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美食 >> 浏览相关信息

“牡丹能看也能吃”的诱惑

2014/6/5 18:45:19 点击数: 【字体:

 
    美好的东西都会让人向往,让人爱不释手、割舍不下。洛阳成为名副其实的牡丹城就是这样。

    美好的东西也都知道“感恩”。牡丹即是如此,盛开时可以观赏,丹皮可入药,籽可榨油,种苗可出售……如今增添了新的用处:食用。

    怎么会想到把娇艳的牡丹变为可口的美食的呢?还是听听牡丹饼研制者任全福先生的讲述吧。

    1983年,任全福在广州酒家任经理。当时,酒家生产销售的面包好吃实惠,颇有市场。不知何时起,市面上出现了大量来自安徽安庆的盒装点心。

    为什么那么远地方的点心能打入洛阳市场,而本地却没有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食品呢?从此,做出一种本土化、有特色的新式糕点的想法,在任全福的心中悄然而生。

    1996年,任全福创办了全福食品公司,从生产面包与点心起家,成长为本土知名品牌。然而,那个想法始终没有在他的脑海中消失。

    偶然间,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关于苏杭点心的一段记述引起了他的注意:“吴(苏州)越(杭州)本为一家……市食点心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银炙饼、牡丹饼、开炉饼、甘露饼……” 

    排在第二位的“牡丹饼”,让他豁然开朗:牡丹素有花王之称,又以洛阳牡丹最贵,如果将牡丹的内涵糅合在食品中,岂不刚好代表洛阳的文化特点?

    一个历史传说,又给了他几许灵感。传说唐时武则天被遣送长安削发为尼时,偶然以牡丹花瓣为原料,配以豆子、红枣等制成素饼,味道独特。武则天执政后,每逢花开,便令御厨取嫩花做成精美甜点“牡丹饼”。

    国家在1996年提出的“大豆星火计划”,则在现实中给了他启发。

    于是,经过几个月反复研制与广泛征求意见,2005年年底,第一代牡丹饼终于出炉,并推向市场。接下来,公司研制出了“洛阳牡丹饼”、“黑牡丹饼”、“牡丹酥”、“鲜花牡丹饼”等系列牡丹饼产品。

    2008年9月,在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博览会上,牡丹饼系列食品获得“优质奖”。

    近日,在全福食品公司技术控制部经理赵建伟的带领下,记者有幸目睹了牡丹饼的制作工艺。

    上午,公司派人到周边花田中采摘新鲜的牡丹花瓣。在原料车间内,七八名着白色工装的师傅仔细挑拣花瓣,去掉杂质,按白、粉、红等不同颜色分放。

    挑选好的花瓣被送到另一个车间,清洗、捞出、沥干水分,然后送进搅拌机,加上适量的白糖,搅拌成泥。师傅们又把花泥放入大坛子,腌制3个月后,将变成牡丹花酱。再按一定比例往豆沙馅里加入牡丹花酱,搅拌均匀,通过包馅机,裹上一层以豆粉为主料的外衣,牡丹饼就成型了。刷一层鸡蛋,送进烤箱,不一会儿,牡丹饼就正式出炉了。

    任全福将牡丹饼特点概括为三句话:浓郁芳香,口感酥松绵软,形态雍容富贵。

    有研究成果表明,牡丹花瓣中含有13种氨基酸、复合维生素、糖类和黄酮类物质,都是人体必需的;另具有多种酶、7种常量元素和5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营养极为丰富。牡丹饼系列食品正逐步成为消费者新宠,成为洛阳对外宣传的名片。

【原标题:(探析牡丹饼传奇)“牡丹能看也能吃”的诱惑】作者:李松战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洛阳新闻网(2009-04-2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