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何批判地吸收和改造郭象的个体主义哲学
当我们说郭象哲学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郭象是孔孟老庄之后中国哲学史和思想史上第五人 ,郭象思想具有极高的现代价值和意义时,并不等于说,从现代人和现代哲学的视角来看,郭象哲学是没有问题和无懈可击的。我在对郭象的本体论、认识论、人生观和社会历史观的专题研究中,比较详细地分析了郭象哲学的内在矛盾和困难。这里只一般地谈谈吸收和改造郭象哲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要注意区别郭象哲学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任何一个哲学家都不能超越他所处的时代 。就 郭象而言,他不能回避一些重大的时代难题,如自然与名教、内圣与外王的关系问题;他必 须对 置身于其下的政治制度有所表态;他必须利用和借助历史上的哲学资源,尤其是儒道两家的 哲 学概念、范畴、命题及研究方法等等。所有这些客观的、外在的因素都会进入他的哲学体系 ,并 形成他的哲学的表层结构。哲学史家们把他看成儒家,或道家,或调和与杂揉儒道者,又有 人把他看成为门阀士族的统治作辩护的思想家,或认为他代表的是庶族地主的利益和要求 ,所有这些评论,都仅仅是抓住了郭象哲学的表层结构而未能深入到其个体主义本体论的深 层结 构(由独有论、自性论、独化论、相因论、玄冥论构成的完整体系及其在认识论、人生观 和 社会历史观中的贯彻)——郭象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郭象哲学与儒道两家的本质区别, 郭象哲学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都只有紧紧抓住这个深层结构才能得到理解。
二是要注意郭象哲学的深层结构本身的内在矛盾和缺陷。在我看来,郭象个体主义本体论固然相对于儒道两家的整体主义本体论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具有重大的缺陷,即把个体的 独立性绝对化了;既然个体事物在本质上是绝对孤立、毫不相干的,那么个体事物之间彼此 相因相济的关系就是非常神秘同时也是非常贫乏的;也就是说,郭象哲学中缺乏一种交互实 体性和实体间性以及交互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理论。他无法说清楚也无法回避万事万物之间的 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这使他最终不能坚持彻底的个体主义和现象主 义, 而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儒家和道家的整体主义和本质主义。不仅如此,正是因为缺乏交互主 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理论,使得郭象个体主义本体论从逻辑上开辟不出一种现代的宪政、民主 和 法治理论,而只能达到一种古代虚君论和有限政府论;要知道,宪政、民主和法治是以承认个人之间最低限度的相互联系和共同本质为前提的,如果否认这一点,那么,从彼此绝对孤立 的个人之间是绝对不能内在地、自下而上地产生出公共权力和公共管理机构,并不断对它们 加 以监督和制约的。郭象本来已经有了个性平等和自由的思想,然而却开不出现代政治理论来 ,于是只好接受历史已经现成地提供给他的君主等级制度了。这是郭象的局限性,当然更是 郭象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局限性。
载于《吉首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注释:
[1] 引自康中乾著:《有无之辩——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人民出 版社2003年版,第235页。
[2]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第156、157页。
[3] 钱穆著:《庄老通辨》,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69页。
[4] 傅伟勋著:《从 西方哲学到禅佛教》,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404页。
[5] 方立天著:《玄学的范围、主题和分期》,《文史哲》1985年第4期。
[6] 许杭生等著:《魏晋玄学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序言第6~7页。
[7]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四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2页。
[8] 康中乾著:《有无之辩——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 解 读》,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7页。
[9] 康中乾著:《有无之辩——魏晋 玄 学本体思想再解读》,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0页。
[10] 汤一 介著:《郭象与魏晋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6~210页。
[11] 汤一介著:《郭象与魏晋玄学》,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0页。
[12] 汤一介著:《郭象与魏晋玄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9页。
[13] 汤一介著:《郭象与魏晋玄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页。作者:王江松 【原标题:郭象哲学的历史地位及其现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