦赞曾经领兵据守此山,此说真实与否,尚无史料佐证。但山寨曾经是英雄啸聚之地,倒有史料明确记载。清朝后期,南有太平天国革命,北有捻军起义,不同形式的响应者此起彼伏。天灾人祸频仍,民众衣食无着,“从捻者日众”。咸丰、同治以降,内忧外患并生,政治日趋腐败,不堪压迫者揭竿而起,不甘饿死者铤而走险,动乱中各地治安恶化,土匪横行,民不聊生。当政者鼓励地方筑城寨以自保,土豪劣绅借筑寨敛财,殷实富户为了自保也积极参与筑寨或单独筑寨。
高阳山下程庄、辛店、坡李三村,就因筑寨而引发过农民起义。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三村民众公推程庄村武教师程玳为寨首,主持在辛店村筑寨,辛店村外有宋姓富豪宅院,宋家倚仗权势,硬要把宅院筑在寨内,使筑寨工程量大大增加,又不负担所需粮款,引起众怒。村民到宋家取粮,宋家买通官府,假称请程玳到县府议事,诱捕程玳,诬陷程玳聚众抢劫,关入襄城大牢。程玳弟子马明如、周振奇及儿子程世宽等,聚众二百余人,攻城劫狱,救出程玳。十月二十九在高阳山举行祭旗仪式,推举义军首领,以劫富济贫为号召,正式宣布起义,烧毁坡李宋家老宅大门等建筑,与官军激战后,转战泌阳、唐河、方城等地。在坚守宝丰龙山寨一役中陷入重围,大部战死。二十余人突围,分散流落叶县、宝丰、方城、唐河等地,程玳及其子世宽下落不明。当地百姓为纪念这一事件,曾编有描写这一事件的《大战红石关》、《程老八起反》、《双揭盖》等地方戏曲剧目,广为传唱。访问中,程氏后人、87岁的退休教师程斌贤,对此史实颇有研究,向笔者提供相关资料。
笔者踏访高阳山,映入眼帘的是林木繁茂,花果飘香,田野广阔,阡陌纵横,工矿林立,村庄棋布。高阳山,曾为华夏文明增辉,我们以居住在高阳之地而自豪。(李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