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文艺 >> 浏览相关信息

曲苑怒放一剪梅——河南坠子书

2014/8/14 17:02:22 点击数: 【字体:

曲苑怒放一剪梅——河南坠子书
 
    图为李冬梅正在表演河南坠子书
    
    “好一个元帅杨延景,他人欢马叫出了征,前面跑的是马队,后边紧跟的是步兵,刀一层、枪一层,刀枪剑戟耀眼明……”
       
    这一优美动听的唱段便是河南坠子书《杨家将》,如果用别的曲调来演唱,可能就是另外的一种韵味,而河南坠子书的演唱风格,则是无可取代的。然而,对于今天的许多人来说,都是久违的一种曲调了。
       
    2010年12月,河南坠子书被新乡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该项目的传承人是原阳县从艺41年的曲艺家李冬梅。
       
    一日,记者走近了李冬梅,走近了河南坠子书。在李冬梅的家中,记者亲眼见到了简板、醒木、小钗和书鼓,欣赏了那曼妙的坠子弦,清脆的简板声,想不到一种久违的情愫在这里找回了。
       
    据《原阳县志》和《原阳曲艺志》记载,河南坠子始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103年历史,由1868年出生在原阳路寨乡小寺村的谷学太,从太康县学唱道情,又到山东、河北讨饭学唱山东大鼓、平剧,到开封学唱河南坠子,把自己学过的其他剧种的唱腔技巧揉进河南坠子唱腔内,形成了河南坠子书独特的唱法。1889年老艺人谷学太回到原阳,把河南坠子书也带到了原阳,他也成为原阳河南坠子书的第一代创始人。为养家糊口,谷学太找到拉坠胡的范大声,两人设摊位卖艺,到处演唱,后又相继传承给原阳人孙德生、张永发、王永安等17人之多。其中第二代传承人张永发一度名震京津,被誉为“盖河南”;王永安获全国坠胡比赛第二名。
       
    1951年,原阳县文教局组织曲艺组为抗美援朝扩军作宣传演出,大部分节目都是河南坠子书。1956年,原阳县成立了“原阳县实验曲艺队”,业务由文化馆曲艺干部承担辅导,河南坠子书的传承人贾思功、张理平、张运中等人系主要骨干。1973年,原阳县成立了15人组成的曲艺说唱团,河南坠子书的传承人姚福召、高金省、李冬梅系主要骨干。这期间,李冬梅又拜省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胡秀芝为师,结合教学实践对河南坠子书进一步创新,使河南坠子书表演的风格日臻完善。她不但表演河南坠子书,而且还创作坠子作品,她为填词创作《大宋金鸡记》,曾到了忘我的境地,在做饭时没把米下到锅里,倒是下到了水缸里……
       
   李冬梅在外地演出,她演唱《拉荆笆》、《舍子救母》等苦戏,台下的一位老太太抽泣不止,女儿怕老人犯病,就把老人搀着离开了演出现场;她演唱《大姑娘上轿》、《花轿送子》等喜剧,观众们笑得肚子痛;观众们完全沉浸在了坠子书所表现人物悲欢离合的故事中,他们和书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忘却了现实生活中的凄苦与烦恼,单调和寂寞,这难道不是人生中的最大幸福和享受吗?
       
    李冬梅还把山东琴书、民间小调、三弦书、大调曲子、道情等优秀唱腔、技巧,巧妙地揉进坠子唱腔中,形成了独特的演唱风格。她的说唱代表性的曲目有《杨家将》、《呼家将》、《四马投唐》、《宋王私访》、《一块银元》等30多个中短篇小段子。自编自演的节目有《家庭风波》、《女婿给岳父找对象》、《陈平过河》、《草篓记》、《舍子救母》等,曾多次获奖。
    
    李冬梅的河南坠子书1987年获新乡市曲艺调研节目创作奖、表演二等奖;1989年,中国唱片公司广州公司出版发行磁带《口媳妇变驴》畅销东南亚;1994年获新乡市纪念“五四”75周年文艺汇演优秀演员奖;2003年获第八届河南省小戏小品曲艺大赛表演二等奖、节目综合奖铜奖;2006年被河南电视台《城市守望》栏目聘为特约演员,获省守望之星才艺明星大赛优秀表演奖,同年又获“宝丰杯”河南省鼓曲唱曲大赛演唱二等奖;2007年获新乡市第五届老年人文艺汇演坠子金奖;2009年,原阳县委、县政府授予其“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现在的李冬梅,已经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新乡市曲艺家协会理事,原阳县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成为怒放在黄河岸边的一剪梅。
    
   国家一级编剧、原阳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魏明忠先生说:“李东梅的坠子书表演节奏流畅,吐字清脆,唱腔婉转,板眼规整,嗓音圆润,朴实明朗而又不失深沉含蓄,演唱节目多,流传影响面大!”
    
    河南坠子书是以当地方言说白,以坠子唱腔为独特唱腔旋律来叙述故事情节的站唱表演艺术。主要乐器有坠胡、脚梆、简板、醒木、小钗、书鼓、二锣。
    
    其表演方式分自拉自唱、一拉一唱、一拉二人对唱、多人伴奏一人说唱和两人对唱多人伴奏5种。表演者多是一手执剪板击节拍,另一手配合唱词作表意性动作进行演唱,也可左手拿剪板,右手执鼓箭,在开场和间歇中击鼓,开书后用剪板击拍节演唱。还可以在前奏和间歇时用左手拿小钗,右手拿筷子或敲、或打、或划,开书后小钗和筷子执于左手,用筷子压敲小钗打节拍,右手配合唱词做表意性动作进行演唱。河南坠子书分长、中、短篇,曲本结构由引子、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短篇说唱开门见山,以唱为主;中篇有说有唱;长篇分章说唱。表演技巧包括说、唱、做功。说功讲究引白、韵白、话白、散白、贯口白、快口白、口技;唱功讲究尾音归韵,定辙定腔、起腔、吞字、压辙转腔、运腔卧嗓;做功讲究形似、神似、情似、模拟、特技、道具操作技巧。其风格为表演节奏流畅,吐字清脆,唱腔婉转,板眼规整,嗓音圆润浑厚,朴实明朗而又不失深沉含蓄。河南坠子书系板腔体音乐,唱腔结构形成多以慢板在前,节奏逐渐加快,至高潮时或反复或加点缀性的花腔,最后以快板结束全段。其基本组织方式是前奏、引子、起腔、平句、落腔、平句。其音乐板式分引子、起腔、平腔、落腔、哭腔、花腔、寒韵、三字紧、五字嵌等,对演员的总要求是:唱要音美,说要出彩,做到酷似、伴奏和谐、技艺全面。
    
    河南坠子书不仅在原阳拥有百年历史,还流传到周边四个省的多个地区,不但继承了河南坠子的曲艺艺术,还揉进了多曲种的优秀音乐旋律和民族歌曲、民间小调,丰富发展了河南坠子书的表演艺术、表演形式、表演内容;同时又直接运用到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中,对其加强保护,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具有显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
    
   在河南坠子书艺人之间,曾经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想受穷,钻大棚;想受罪,去赶会;想享福,说愿书。”然而,对于今天来说,都已经时过境迁了。
    
    河南坠子书精彩的唱词,幽默的唱腔,给观众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那难舍的情结,原来尽在这浓浓的乡音之中呀……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大河新乡网(2011-11-1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