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走进开封 >> 印象开封 >> 浏览开封

夏杼六后王都定位开封老丘的历史原因和意义

2014/7/7 17:23:01 点击数: 【字体:

    中国古都学会2013年(开封)年会宣言中把开封定位为夏杼王都,这是开封文化界同仁多年来共同探索和努力的结果,是对开封华夏历史文明的科学认定和客观评价,也是开封文化界同仁期盼已久的一件喜事。用可喜可贺之词来表达开封文化界同仁的心情,既恰当也现实。其中开封文化界同仁所付出的辛勒努力,是许多业外人士无法知道的。在开封被认定为夏杼王古都之际,开封人民将铭记他们默默为开封历史文化发掘和夏杼王都被认定做出积极贡献。

    开封老丘被认定为夏杼王都,己定格在开封历史之中。但是,开封文化界同仁不惜辛劳,努力争取开封为夏杼王都 历史原因和意义何在?这是开封各界值得思考一个现实的问题。

    对此,我们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反思,并产生了以下想法:
   
    一、夏杼王都老丘的历史传承

    夏朝是中国进入奴隶社会之后第一个王朝,夏都也被史学界认定为中国开始建立王都的第一个朝代。无论这一界定是否符合中国华夏历史文明发源的实际状况,但就目前来讲,中国正统历史就是这样定位和区分的,中国古都学会也是以这种定位来对中国各大古都进行评价和排位的。不管中国古都学会是否有意或无意对中国各大古都进行名次排列,中国古都城市建都朝代时间的早晚,都是评价各大古都历史文化深厚悠久以及排位名次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世人判断其在传承华夏历史文明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一个参考标志。

    正因为如此,夏杼王都老丘在夏代王朝中的历史地位才尤为引人注目。这也是开封历史文化工作者应该对社会说明的一个事实真相。

    1、夏朝王都老丘是夏朝的复兴之都。自大禹创建夏代王朝之后,历经夏王启、太康之世。由于太康喜好狩猎,不务国事,导致被主政的后羿驱逐出国都,不久去世。太康失国之后,中康继位,但不过是被控制木偶而已,后羿、寒浞篡夺夏王之位至少40年之久。夏杼的父亲少康在儿子杼的大力协助下,夺回了夏朝的王位,为夏朝复兴奠定了基础。可惜,少康即位后不过十余年便因身心交瘁而告别人世,振兴夏朝大业的责任历史地落在了夏杼肩上。

    夏杼不负众望,带领华夏子民艰苦奋斗,把夏朝迁到开封东部的杜良乡国都里,即“老丘”一带,不仅打败了企图返回尧、舜旧都的尧舜后裔——东夷人,还以德施政,赢得了东夷人的信任和支持,重新与上古时期女娲母系后裔“九尾狐”族建立了通婚关系,把夏朝带入了一个和平安定、快速发展的鼎盛时期,为夏杼之后六位夏王在开封老丘建都称王,推进夏王朝繁荣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因此,夏杼及其之后的六后被后人认定为夏朝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夏朝复兴后的鼎盛时期。夏杼王都老丘也在事实上被后人认定是夏朝的“复兴之都”, “鼎盛之都”。这种历史评价是恰如其分的,也是名符其实的。

    夏杼王都老丘在夏代建都中时间最久。关于夏朝建都老丘的前后时间,史料记载情况并不一致,大体在185年—216年之间。即使这样,也比战国时期魏国建都开封大梁的139年,宋代建都开封168年要长久。仅从其对开封历史文化的影响而言,不亚于魏国大梁和北宋东京。

    尽管目前国内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对夏代历史文化的发源、地理、方位有不同解读,但夏朝185年—216年在开封老丘建国、建都对中国华夏文化的影响,是夏朝其他王都不可取代的。按照夏朝在开封老丘建都时间最长216年的历史计算,减去寒浞篡夺夏朝政权40年和后羿实际控制夏朝政权约20年的大约情况分析,夏朝实际建国、建都城的历史不过357年左右。在这357年的夏朝建国建都历史中,夏王杼等六后在开封老丘的建都时间就达216年的历史,占整个夏朝历史时间的60%以上。

    这在夏朝所建各都的历史记载中,是时间最久的王都。无论大禹阳城,夏启之居,太康斟灌,或是夏杼王都之后的西河、瑶台,都无法与此老丘王都比拟,堪称夏朝建都时间之最,是其它夏朝各都望尘莫及的。

    夏杼王都是夏朝发展的鼎盛时期。夏朝大禹建都阳城,时间大致为十五年。夏禹去世之后,夏王启继位,并迁都“启之居”,夏王启在位时间约为九年,夏王大康继位,并迁都“斟灌”。太康执政不过两年(名义上在位29年)年,便因喜好饮酒狩猎,不务政事,被后羿驱逐出国都斟鄩。之后,中康继位,迁都斟灌,直到夏王相逃奔开封东北地区河南濮阳、山东西南部一带。

    这一时期,夏朝王都是不稳定的,甚至遭遇“太康失国”的客观现实,没有大的发展机遇期,也与发展的鼎盛阶段失之交臂。到了夏王孔甲时期,经常进行祭祀鬼神活动,大肆搜刮,荒淫无度,招致人民怨愤,诸侯离叛,夏朝从此日渐衰落。这已为世人所公认。接着到了夏桀时期,天怒民怨,夏朝子民宁愿与“太阳”夏桀一起灭亡。结果导致商汤在开封老丘之北著名的“鸣条之战”中,一举打败夏桀,夏王朝灭亡,殷商王朝建立。

    这说明,夏朝真正稳定和发展的时期是在夏杼及其六王建都开封老丘阶段,而不是夏朝别的时期。一个朝代如果没有一个稳定、发展的环境,是不可能建立一个强大、繁荣王朝的。

    夏朝建立的历史表明,只有夏杼六后时期,才是夏朝稳定发展和繁荣的最佳机遇期,也使夏朝发展达到了鼎盛阶段。而夏朝的其它历史时期,根本不具备这种长期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因此,说开封老丘是夏代王朝的鼎盛阶段符合历史事实,并非无稽之谈。

    夏杼老丘是继承夏禹传国商汤之地。夏朝大禹建都之地阳城,至今有山西阳城,登封阳城、开封阳城等地之争。从夏、商、周断代工程结果和山西、登封二里头文化的年代来看,目前还不足以支持夏朝禹王建立初都阳城时间在这两个地区。

    与此不同的是,夏杼王都老丘一带的开封禹王台之地,被不同时期历史资料记载为夏禹(后)建都的阳城之地。对此,开封和外地专家、学者多有论证,却一直被忽视。即使中国古都学会2013年(开封)年会也没有涉及这一重要的历史争论问题,不能不令人遗憾。至于商汤打败夏桀的出发之地,应在山东曹县南部的北亳之地。至于夏朝羽翼的韦国、顾国、葛伯国、昆吾国、盛(成)国,无不都在开封夏杼王朝老丘周边地带,商汤伐夏桀经过的葛伯国、洛(架)水、伊水、古莘国、鸣条、三兇国、成国等地,以及商汤建都的西亳、景亳之地,也大致在开封、封丘及其周边地区,不大可能越过西部的郑州之地,更不可能到达郑州以西洛阳、山西之地。

    当然,山西、洛阳的夏朝文化层年代考证和断定比较重要,可令人失望的是即使著名的“二里头”文化也没有达到夏朝初期的认定年代。这就为人们怀疑登封阳城、山西阳城作为夏禹王都阳城的真实性提供了口实,也为人们重新审视开封禹王台和夏祀封地杞县为夏朝王都之地提供了理由和反思。

    5、开封夏杼王都老丘是尧、舜、禹三代禅让之地。据许多古藉记载,尧居住的“服泽之阳”是禅让帝位于舜之地,舜回避尧帝儿子丹朱之地在南河之南,即济水之南的开封一带。舜去世后,与丹朱一起下葬在开封老丘北部的鸣条苍梧山之地。舜居住的“浚水”之地是禅让帝位于大禹之地的开封北部的古浚水,大禹回避舜帝儿子商汤之地在“浚仪”之地,并建王都于大梁之南阳城,即开封南部的禹王台。商均死后也下葬在舜帝、丹朱陵墓所在的鸣条苍梧山。

    这说明尧、舜、禹居住、建都之地,与炎帝建都陈留空桑,黄帝建都大梁轩辕楼(丘),颛顼帝建都于杞县高阳镇,帝喾建都古陈留有莘国(今莘口,东莘氏一带),都在开封古陈留一地,具有历史传承性。也证据作为三皇五帝的炎帝、黄帝、颛顼帝、帝喾、帝尧、帝舜与夏禹王都开封阳城,夏杼王都老丘,都同在昆仑山“中央之国”,简称“中国”,“天地之中”一带。

    所有这些,都可以在史料上找到历史依据,并非空穴来风。尽管上述开封人文历史目前还尚不被国内学术界所普遍认同,但开封历史遗存和中国古藉的客观记载清晰可寻,不容忽略。

    二、夏杼建都开封老丘是三皇五帝建都“中国”的继续

    三皇五帝同居的“中央之国”,其实就是中原地名出现之前上古时期“中国”的简称,也是“太极五行”、“河图络书”理论产生的昆仑之地。古人把三皇五帝去世后升仙的昆仑之地称之为“神州”、“赤县”,并在开封禹王台建有“列仙台”的神位祭祀。

   从古代“五行”和历法学说来看,这里地处昆仑山和黄帝轩辕丘“中央、土”方位,其南部的赤、炎之地也可称作“夏”、“阳”之名。因此,开封又有“阳夏”之称。又因为“夏阳”之地,地处南部大泽逢池(即服泽),是开封陈留河图村的“龙马负图”之地,故又称此地为“负泽”、“蓬池”、“服泽”等。按照古人“山南水北为阳地”的观点,开封禹王台及其北部之地,又被古人称作为“负阳”、“服阳”。正是尧、舜、禹居住、称帝、建都之地,也是夏朝政权的核心之地,自然夏禹、夏启、夏太康三代以及夏杼等均建都于开封一带。

    这用事实告诉人们,夏杼建都的老丘之地,正是对三皇五帝建都和夏禹王都阳城的“中国之国”,即“中国”的历史继承,符合上古时期华夏先民创造的“太极五行”和“河图络书”关于“中央”、“四象”方位学说的地形规范,也是对“太极五行”和“河图络书”理论的运用和传承。

    值得注意的是,商汤讨伐夏代最后一位王桀之地,也在开封老丘之地,而商代圣人伊尹就出生在开封老丘南部的古莘国空桑之地,后来他辅佐商汤自东部山东曹县北亳出发,越过葛伯国(今宁陵北)、洛水(今杞县阳堌东)、伊水(今开封县圈章河)、古莘国,打败了夏桀羽翼昆吾国,继而回马向东,在古莘北部、老丘南部一带首战打败夏桀之师,后又追击夏桀残部至封丘鸣条、长垣恼里镇龙相村、兰考(有娀氏)、定陶(三兇国)、荷泽北部(成国),生俘夏桀并将其流放南巢之地。之后,商汤在山东曹县北亳西部地区的开封,即夏杼王都老丘西部的封丘一带,建立商朝初都“西亳”,又称“景亳”。

    上述情况表明,直到夏朝桀王末期和商汤伐夏,建立商朝初都,他们活动的主要地区仍在开封昆仑山三皇五帝“中央之国”的核心位置,而没有远离这一地区。

    三、夏杼王朝老丘作为开封大古都历史意义

    河南正在打造中原华夏历史文明传承的新区,而打造华夏历史文明创新尤其需要华夏历史文明资源的支撑,不然传承和创新华夏历史文明就去了历史依托和基本前提。这次开封老丘被认定为夏杼王朝,从一个侧面证明,夏朝夏杼六后建王都长达200多年的开封老丘,无论是从夏朝建都的时间来讲,还是从夏朝发展鼎盛的历史来看,都已经担当起了夏朝核心地区使命和处于夏文化核心地位的盛名。

    在目前中国八大古都中,开封夏朝王都老丘建都时间之早,历时之久,地位之重要,以及对今后中国华夏人文历史发展的影响和研究的意义,都具有其他古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目前还被一些学者称之为夏禹王都的登封阳城和洛阳斟灌氏太康王都,其建都时间的长短,对夏朝发展鼎盛时期所作的贡献,以及对东夷部落发展的影响,都难与开封夏杼王都老丘相比。由此,理所当然地在中国八大古都建都时序排列和中国华夏文化的历史作用方面处于前列位置。

    多年以来,开封一直被定位于“七朝古都”,其建都的时间约为公元前364年战国魏国的大梁时期,距今不过2400年左右的历史;建城的时间约为公元前743至前701年春秋初期的郑庄公时期,距今不过2750年左右的历史。而开封夏杼王都老丘的确认,使开封首次建都、建城的时间大致被定位在公元前1852年前后,夏朝王杼建都老丘的时间前后约216年,历经六后。由此,将开封建都、建城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460年左右,距今约有3860余年的历史。这一变化,对开封历史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意义重大而深远,不可小觑。

    夏朝被古人视作“华夏”文化出现的标志。“华夏”,也称“中国”、“汉国”、中华”、“中夏”、“阳夏”、“夏阳”、“诸夏”、“诸华”、“神州”、“中土”等。按照东汉许慎《说文解子》中的释义,“华,荣”,“夏,中国之人”。说明“夏”、“华”与“中国”具有相同的含义。春秋时期左丘明《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也说明“夏”、“华”同义。
 
    汉代孔安国《尚书正义》注释“华夏”为:“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按照这一说法,“华”是指华美的服饰,“夏”指行礼仪的大国,而“华夏”的意思就是“身穿华美服饰的礼仪之邦”。而汉语“中国”一词,是三皇五帝“中央之国”的简称,最早是指天下的“中心”,即“天地之中”。对此,开封刚刚复建鼓楼匾牌上“声震天中”之“天中”,就是对三皇五帝“中央之国”在开封,三皇五帝建都于开封“天地之中”的最好印证。

    对此,清代康熙时期正一派第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1666年-1715年)在《崆峒问答》中,对“天下(地)之中”在开封也有明确记载:“......河南开封之北,当天下之中,受天下之正炁,如人之五脏居于胸腹,脉则行四肢也。盈天地间不过五行,在天为五帝,在地为五岳。”其中“开封之北”,“天下之中”,就是指三皇五帝“中央之国”的昆仑山“五行中央”之地,也是黄帝帝都轩辕丘所在地“天下之中”;“五岳”,也称“五陵”,自开封昆仑山向东南的杞县方向延伸,是三皇五帝等列为神仙居住的“神州”和炎(赤)帝帝都空桑“赤县”之地。对此,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四·睢水、瓠子河、汶水》有记载说:“(杞)县有五陵之名、故以氏县矣。”开封至杞县一带的“五陵”,即“五岳”,是古代郑州邙山向东部开封延伸的岗、台、丘、陵地带,后被黄河淤没,与开封上古时期的地理方位和史料记载吻合。

    三皇五帝“中央之国”,即“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夏朝“中夏”、“负夏”、 “阳夏”、“夏阳”、“诸夏”、“诸华”、“神州”、“中土”同在一地。因此,西汉礼学家戴德《礼记·檀弓》解释说“......负夏。又阳夏,在开封”。

    关于大禹建立夏朝的王都“阳城”之地,西晋大学者皇甫谧《帝王世纪》和南宋学者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均解释说:夏后居阳城,本在大梁(开封)之南,于战国大梁魏都,今陈留浚仪是也。说明开封不仅是夏朝的“中国”、“中夏”、“负夏”、“阳夏”、“夏阳”、“诸夏”、“诸华”、“神州”、“中土”之地,也是大禹、夏启、太康、夏杼六后和夏桀的建都之地。所以,中国唐朝李泰大型地理著作《正义括地志》记载“自禹至太康与唐、虞皆不易都城”。就是说,作为三皇五帝之一的尧帝、舜帝和夏王大禹、启、太康的都城均在开封“中国”之地,都没有发生大范围迁移都城的历史事件。这从有又一个侧面印证了三皇五帝昆仑山、“中央之国”在开封一带的观点。

    夏杼六后王都在开封老丘的历史定位,进一步证明了开封历史文化的深厚、悠久,也为今后我们认定夏王禹、启、太康王都和尧、舜帝都在开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显而易见,夏朝王都在开封老丘的历史定位,对于提升开封在国内外以及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中的影响,确立开封在河南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中的核心区域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也为开封建设文化旅游名城提供了新的、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

    开封夏杼王都老丘的认定,不仅使开封由“七朝古都”改为“八朝古都”,而且必将作为一个重要历史事件而载入开封史册。韩鹏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开封市地方史志办公室(2014-04-09)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