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走进开封 >> 印象开封 >> 浏览开封

启封、仪邑与繁台、吹台

2013/10/31 17:52:42 点击数: 【字体:

仪邑城与启封城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仪邑城与启封城的建城时间相差不多,将启封建城的历史当作当今开封城的建城历史差别也不大。其实,两者是有很大差别的。从春秋时期两城的名称来看,朱仙镇的古城叫启封,而当今开封城位置上所建的城叫仪邑;从当时的地理位置上来看,启封城建在大湖蓬泽以南,而仪邑城却建在大湖蓬泽以北,两者相差20多公里,彼此隔湖相望;从两城的归属来看,启封城归当时的郑国管辖,而仪邑城却归卫国管辖,两地不属于一个诸侯国,各有其主;从城市的建设规模来看,启封城在当时是个比一般国都还长100丈的大城,而仪邑城仅仅是卫国初期的一个二流甚至是三流的小城,两者规模不在一个等级之上;更重要的是从建城的时间来看,启封城至多建于东周初期的郑庄公时期,大约在公元前743年以后,而仪邑城却至少建于西周初期的周公旦平定“三监叛乱”时期,大约在公元前1023年左右,两者相差有280年。我们一般所说的“仪邑是卫国东南边境上的一个小城”,显然没有考虑这个时间差,从西周周公旦时期的仪邑到东周郑庄公时期的仪邑历经约280年之久,其建城规模似乎不应该停留在一个时间段上。

因此,如果说开封城的名字是从启封建城时开始出现,还是比较符合历史客观情况的,但如果说当今开封城的建城时间从启封城建城时间算起,那就有点移花接木之嫌了。这是两个互相不能代替的问题,模糊不得。弄清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客观、真实地对待当今开封城建历史的延续问题,也是对我们自己历史文化的基本尊重。

按照这个思路来追溯,当今的开封城在西周或东周中期(约在公元前1023~前360年之间)以前叫仪邑;东周中后期(约在公元前360~前221年之间)叫大梁;秦汉时期(约在公元前221~581年之间)叫新里或浚仪;隋唐时期(约在公元581~907年之间)开始叫汴州;公元712年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城,开封城时叫浚仪时叫开封,后来开封的名称就基本上延续了下来。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封之名与当今开封城才真正实现了名地相符,两相合一。

尽管目前人们对当今开封城的建城时间问题有不少新的说法,正在积极地探讨之中,但大家对“仪邑城是当今开封城目前可以考察到的最早所在地和使用名称”却没有太大的争议。因此,我们有资料和理由认为:当今开封城建城时间与卫国建立的时间相近,也就是西周时期的公元前1023年左右。

仪邑与繁台——吹台

在当时的仪邑东南部,有一个面积不小的高地,附近住着很多殷商遗民,他们是源自殷商时期氏族之一的繁(Pó音婆)氏。这些繁氏殷商遗民是周公旦留给卫康叔管辖,卫康叔又赐给大夫仪的顺民,还是一直生活在仪邑本地,未当“殷顽”西迁的原始殷商居民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至少从这时起,这些繁氏殷商遗民就开始居住在了这块高地上了,而且以后还产生了一个叫做“繁台”(也曾被叫“婆台城”)的地名。据有关姓氏专家考证,繁、仪不仅是开封,而且也是中国的两个古老姓氏。这两个姓氏之所以能够产生和发展,一则源于殷商,二则同卫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他们对以后仪邑的发展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繁氏殷商遗民之所以居住在繁台高地,与仪邑一带的地貌有着密切的关系。春秋前后,仪邑城的北边紧临着浚水(古水名,今已湮没);繁台的东南部紧临着大湖蓬泽;繁台的北部“有牧泽,中出兰蒲,方一十五里,俗谓之蒲关泽。”(《水经注》)当时还有忌泽湖(后与逢泽合垅)及不少沼泽地带,地势低洼,水多易涝。除去繁台地势较高外,在繁台西北方向还有夷山、土梓山、爪儿隅头山等,其位置分别在现在的铁塔、土街、大梁门内一带。仪邑城附近的所谓“台”和“山”,说白了就是几个比一般地平面高出几十米的土岗子而已。由于繁台附近地势较高,不易受洪水侵袭,是居住和生活的好地方,很自然就成了殷商遗民繁氏在仪邑一带居住较为集中的场所,也因此成了仪邑重点管理的地带之一。

战国时期,诸侯国都城的周长一般不过900丈,而一般城邑周围超过300丈就会被诸侯看作是国家的祸害。所以,当时有个不成文的死规定:国公封邑时,大的城邑周长不得超过国都1/3,中等的城邑周长不超过1/5,小的城邑周长不超过1/9。当初,仪邑不过是卫国的一个小城,城邑的周长按上述规则应该不会超过百丈。从已知繁台的面积来看,它的面积不亚于卫国的一个小邑。我们不妨来个大胆的设想,就是将繁台看作是西周仪邑建城之前殷商子民所建立起来的“繁台城”,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有人认为繁台产生的历史是在晋国师旷吹台或汉代梁园建筑之后,窃以为这种说法恐怕还缺乏有力的证据和说服力。南朝梁人顾野王(公元519~581年)撰《舆地记》:“繁台,本汉梁王鼓吹台。梁太祖(朱温,公元852年~912年)尝阅武于此……后有繁氏居其侧,又号繁台。”其后,宋人吴处厚(公元1053年任进士)在《青箱杂记》中也跟着认为:“天清寺繁台,本梁王鼓吹台。梁高祖常阅武于此,改为讲武台。其后繁氏居其侧,里人乃呼为繁台。”不仅如此,吴处厚还进一步发挥说,这“则繁台之名始”。可是,宋代王安石(公元1042年进士)在《梁王吹台》诗中却说“繁台繁姓人,埋灭为蒿蓬。”说明至少在五代梁高祖阅武时,繁姓人就在繁台消失了。这又与宋人吴处厚的梁高祖阅武“其后繁氏居其侧,里人乃呼为繁台”相矛盾了。

让人庆幸的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公元470年~527年)在《水经注》为我们提供了吹台在西晋(公元265~316年)时,就已经称呼“婆(繁)台城”的记载:“梁王增筑以为吹台,城隍夷灭,略存故迹。今层台孤立于牧泽之右矣,其台方一百许步,晋世丧乱,乞活凭居,削堕故基,遂成二层。上基犹方四五十步,高一丈馀,世谓之乞活台,又谓之婆(繁)台城。”这为我们证实了两个问题,一是吹台与繁台在同一个地方,称呼可以互相代用,属于一地多名;二是至少在公元265年~316年西晋时繁台就存在了,而不是宋人吴处厚所说的公元852年~912年梁高祖阅武“其后繁氏居其侧,里人乃呼为繁台,则繁台之名始。”

我们似乎可以这样理解:宋人吴处厚所说梁高祖阅武“其后繁氏居其侧”中的“其后”,只是时间的泛指,而不是“梁高祖阅武”的具体时间所指;“繁台之名始”恐怕是一种分析和推测,他自己也坦承“繁氏亦不详,台既以繁名,意必有显者,而地理书皆不载”。就是说,吴处厚也不清楚繁氏和繁台的最早历史,自然也不知道“繁氏居其侧”是本来就存在的历史,只是后来才有了繁台之名的记载,还是真的到了后梁高祖朱温“阅武”之后才有繁氏居住,当地人这时才称其繁台之名的。他甚至怀疑,“台既以繁名,意必有显者”,就是说,叫繁台之名肯定有明显的含意。看来王安石“繁台繁姓人,埋灭为蒿蓬”的诗歌,才是当时的实际情况。

据《宋东京考》记载:“……吹台、繁台,卷中所引各书,皆谓一台而数名。乃于繁台则并入吹台。”证明了繁台与吹台的确实为一体,一台多名,同时存在,不过后来繁台并入了吹台而已。

《水经注》证实,西晋之前繁台上有“城隍”,但已“夷灭”。据说城隍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市长。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庙,它跟城市相关并随城市的发展而发展。这又告诉我们,西晋之前不仅繁台是人工建筑,而且还确实存在着一个“婆(繁)台城”。我们不妨假设,繁台形成于吹台之前,只是到了晋国时期乐圣师旷有了名气,后人便在繁台东部建起了吹台,吹台的声誉才开始高过了繁台;再后来繁台的西部建成了天清寺,院墙高筑,人为地与吹台分成了两处,才导致它们各自孤独而立、东西相望的局面出现。

有朋友为了说明此事的真实性,告诉我说:“繁塔与吹台的建筑是在一条东西中轴线上,这足以表明当初开发建设时,两者之间是有历史联系的。”如果真如此,繁塔—吹台的联合开发等于是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这又一次应验了《三国演义》中“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至理名言,是一件值得欣慰与庆幸的和美之事。

启封、仪邑与繁台、吹台

开封城墙

启封、仪邑与繁台、吹台

繁塔

启封、仪邑与繁台、吹台

吹台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汴梁晚报(2010-01-2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