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走进平顶山 >> 印象平顶山 >> 浏览平顶山

“中国长城之父”——河南楚长城系列之平顶山篇五 叶地是南北文化交融的桥梁

2013/4/15 15:42:34 点击数: 【字体:

“中国长城之父”——河南楚长城系列之平顶山篇五 叶地是南北文化交融的桥梁

 平顶山楚长城考察队在考察楚长城资料图片
 
□记者盛夏

 

  平顶山市有许多楚长城守望者,王庆祥就是其中的一个。

  2007年11月,平顶山市民间文化保护协会秘书长王庆祥牵头组织了一支楚长城考察队,队员中有文物工作者、长城研究者和民间长城保护志愿者。他们奔赴平顶山市的舞钢、叶县、鲁山三地,历时20天,进行了艰苦的考察工作。这支队伍中,年龄最大的刘新民已经60多岁了。他说:“考察十分艰苦,每天早上六七点出发,路好时一天走30多公里,路不好时一天只能走20多公里。但这是家乡的大事,我能参与,太高兴了。”

  王庆祥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平顶山日报社摄影记者,他担任考察队领队,要走在队伍最前列。在荒山上,丛生的灌木把路塞得严严实实的,走在前面的王庆祥只能折断树枝,扒开荆棘,一步一停地艰难前行。同时,他还要拍摄图片。为了拍到好图片,他经常在悬崖峭壁边拉着树根,或者由同行者拽住衣服,险象环生地拍照。“在鲁山,有一次我一门心思地拍照片,在悬崖边突然摔倒,往悬崖下滚去,幸亏鲁山文物所所长张怀发一把拉住了我,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王庆祥道。

  考察队一路行进,当地媒体一直跟踪报道,反响甚佳。考察队也搜集了很多第一手考察资料,有了很丰富的收获。怎么把这些信息宣传出去呢?王庆祥一直在思索。

  考察结束时,正赶上四年一届的“湘鄂豫皖楚文化研讨会”要在平顶山召开,这是宣传平顶山楚长城的最好平台和时机,王庆祥决定抓住这次机会。

  为了赶上会期,王庆祥连轴转干了三天半,从几百张照片中精选出数十幅,又组织多篇文稿,印了一本近50页图文并茂的《楚长城考察摄影纪实》。“我们把《纪实》拿到会上,与会的几百名代表争抢,都想多拿两本,感觉这是很翔实很新的资料。”王庆祥道。

  “《纪实》出来后,省文物部门一个专业搞航拍的专家说,看到我们搞的考察楚长城活动十分感动,如果今后有需要,他愿义务航拍。”王庆祥很欣慰。

  需要指出的是,策划和组织这样的活动,王庆祥没有任何个人收益,“反把家里的积蓄都贴进去了”。

  在叶县,我同样碰到了一群痴迷于楚长城者。叶县文化局原局长李元芝、“优秀长城保护员”董中峰、文化局副局长董建立,但凡三人在一起,话题马上会扯到楚长城上,互通信息,交流资料,更多的时候是各执一词,抗辩争论。我在叶县三日,眼见三人辩论三天,我戏称他们是“叶县版锵锵三人行”。在辩论中,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共同丰富着叶县的楚长城研究。

  李元芝先生在叶县文化部门工作数十年,他着重从文化角度谈及楚长城。他说:“一部长城史,既是军事史、地理史,也是文化史。楚长城下的楚文化,蕴藏十分丰厚。叶县许公宁墓的出土文物,有充分的体现。”

  古墓中的“惊世发现”

  叶县位置重要,楚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从未放松过对它的管辖治理。除了不断修筑长城外,楚国还把不少贵族封在此地,叶县曾经“荒冢如鱼鳞”,其中有很多楚国贵族墓。上世纪80年代后,文物部门抢救发掘了十余座春秋战国时的古墓葬,其中的楚国贵族墓,尤为引人注目。

  1986年,在西距叶邑故城一里许,文物工作者发掘了旧县一号墓,它是战国中期楚国贵族墓,虽多次被盗,仍清理出土文物70余件。2001年,文物工作者又发掘了旧县二号、三号墓,它们位于一号墓南侧。一、二、三号墓主,属于同一个楚国贵族家族。二号、三号墓被盗严重,残留器物200余件。三号墓形制非同一般,其底部有近百平方米大小,墓室椁外有积石,椁内划分为五室,出土残存文物等级也相当高,“从这些情况分析,三号墓主人应为卿大夫级贵族,二号墓是他的夫人墓。”叶县文化局副局长董建立先生讲。

  2002年年初,叶县相关部门接群众举报,说有几个盗墓团伙经常出没在叶县旧县乡常庄村西澧河和烧车河交汇处,盗掘一座无封土古墓葬。县文化局工作人员立即到现场查看,很快找到被玉米秸秆掩盖着的盗洞,工作人员打开盗洞,清理出数十片铜器残片。在随后的巡逻中,工作人员发现盗洞不断扩大,碎铜片也越来越多。叶县文化局马上报告省文物局,请求“尽快进行抢救性发掘”。

  2002年3月26日,发掘工作开始,到4月14日结束,在这座墓内有“惊世发现”。

  工作人员发现,这座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东、南、北三个方向3/4的面积被盗。墓内棺椁多处被毁。木棺置于椁室内北部,棺底铺有较厚的朱砂。棺内人骨架已腐朽不存,但从玉和玛瑙珠、玉佩组合项饰陈放位置看,可确定墓主人头部朝北。

  虽然大部分随葬器物被盗走,但仍清理出土残留器物639件。在未被盗及的东部边缘,还发现了大量编钟、跽坐铜俑、青铜鼎等青铜器。后据专家鉴定,该墓出土的编钟、青铜鼎等9套62件文物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个数字令人咋舌。

  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先生读出了墓中青铜戈上的字迹:“许公宁之车戈”、“许公宁之用戈”。他说:“这座墓属于春秋中晚期许国第十五世国君许灵公,他的名字叫宁。”

  让李先生更惊奇的是,墓中出土文物十分奇特,既有代表中原文化特征的编钟,又有典型楚文化特征的束腰平底升鼎,李学勤先生因此评价:“(这座墓)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南北文化的交融、碰撞、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这座奇特古墓,带给我的第一个疑问是:许国国君墓怎会出现在楚国辖区叶县呢?

  “楚国迁许成第一道屏障”

  这要从许国历史讲起。许国管辖范围包括今许昌市许昌县、鄢陵县西南及漯河市临颍县北。周武王初年,许国都城在今天许昌县城东20公里处张潘古城四周。

  许国地处中原要冲,四周豪强林立,虎视眈眈。许国小心周旋于强国之间,齐强附齐,楚盛附楚,晋来归晋,活脱脱是“朝秦暮楚”现实版。而北方郑国始终怀有吞并许国之心。史书记载,春秋五霸争战的120多年间,许国先后遭受侵略讨伐11次,其中被郑国侵犯就有9次。

  公元前576年,饱受晋国、郑国侵略的许国痛失大片土地。怎么办?打不过就跑呗。《左传·成公十五年》(公元前576年)记载,“许灵公畏于郑,请迁于叶。辛丑,楚公子申迁许于叶”。李元芝说:“许国成了楚国的国中之国,完全成为楚国附庸,也成为楚国除了楚长城外的一道屏障。”并且以往楚国为加强对叶县的控制,一直频繁地将人口“推磨式”地迁移。迁许于叶,是其举措之一。

  许国自公元前576年迁叶,至公元前524年又迁走。在此期间,楚国每次对外出兵,许国都要跟着去打。楚伐吴、伐郑、伐宋,许国都参与了。“楚国和晋国互争霸主,关系紧张,叶又为楚之北方屏障,诸侯伐楚未果时,常常拿许出气。”李元芝讲道。

  楚襄公十六年(公元前557年),许灵公曾请求迁于晋,未能成行。但许国因此遭到包括郑国在内的盟国的报复。为报此仇,许国多次要求楚兴师伐郑。楚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许公宁亲赴楚请兵,并对楚康王说:“师不兴,孤不归矣。”八月,许公宁死在楚国。楚王深为感动:“不伐郑,何以求诸侯?”于十月出兵伐郑,而后葬许灵公。

  公元前524年,北方国家以伐许的名义开始图谋侵占楚国领土,楚国命许国迁至楚国内地。到了公元前504年,郑国还是灭了许国。此后,在楚国的帮助下,许国后裔重新立国,又持续了100余年,直至公元前375年,“许二十四世为楚所灭”。许国的历史,一直笼罩着楚国庞大的影子。

  “钟鼎一室风格迥异”

  2009年5月7日,记者在叶县县衙的编钟演奏厅里听到编磬清脆,编钟轰鸣,乐声激荡,天籁之音动人心魄。这套乐器,是仿许灵公墓内的出土器物。

  在演奏厅旁边的文物展厅内,我看到了“原版”,那是一套15件的石编磬,可惜只有两件保存完好。另有37枚青铜编钟,虽铜锈斑斑,但浑厚气韵扑面而来。

  这组编钟之中,有编 8件、甬编钟20件、纽编钟9件,8件编 中一半是四扉棱 钟、一半是无棱旋枚 钟。经测试,编 和甬编钟音域基本达到4个8度音程。编钟纹饰上显示出浓厚的中原文化特征。许多专家认为,其制作时间不晚于春秋中期。

  墓中出土跽蹲青铜俑人16个,钺形戈一件,三戈戟一件,均用失蜡法工艺铸造。它们的出土,把我国失蜡法铸造工艺提前至春秋中期以前。

  墓中出土重要器物,除编钟外,还有三件青铜束腰垂鳞纹升鼎,器形庄重典雅,做工精细,是典型的楚器。

  升鼎本为7件,盗墓者盗走了4件,“最大的那个升鼎,口径达82厘米,也被盗走,十分可惜。”李元芝遗憾地说。

  硕果仅存的这3件升鼎,均出于盗洞,皆残破,经修复成形。形制基本相同,无盖,大小依次递减,口径为64厘米、58厘米、47厘米。它们窄平折沿,束腰,下腹部外鼓且明显下垂,平底,三蹄足较为粗壮。鼎身装饰有蟠螭纹,腹部贴附6只顾首卷尾式夔龙,龙首凸目圆睁,鼻部上卷,头上一对极夸张的弯曲盘旋形双角,龙身也布满精致的蟠螭纹。

  “它和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王子午鼎十分相似,只是它腰部内束较轻微,垂腹更明显。根据形制,它的制作年代可能稍早于王子午升鼎,但略晚于克黄升鼎(前605年,淅川和尚岭楚墓出土,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楚式升鼎)。”李元芝分析道。

  许灵公墓为何会有“钟鼎一室风格迥异”之独特现象呢?

  这和许灵公由许昌迁都于叶有密切联系。

  许国都于许昌附近时与郑相邻,这个恶邻虽是“许国的噩梦”,但文化上却没少影响许国。许公墓编钟乐器基本组合接近郑国乐器组合,但许迁叶成为楚附庸国后,又受楚乐律影响,在乐器组合中加入9件纽编钟,还兼用4扉棱编 ,使得这套钟、组合复杂化,成为“目前为止国内出土的种类最为齐全的东周时期青铜乐器组合形式,对于研究我国古代音乐发展及青铜乐器铸造技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也就是说,中原文化的编钟也渗入了楚文化印迹。叶县南北文化融会之地的特征,得以体现。

  至于编钟,来源无考,“可能是许国传家宝,随许迁至叶邑。因为许迁叶后国力衰败,估计无能力铸造重器。”董建立推测。

  墓中楚味极浓的升鼎又是怎么来的呢?李元芝先生说:“当是楚国赠品。”

  据史书记载,西周在分封国家时,对重要同姓国一般都有赠与。可能是见样学样,楚国对自己盟友也有“赠宝器”的习惯。许为楚之附庸,楚国赠送其礼祭重器,表明对其信任,是情理之中的事。

  许公墓“钟鼎一室风格迥异”,在同时期墓葬中十分罕见。这表明叶县在我国南北文化交流融合中,起到了桥梁作用。细考许公墓中中原文化的体现器物编钟,又渗有楚文化因素,更进一步证明叶地南北文化交融之深入。

  由于叶县是楚人北上、中原人南进的交通要道,在古代南北文化交流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史籍中记载的楚人经叶北上和中原诸国的战事很多,“尽管战争有不可否认的破坏作用,但另一方面也会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南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叶县的众多楚墓,尤其是许灵公墓出土文物,正反映出南北文化交流与融合。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大河网-大河报(2009-06-2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