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走进开封 >> 印象开封 >> 浏览开封

开封城墙:巨龙盘亘帝王州

2013/11/9 10:46:55 点击数: 【字体:

 

    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的象征,是战争的产物。明清时期全国大小不一的城池有数千座,这在世界各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古城墙曾经遭受过前所未有的破坏,甚至被大规模拆除。在中国八大古都中,开封现存城墙全长14.4公里,是仅次于南京的全国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是目前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古代城墙,素以雄伟壮观闻名遐迩。雄伟的北京城墙,在近现代的兵燹和城建中大部分已经毁损。壮观的西安城墙,其周长比开封城墙少0.75公里。开封城墙,至今仍如巨龙般盘亘在老城周围。对于今天的历史文化名城开封而言,城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

    中国城墙建造的历史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开封城墙源于春秋时期,有南北开封城之说。“南开封”是郑庄公命大臣郑邴在朱仙镇附近古城村筑的城,取启拓封疆的意思,命名为启封。后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封为开封。“北开封”就是现在开封的位置,春秋时属于郑国属地,战国时名大梁。魏惠王迁都大梁后,开始修筑城池。当时各诸侯国战争频仍,大梁乃中原重镇必争之地,所以城墙修筑得格外严整。《史记》记载:“臣闻魏氏悉其百县胜甲以上戍大梁,臣以为不下三十万。以三十万之众守梁七仞之城,臣以为汤、武复生,不易攻也。”过去四尺为一仞,大梁城为“七仞”,足见其高峻坚固。魏大梁城是开封城墙的起源,共有 12 个城门,东门名夷门,西门曰高门,与今天的开封城相比较,偏向西北,面积较大。

    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引黄河水进攻大梁,历时3个月,将城破坏。这是开封第一次遭遇毁灭性水灾。大梁城现被深埋于地下10余米处,已经沉睡2000多年。

    隋朝的时候,大运河的开通为汴州城(开封)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到了唐建中二年,“汴州次城隘不容众”,节度使李勉开始拉大城市框架,城墙规模宏大、坚固宽广,史称“筑罗城”。汴州城周长 20 里 155 步,设城门7座,其中南面1门,名尉氏门;东面2门,南为宋门,北为曹门;西面2门,南为郑门,北为梁门;北面2门,西为酸枣门,通往延津,即旧酸枣县,东为封丘门。汴州十分繁华,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一诗中咏叹:“千里河烟直,青槐夹岸长。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李勉对汴州城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后,奠定了今天开封城的基础。五代时期,开封的政治军事地位愈加突出。后梁、后晋、后汉相继建都开封,因忙于战争而无暇整修城池。后周时期,周世宗柴荣继位后,开始大规模修筑开封城,调集开封、滑县、郑州、曹县等地方10余万人修筑外城。在开封一直有“跑马圈城”的传说。周世宗让大臣赵匡胤绕开封骑马飞奔倾尽跑出50里,以马力尽处为城界,于是柴荣下令以马跑的范围扩建城池,修建了气势宏伟的东京外城。开封一带土质松软,不易筑城。为确保城池坚固,于是取荥阳虎牢关的土筑之。周世宗修建的外城,城墙坚固如铁,其周长48里223步。

    北宋建都开封后的168年间,曾对城墙进行过10余次不同程度的增修。宋开宝元年,宋太祖赵匡胤“初修汴京,大其城址,曲而宛如蚓诎焉”。神宗熙宁八年,重修开封城,历时3年完工,周围展至50里165步,高4丈,广5丈9尺。城墙均系夯土版筑而成,使京城规模宏大壮丽、举世闻名。北宋时期建设了完整的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重城墙防御体系。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外城外四周都建有护城壕,“阔十余丈,壕之内外,皆植杨柳,粉墙朱户,禁人往来”。“新城每百步设马面、战棚,密置女头,旦暮修整,望之耸然。城里牙道,各植榆柳成阴。每二百步置一防城库,贮守御之器。有广固兵士二十,指挥每日修造泥饰,专有京城所提总其事”。

    金元时期曾对开封城墙进行修筑。公元1357年,元将泰木花为防红巾军攻城,将汴梁城“四门城门只留5座,以通往来,余8门俱塞”。

    从明代开始,开封城墙外表才筑青砖,一改历史上“土城”的形象。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洪武元年重筑的开封府城,城周长20里195步,高3丈5尺,广2 丈1 尺,这是现存的开封城墙的前身。明代开封的规格是陪都,环城修“敌楼五座,俱有箭炮眼,三方四正,十六邪”。据《如梦录》记载,还修有“大城楼五座,炮楼四座,星楼二十四座”,“样铺十座,窝铺五十四座,炮楼十座,周围四千七百零二丈”。

    明开封城墙五座城门互不对应,东面一座城门偏北,一座城门偏南。南门偏西,西门正直,北门偏东,称作“五门不对”。如此格局,是因当时的一种说法,即汴梁地脉,原自西来,故西门正直,以吞西边河洛过来的王气;而其余四门皆屈曲旋绕,意在使进城的王气不致走失。整个看,明开封城呈卧牛形,西门为牛首,其余4门为牛足,故开封城又称卧牛城。不过,在宋元笔记中也有对宋东京外城以“卧牛城”的称呼。“旧说牛为土属,土能克水,取名卧牛城,当可镇河水之患。五门共有铁裹城门五十扇,门外有护城河,俱有板桥供人马通行。五门除安远门通延津外,大梁门通中牟,曹门通兰阳,南薰门通尉氏、通许,宋门通陈留,称为‘五门六路、八省通衢’”。

    明末李自成三打开封,明军据城拼死抵抗,开封城墙成为双方激烈争夺的主要战场。今天,每次经过城墙附近,遥望那一字排开的炮台和城垛,感慨那块块厚重的青砖,它们曾经目睹过脚下的惨烈战事,刀光剑影、硝烟弥漫的时代风云都一一看在了眼里。百万义军,铁桶合围。开封城墙,固若金汤。后来,官军决河水淹开封城,洪水从北向东南穿城而过,城内黄水几与城平,一座千年古城顿成汪洋泽国。据《汴围湿襟录》载,“水深数丈,浮尸如鱼。哀哉,百万生灵,尽付东流一道。举目汪洋,抬头触浪。其仅存者:钟鼓二楼、周府紫禁城、郡王假山、延庆观,大城止存半耳。至宫殿、衙门、民舍、高楼略露屋脊”。城墙只露出水面,四城周围地貌完全改变,河流全被淤没,千里沃土,变成“黄沙白草,一望丘墟”。

    公元1662年,重修开封府城,在明城废墟上重建一座新城,《祥符县志》卷九《城池》说重修的开封府城“各门营建如旧制”。公元1841年,黄河决堤,开封城墙再遭浩劫,淹城8个月,城墙损坏严重。次年二月,重修开封城,历时一年半,这就是今日之开封城墙。《重修河南省城碑记》记载了这次修建过程,“自二十二年三月兴工,明年(1843年)九月告成”,“旧城高二丈四尺,今增高一丈,又益女墙六尺”。城之西北隅及南段部分城墙皆重筑,“重建五门……月城及城楼……均复其旧”。重修后的开封城墙,周长22里70步,墙的高度和厚度都有所增加,城门升高丈余。

    每次黄河水泛滥后,在开封城所沉积下的泥沙更厚,数座古城池深深淤积于地下,形成了开封“城摞城”的奇特景观。这在我国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着几座城。”这座城的位置经过历史沧桑,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开封城曾多次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毁坏,但又一次次在原址上重建,开封人民从来舍弃不下这座城。追忆开封城墙的似水年华,不由人不感叹开封人民的坚守、坚定。城墙是开封人安危的最后一道屏障。开封城墙,拱卫了开封千百年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黄河在开封境内决口370余次,其中直接围困开封城的有15次之多。水入护城堤内,但因城墙之阻而未进入城区的就有10多次。开封城墙是历史风云的写真,是民俗画卷的记载,与开封人民息息相关。

    如今的开封城墙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每天上下班,笔者都要穿越城市东西,一天当中要数次与古老的城墙走过一段静静的时光。它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注视着古城的朝晖晚霞,感受着帝都的花开花落。它的豁达、宽厚、古朴无不影响着古城的民风。它历经沧桑却从不低头,屡经兵火却巍然屹立,大水灌城仍不改本色。它是开封城的脊梁,是开封城的守护神,春秋有序而福祉无边,岁月有痕而文脉延续。作者: 刘海永 文/图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综合资讯(2013-05-0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