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坠子产生于清末光绪年间,距今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建国前称“坠子书”,建国后更名为“河南坠子”。河南坠子分为东、中、北三个路系,开封以东为东路,开封以西为中路,开封以北(黄河以北)称为北路。
北路坠子的形成,众说不一,据《河南曲艺史》记载,濮阳县户部寨莺歌柳老艺人程秀生口述,其师父程作舟生于清道光十二年,而程作舟的师傅程梦补则是嘉庆年间艺人,均是从小演唱莺歌柳,而顾俊卿是程作舟的门徒,也是赵炎祥(黄马褂)的师傅,而张同春是赵炎祥的门徒,这样,“槐花门”的传承谱系自光绪年间至今就有了清晰的脉络。北路坠子门派和传统谱系众多,门派繁杂,在豫北地带除“曾、柴、杨、张”四大门派之外,又有“槐花门”“丁四门”“花山门”“花门”等等,总之,北路河南坠子中心在濮阳。
“2012年河南坠子(北路)艺人研讨会”在濮阳成功举办,还整理出版了 《河南坠子(北路)传统书目曲谱集》;2014年9月13日“濮阳河南坠子名家演唱周”在河南省曲协和濮阳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隆重开幕。
2015年,被列为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扩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