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中国导弹发射事业的开拓者——栗在山

2013/9/25 16:47:32 点击数: 【字体:

中国导弹发射事业的开拓者——栗在山
栗在山将军

    栗在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是中国导弹卫星发射试验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导弹试验基地的首任政治委员。他为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栗在山能文能武,德才兼备,有着丰富的经历,多彩的人生,突出的贡献。经历了河南土地革命战争、新四军五师抗日战争、东北解放战争以及广西的剿匪反霸斗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参加了人民空军的建设。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党的事业、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奋斗。特别是1958年以后,他将自己的黄金年华都献给了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在国防尖端科研试验的第一线,为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为增强国家的国防实力和科技实力而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做出了特殊贡献,得到老一代国家领导人和军委首长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
  
    1958年2月,栗在山受命负责创建中国导弹试验基地和组建中国导弹试验部队,执行国防尖端科研试验任务。他担任中国导弹试验基地的政治委员,同司令员孙继先一起,带领部队官兵和科技人员隐姓埋名于戈壁滩。他们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克服了无数困难,在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仅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建成中国的导弹综合试验基地,并独立自主地进行了导弹武器的发射试验,多次创造世界导弹发射试验史上的奇迹。他是酒泉、太原、西安等国防科研试验基地的奠基人和领导者之一,中国导弹发射试验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导弹试验基地已成为我国国防尖端科技和航天事业的摇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两弹一星"精神已家喻户晓。
  
    栗在山长期战斗在国防科研的第一线,参与组织并领导了中国第一发导弹、第一枚国产导弹和导弹核武器、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等一系列重大国防尖端科研试验,为中国国防尖端武器的试验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力更生,首发成功

  1960年2月19日,国防科委向导弹试验基地下达进行中国第一次地地导弹(苏制近程地地导弹)发射试验的任务,要求5月底至6月初实施。4月2日,导弹发射试验基地政委栗在山和司令员孙继先向基地参试官兵下达了执行101任务的第一号命令。
  
    正当基地厉兵秣马准备试验的时候,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政府不但拖延交付或拒付原来答应援助中国的设备和测试仪器,还节外生枝以"中国液氧不合格"为由,拒绝使用中国生产的燃料来发射导弹。并且制造各种借口不提供发射用液氧,妄图用卡燃料的办法,阻挠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原定于1960年5~6月份的导弹发射试验不得不推迟。
  
    导弹试验基地的领导不同意苏联方面的意见,力争使用中国生产的燃料进行发射试验。因为检测的实际数据证明中国生产的液氧是合格的,完全可以使用,
  
    孙继先、栗在山还代表基地全体官兵上书中央军委,强烈要求使用中国自己生产的液氧发射导弹。周恩来总理在紫光阁主持了有聂荣臻元帅和国防科委领导参加的高级军事会议。聂帅指出:苏联停止燃料供应,绝不是技术上的原因,而是政治上的原因。周总理说:导弹基地的官兵一致要求使用国产燃料发射导弹,他们检验这些燃料是合格的,我同意他们的意见,同志们的意见怎样?与会者一致表示同意。周总理在导弹基地的报告上提笔批示:"同意"。
  
    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合同,终止了所有援华协定和技术合同,中断了援助。8月24日,撤走了全部专家,带走了关键的技术资料和图纸,刚刚起步的中国导弹事业面临严峻考验。
  
    依据中苏两国关系发生的变化,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提出新的方针:以自力更生为主,同时力争外援和利用国外已有的科技成果。根据中央的指示,栗在山向基地全体官兵和科技人员发出号召: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打掉一切依赖思想,尽快掌握发射试验技术,独立自主地发展自己的导弹事业。苏联专家在,我们要干,他们不在,我们也要干,而且还要干得更好。
  
    基地党委带领全体官兵和科技人员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树雄心,立壮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自力更生,将困难和压力变成做好各项工作的动力和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建设基地,努力完成各项发射试验任务。
  
    各级领导率先垂范,再次掀起学习理论钻研业务和开展技术练兵的高潮,以顽强的精神和坚韧的毅力克服困难,猛攻技术难关,苦练试验技能,开展技术革新。在帐篷中,油灯下,因陋就简,用罐头盒、三合板等自制各种简易器材、模型,没有电子计算机就用手摇计算机和算盘,一遍遍认真模拟训练。官兵们掀起练兵高潮,天天练、反复练、白天练、晚上练、阵地上练、帐篷中练,经常一干就是24个小时。
  
    辛勤的耕耘不仅使中国导弹试验基地迅速具备了独立发射导弹的技术和能力,并且造就了一大批中国自己的导弹专家和技术骨干。
  
    1960年9月3日,中央军委正式批准实施发射任务。在动员大会上,栗在山发出号召,要求官兵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精细操作,克服困难,打响第一炮,为祖国争光。
  
    就在苏联撤走全部专家的第十七天,1960年9月10日7时42分,在西北导弹试验基地,中国发射的第一枚地地导弹点火升空,按照预定弹道飞行七分钟,准确命中目标。
  
    这是在中国的土地上,用中国自己生产的燃料,全部由中国的技术人员独立操作,由中国导弹试验基地独立组织实施的成功发射。导弹发射圆满成功打破了国外的封锁和阻挠,掀开了中国导弹发射试验史的第一页。看着全体官兵挥臂欢呼的激动场面,栗在山热泪盈眶了。
  
    通过这次导弹发射,基地不仅初步获得了导弹发射的经验,而且锻炼了基地部队的作风和意志,为以后执行发射试验任务奠定了良好的组织、技术和思想基础。
  
    为检验仿制的国产地地导弹的战术技术性能和工艺质量,中央军委决定1960年底以前实施国产近程地地导弹的发射计划。
  
    栗在山深入到机房、发射阵地,在发射试验第一线指导工作。他要求全体人员沉着冷静,严谨操作,精心测试,保证不出任何差错,不留一点隐患,确保国产导弹首发成功。
  
    1960年10月26日,孙继先、栗在山发布第102号任务命令,号召全体参试人员"奋发图强,打好国产导弹测试、发射的第一炮,为祖国争光!"
  
    1960年11月5日9时2分,在西北导弹试验基地,中国制造的地地导弹"东风一号"喷射着浓烈的火焰,在雷呜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刺蓝天。
  
    聂荣臻元帅在基地举行的祝捷会上兴奋地说:我们成功了!感谢你们,感谢基地,感谢全体参试人员。你们为祖国增了光,争了气。今天,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从此,我们有了自己的导弹了!
  
    接着,基地于1960年12月6日和16日,又分别成功实施了第二发和第三发东风一号导弹的发射。连续三次的发射试验,全面检验了国产导弹和地面设备的质量和技术性能,进一步锻炼了发射试验队伍,获得了组织实施导弹发射试验的宝贵经验。
  
    1961年底,司令员孙继先离开导弹试验基地。栗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华魂网 2011-10-2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