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股弦源于河南省濮阳一带。最早是以民间的花鼓丁香发展而成的。清光绪年间,艺人吴永顺、来爱卿曾在西王什村收徒、授艺,后在陈跃先的组织下成立了四股弦戏班。这时,四股弦仍是玩会性质,只有会友,没有职业艺人。遇有婚丧或会期,互用请帖相邀,前往演出。该剧种服装、道具也很简陋,只有一身褶子,一件官衣,一顶纱帽,两件布衣,脸上涂点粉,点点胭脂,束个围裙即可演出。演出时,大伙围桌而唱,伴以简单的动作,俗称“罗圈戏”或“坐板凳头”。演出剧目,多是家庭生活小戏,如《转柳树》、《拴娃娃》、《城门洞》、《王小赶脚》等,尚无唱“庙会戏”和“青苗戏”的资格。经过不断发展,通过学习和吸收河北梆子、乱弹、京剧等艺术手段,开始排演《杨金花寻印》、《西岐州》等连本大戏,并日趋成熟。嗣后,该班便在巨鹿、邢台、沙河、永年清丰、内黄、等农村演出但这时仍是秧歌、四股弦两开腔。并开始由农村逐渐向城市移动。剧目也由“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向袍带戏发展,不少艺人在唱功上出了名,如董朝凤、王福学、康玉西等。
2015年,被列为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扩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