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营镇位于宝丰县城西20公里处,地处豫西伏牛山余脉,外方山东麓。西依群山,东衔平原,是汝州、鲁山、宝丰三县(市)交界处商品物资交易的重要集散地。镇区内前有小金山,后有九子山,山川相依,古镇因势而成。历史上是宛(南阳)洛(洛阳)古道重镇,故市井繁荣。当你在大营的街道上漫步时,如果留心,就会发现有诸如“双城食府”“双城歌舞厅”“双城旅社”等以“双城”冠名的店铺。大营为什么又叫“双城”?据《宝丰县志》和《大营镇志》记载,大营镇迄今为止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及地理考证,于南北朝时已形成村落。此后随着村落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增多,大营四周筑起了寨墙,并有东、西、南、北四道寨门。所谓的“双城”就是指在老大营寨内建起的王、吴两寨。
王寨位于现在的大营镇心连心购物广场(原大营影剧院)后面,占地约11760平方米,始建于明末。吴寨,在王寨的东面,占地约9140平方米,建于清朝。
王寨的主人叫王之晋,是明代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曾任兵科给事中,掌京营,改江南苏松兵道。吴寨的主人吴垣是清朝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乙丑科进士,以科举进身为翰林侍讲学士。康熙帝赠书法作品一幅,吴垣建阁敬奉,后人称为御书楼(又叫御书阁)。吴垣的父亲与庞应荐是朋友,可惜庞家人丁不旺,其孙子庞鸣风与吴垣世交情谊,以家产相许。庞死后由吴家厚葬于大营南四里,与吴家老坟相望,后人称为庞家坟。吴家以御书楼为中心,将庞家宅基与附近族人房屋连接起来,成了吴家寨,与王家寨毗邻。这就是“双城”。
大营镇是一座历史古镇。南北朝时,为汝南符垒郡县所辖,隋唐称青岭镇,北宋更名为兴宝镇,金称汝南镇,元初遭兵患几成废墟。明初采取屯兵与移民政策,村镇复活。因此地屯兵数量多,首级职位较高,号称大营,制各永宁乡。清时建制,称丁屯里大营,属汝州管辖。1935年取消插花地界划分,大营划归宝丰县,隶属许昌专区。1947年大营解放,解放后称宝丰二区大营镇。1957年由镇变乡,1958年成立大营人民公社,1985年恢复大营镇制,属平顶山市宝丰县辖区。1988年被省政府命名为首批八大“中州名镇”之一。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主焦煤、紫砂陶土、铝黏土、铁矿石等十余种,储量大,品质优,易开采。
大营镇属于半山区丘陵地区,土地贫瘠,又是通往西部山区的进山口,处在三县接壤地带,易受动乱、战争等灾难影响,尤其是清末民初,兵匪交加。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活困苦和社会动荡等因素,当地民风偏于强悍,以至于民国初年滋生出“将”这一独特现象。知名人物在动荡的局势中辈出,如韩庄村的杜其斌、马道村的王老五、夏庄村的樊钟秀、大刘村的白朗、大营街的赵天清等,使大营这一弹丸之地名噪一时。
与此相反的是,恶劣的自然环境也逼迫着有远大志向的学子奋发苦读,通过科举成就功名。仅明清时期,取得秀才以上功名的,大营就有221人。大营的文化名人,以王之晋、王培生祖孙,吴宗孟与吴垣父子最为显赫。
解放后,政府在王寨遗址上建起了大营影剧院,现在改建成了购物广场。吴寨成为大营粮所的仓库,2008年,粮库搬迁后,又成了基督教堂。尽管王、吴二寨已成历史,但历史是割不断的,如今还能看到历史留下的痕迹。在民间,关于双城,关于王兵部、吴翰林,关于御书楼等有关传说,历经百年而不衰。
御书楼与半幅銮驾吴垣在康熙四十年再次进入翰林院,经常和太子、皇帝在一起,讲解经史,起草诏书,十分受重用。康熙帝赐给他一幅御书。吴垣把御书当作无价之宝,在老家建了一座楼阁,将御书的内容刻在石头上,镶嵌在楼上北墙的正中间,把这座楼命名为“御书阁”,人们都称为“御书楼”。
康熙帝还赐给吴垣半幅銮驾,在开道的大锣上刻有“肃静”、“回避”的金字方牌,还有一个蟠龙墩。1926年6月,樊钟秀的建国豫军剿灭吴佩孚军时,围攻大营,炮弹落到吴寨,击毁了龙墩。半幅銮驾当时经常被有钱人家借去在迎亲时充场面,解放后存于宝丰县文化馆,后毁于“文革”。
杜宅兵部府
王之晋的先人当初是从浙江迁移到大营的。到王之晋时,已成为大营的名门。明朝崇祯时王之晋为兵科给事中,宏光复兴时,掌兵、刑、户三块大印,他的府邸当地人称为“兵部府”。但据说这府邸原来是姓杜的宅子,那么后来怎么变成王家的呢?其中还有一个故事。
明朝天启年间,当时王之晋只有十三四岁,正在读私塾。他时常到杜员外家唤杜员外的儿子一同去上学。
一天,王之晋偶然和杜员外的儿子到杜家楼上去玩。时值盛夏,只见杜员外坐在太师椅上,跷着二郎腿,手中摇着蒲扇,逍遥自在地在楼上纳凉。尽管王之晋天天来杜宅,但上楼还是第一次,站在楼上放眼四望,远近景物尽收眼底,连寨内各家小户的后院(茅厕)都看得一清二楚。王之晋顺口问道:“杜大伯,您把楼盖这么高,对邻居可有妨碍啊!”少年王之晋说得杜员外无言以对,杜员外愣了一阵后,说道:“孩子!好好上学读书吧。你只要前程进一步,我就扒一层。”言外之意是你乳臭未干还想管我?
王之晋本是顺口说了两句,不想吃个没趣。从此,就再也不往杜家去,发奋读起书来。
当时,由于宦官当道,好久没有开科考试了。到了王之晋十六七岁时才开科考试。鲁、宝、郏等县的老师学生一同到汝州考秀才。结果,年长的老师们考上的多,而学生中除王之晋外没有几人考上。
考上秀才的老师们联合着往省城开封考举人。在王之晋的恩师段先生的举荐下,大伙儿就把他也带上了。
王之晋幸运地连科及第,这样的结果,杜员外始料未及。为了巴结王家,杜员外急忙写好卖房契约,签字画押,托人给王家送去,自己带着全家老小,连夜逃得不知去向。从此,杜宅就变成后来的王寨了。
王之晋与段寨
大营东4公里有个村庄叫段寨,可段寨却没有一家姓段的。段寨的来历也与王之晋有关。
明朝天启年间,有一年大旱,庄稼颗粒未收,那时候,段寨还不是村庄,只住着段老先生一家。这个段先生是王之晋的老师。因为没啥吃,段师母让段先生去京城找王之晋想办法。起初段先生不肯去,无奈段师母说的次数多了,又是饿死人的年景,段先生只好从命。
段先生来到京城见到了王之晋,并说明来意。王之晋见恩师来了很高兴,挽留段先生住下来。段先生住了些日子,因惦记家中老小就执意回家,王之晋只送了不多的盘缠。
他在路上走了几日,离家越来越近了,这一日雇头毛驴骑着走到北岭,见路上有好多人:有的运砖,有的抬石头,和他一样向同一个方向走去。他感到惊奇,上前问道:“你们这是干啥呢?”这一问,人们骂开了:“妈的!什么段先生!他学生王之晋在京城做了大官,让四乡百姓给他修寨子。害得我们饿着肚子黑天白日不得安生!”
段先生听完,感到愧对乡亲。北岭本来距离段寨不远,但他白天不敢回家,躲到天黑后才偷偷回到家里,连夜携带家眷逃往他乡。但这寨还是修起来了,因为是给段先生修的,从此以后就叫段寨。(杨国栋 刘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