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文艺 >> 浏览相关信息

河南坠子:昔日“文艺轻骑兵”面临窘境

2014/8/14 16:00:04 点击数: 【字体:

  河南坠子:昔日“文艺轻骑兵”面临窘境
 
河南坠子:昔日“文艺轻骑兵”面临窘境
       
     河南坠子是中国曲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浓郁的河南地方特色和鲜明的中原民族风格,唱腔优美动听,雅俗共赏,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2008年11月3日,“河南坠子发源地――开封”授牌仪式在东京艺术中心隆重举行,开封被确认为河南坠子的故乡。能够获此殊荣,对于开封曲艺界特别是从事河南坠子的艺人们来说,是一件无比欣慰的事,这也再次为开封厚重、辉煌的曲艺文化增添了一道亮色。为什么说河南坠子起源于开封,她经历了怎样的繁荣,目前又面临着怎样的窘境?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惠家胡同里的坠子“俱乐部”
       
    11月21日下午,顺着幽深曲折的胡同小道,记者来到了惠家胡同30号。
       
    “二十七八月黑头,谁见过没过门儿的女婿去偷石榴”,还没走进小院,优美动听的唱腔伴随着丝丝切切的弦声早已飞进记者耳中。顺着声音走进一间小屋,映入眼帘的是十几位老人即兴吹拉弹唱、自娱自乐的热闹场景。站在屋子正中间唱得正起劲儿的是一位50岁开外的妇女,只见她左手拿着简板“啪啪”地拍着,右手表演着动作。坐在她旁边拉弦的是一位头发眉毛都已斑白的老大爷,他一手拉着弓子,一手拿着坠胡,脚上还随着弦声有节奏地踩着木鱼儿。屋子一边并排坐着几位老人,他们仰着头专注地听着,间或交换几句看法,碰上精彩之处,便毫不吝啬地送出掌声。
    
    一段唱完,弦声一转,两个70多岁的老太太迫不及待地拿起简板走到场地中间对唱起来。其中一位留着短发、干净利索的老太太张口即来:“你轻易不来俺家院,你来俺家弄啥哩?”另一位带着灰帽子、穿着深红色毛衣的老太太接道:“我来不为别的事,来向三嫂借东西。”……两人一唱一和,形象的动作,精彩的唱词,幽默的唱腔,赢来了热烈的掌声。
    
    这十几位唱坠子的老艺人,每周五下午都来这里聚会,这间房就是他们的坠子“俱乐部”。唱《偷石榴》的叫康秀花,今年56岁,是这批艺人中最年轻的;对唱中先唱者王红宝老师,当年在相国寺唱大书;接唱的是已75岁的乔中秀老师,家中三代都会唱坠子;拉弦的老人叫杨慈生,不仅会拉坠子弦,还会拉豫剧弦。
    
    坠子“俱乐部”还有几位常客,戴着丝帽拄着拐杖的是刘银凤老师,今年83岁,是“俱乐部”中年龄最大的成员;77岁的李爱莲老师,11岁开始学唱坠子,拿手戏是唱小段;还有长相富态的高永红老师,坠子世家,其丈夫王元伦是我市已故著名曲艺家。
    
    坠子起源地:开封城东招讨营
   
     坠子弦产生于清道光初期。许昌市的一位河南坠子老艺人1963年曾指出,坠子弦是开封城东招讨营乔治山首创。老艺人高永红的丈夫,开封市曲艺家协会原主席、河南著名曲艺家王元伦曾于1986年前后多次到该地考察,证实乔治山确有其人。
    
    乔治山是东讨营小乔庄人(该庄已被黄河水冲没),小名水,生于清嘉庆年间。乔治山小时随师在开封唱三弦,夜里没事,便用马尾做个弓子在三弦上拉着玩儿,师傅见了就吵,不让他拉,师傅一出去,他又安上了弓子拉,慢慢地拉出了字,感到很好听。以后出师了,他便不弹了,拉着唱,唱啥拉啥,很受观众欢迎。他常唱《玉虎坠》,大家就称他是唱坠子的。“坠子”之称,实名“坠字”,即“用来坠音的”,也就是艺人们常说的“托腔坠字”,拉的弦就叫“坠字弦”。“字”“子”同音,后来便成了这一演唱形式的称谓――河南坠子。
    
    据记载,王元伦在所著《河南坠子探源》中谈到了早期坠子弦的弦弓前端都有个缺口的情况。他说:“乔治山用马尾(弓)在三弦上拉着玩,马尾(弓)需换上换下很不方便,他就想了个办法,将弓子前端锯了个缺口,久而久之,成为习惯,所以一般老艺人的坠胡弓子皆有缺口。我现在用的弓子依然有缺口,这是我父亲(即王礼仲)留下来的。”这进一步证实,坠子弦由乔治山首创,起源于开封。
    
    相国寺演艺场:坠子戏场场爆满
    
    河南坠子在开封诞生之后,很快传入安徽颖(今阜阳)、亳(今亳州)二州。光绪年间,河南省内的坠子继续向豫中和豫东南发展,不少三弦书、道情艺人加入坠子队伍,此时,河南坠子已进入大城市演唱并传艺。民国之后,河南坠子已在全省大部地区流传,无论城市码头或集镇庙会,坠子书棚随处可见。
    
    作为河南坠子发源地的开封,民国之后坠子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招讨营周围先后出现了几十位著名坠子艺人,开封相国寺演艺场更成了省内外坠子艺人的聚集地。据资料记载,民国元年(1912年)开封相国寺两殿前,坠子、道情书棚有10余座。民国3年(1914年),河南坠子女艺人又在开封相国寺登台亮相,从而使河南坠子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在慧家胡同坠子“俱乐部”,李爱莲提起当年唱坠子时的盛况,十分激动:“上世纪50年代的相国寺是一个自由的演艺场,很多民间艺人都汇集在那里,拉洋皮的,玩木偶的,唱戏的,唱坠子的,唱大麻戏的,演双簧的,说相声的,十分热闹。我们当时在相国寺的书棚里唱坠子,很受欢迎。只要我们一开唱,听的人马上就围过来,里三层外三层的,唱到精彩处,现场叫好声、掌声响成一片。”
   
     王红宝老师回忆说:“当时外地人来开封,相国寺是必来之处。他们觉得如果不来相国寺就好像没来过开封一样。我们先在书棚里唱,后来有了专门的曲艺厅,我们在里面每天演出好几场,场场爆满。”
    
    解放后,坠子成了“文艺轻骑兵”
    
    河南坠子乐器简单,演员演唱时一般化简妆,甚至不化妆,宣传起来十分方便,与相声、快板等曲艺形式被称为“文艺轻骑兵”,对宣传起过很大的作用。1951年,高永红老师和几个坠子艺人做过抗美援朝的宣传动员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李爱莲老师1951年、1952年分别到尉氏县做过宣传。“解放后,坠子界提倡说新唱新,宣传党的新政策,我那次去尉氏宣传的就是新段子,像歌唱新社会、苏联友好等内容在我们的段子中都有体现。我们当时到农村去宣传十分受欢迎,每次演出看的人都很多,人们情绪也很高,宣传效果十分好。”当时坠子艺人外出宣传的现象十分普遍,河南坠子对当时的宣传工作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困境  老艺人所剩无几
    
    “文革”期间,坠子界实行了“老戏禁演”政策,很多传统段子禁演,只能唱“样板戏”和新段子。一些老艺人不能适应,纷纷转行,河南坠子的有生力量遭到一次削弱。后来随着转行、下放、接受再教育等活动的开展,从事河南坠子的艺人们分批分次被分到了各个工厂,专业艺人从此没有了。1972年,因为相国寺要盖商场,曲艺厅被拆,河南坠子失去了正式的演出场所。“以前有曲艺厅的时候,外地艺人们经常来联系演出,既可以挣钱,又可以与我们切磋技艺,共同进步。曲艺厅被拆后,外地艺人们想来也不能来了,开封的河南坠子艺人也失去了演出阵地。”杨慈生不无遗憾地对记者说。
    
    “现在开封的河南坠子再也没有以前那样繁盛了,艺人们也仅剩我们这十几个老人了!”老艺人们感叹道。
    
    这十几位仅存的老艺人虽然每周都去聚会,但基本上是出于对坠子的热爱而自娱自乐,他们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没有更年轻的坠子传人。
    
   老艺人们告诉记者,郑州的宋爱华、天津的曹元珠都已经办起了学习班,专门教年轻人学坠子。“我们也很想办学习班,可没有演出阵地又没有组织,难啊!”老艺人这样说。
    
    保护    亟待传承与创新
    
    谈起这次“河南坠子发源地――开封”授牌仪式,老艺人们感慨万端。“河南坠子发源地的牌子能够落地开封,我们老艺人都感到特别的光荣和高兴。”杨慈生老人向记者说道。提起丈夫王元伦,高永红说他曾经对坠子的发源做过实地考察,对河南坠子的研究也颇有造诣:“他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使河南坠子发扬光大。要是他能亲眼看到授牌仪式不知道该有多高兴。”
    
   谈到坠子在开封的发展困境,市文化局副局长葛艳丽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电视、演唱会等娱乐方式越来越多,这就使河南坠子的市场空间越来越狭小。今后河南坠子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传承与创新,使之更适合当代市场需要和群众的审美需求。河南坠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首先要尽力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支持、帮助,将河南坠子纳入系统保护。其次要制订出具体的保护、弘扬、传承方案,将老艺人的精彩段子录音录像,通过老艺人写回忆录等方式保存资料,通过办学习班,将精彩段子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2011-11-1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