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走进平顶山 >> 印象平顶山 >> 浏览平顶山

地名故事:伍子胥“鞭尸”在何处?——炼石店村的来由

2013/10/10 17:50:10 点击数: 【字体:

地名故事:伍子胥“鞭尸”在何处?——炼石店村的来由
 
青石村牌

    春秋名将伍子胥鞭打楚王尸,替父兄报仇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但很多人不知道“鞭尸”之处在哪里。经考证,就在叶县洪庄杨乡湛河南岸的炼石店村。该村党支部书记张桂芳说,炼石店起初叫“晾尸台”。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伍子胥父子忠心保楚,楚平王却听信谗言,将伍子胥的父兄杀害。伍子胥独自逃出虎口,投奔吴国。楚平王闻讯,一面派兵追杀,一面通令全国各地张贴悬赏公告,缉拿伍子胥。一天傍晚,伍子胥行至江边一座小镇,看到街上的公告和自己的画像,不禁大吃一惊,慌忙躲进客店,暂避风险。

    夜深了,客店里鼾声阵阵,唯有伍子胥难入梦乡。他心中暗想,街上贴着公告,官兵到处盘查,天明如何过江?于是穿衣起床,在客房里踱来踱去。他望着窗外的月光,听着虫子的鸣叫,越发烦闷,只觉夜长。好不容易挨到天亮,洗脸时,他居然从水里看到自己的青丝变成了白发,方知一夜愁白了头。面目一变,伍子胥反倒不怕了。他洗罢脸,拿了包裹,辞别店家,大摇大摆上路,就这样顺利通过了官兵盘查,过江来到吴国。

    吴王见了伍子胥,甚是欢喜。明白他的遭遇和来意后,封他为客卿,委以重用。且说吴国与楚国连年交战,因楚有伍家父子支撑,吴不能取胜。吴王得了伍子胥,重整旗鼓,以子胥为帅,挥师伐楚。楚国失去了伍家父子,节节败退。楚平王见战事不利,愁出大病,生命垂危,临终时,嘱咐儿子,待他死后务必将尸首葬于安全之地,以防伍子胥掘墓毁尸。

    楚平王驾崩后,他的儿子继位,将父王尸首盛殓好,由郢都秘密运到楚国北方的边塞要城——东不羹城(今舞阳县章化乡古城村)北边沙河南岸,葬入河下深潭中。此潭被后人称为“石墓潭”。

    再说伍子胥率领吴军征战数年,打败了楚国。得知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派人四下寻找他的尸体,终于在沙河深潭中找到了棺材,捞出后,运到湛河南岸一片空地上,令兵丁筑一土台,从棺材里抬出楚王尸体,放在土台上,晾晒后再做处置。

    楚王尸晾干后,伍子胥选了个日子,召集全军将士和附近乡亲,当众鞭打楚王尸,为父兄报仇。据说,伍子胥挥动九节钢鞭,连打300鞭,让冤死的父兄在九泉之下得以瞑目。后有诗云:“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湛河沿岸一带的乡亲因敬重伍子胥,纷纷迁到晾过楚王尸的“土台”前定居,逐渐形成一个村庄,取名“晾尸台”,又叫“晾尸处”。人们痛恨楚平王,将“晾尸处”改名“炼尸处”,意为将鞭打过的楚王尸再用火炼成灰,使他永不再残害忠良。后人忌讳“炼尸处”中的“尸”字,便用“石”字代替,这“炼尸处”也就成了“炼石处”。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县里为该村挂起一面刻有“古炼石处”字样的青石村牌,至今还由二组村民张发延保存着。

    炼石处的村民勤劳耕作,林茂粮丰,村街上开了一些饭店、商店、客店……因村上店多,故将村名由“炼石处”更改为“炼石店”。随着人口的繁衍,炼石店由一村扩为两个村。为防盗贼,先民们筑了两个寨子——东寨和西寨。昔日的“晾尸台”就在西寨西端东西大街南侧,今被一处宅院所代替。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时代变了,面貌变了,但村名一直没有改变。为继承先民遗志,维护家乡团结,两寨仍用一个村名——炼石店。(姜水明谢密丽文/图)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平顶山日报(2013-05-2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