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传奇“村官”许福卿

2013/10/29 16:49:35 点击数: 【字体:


    一千多年前,东晋诗人陶渊明在他的《桃花源记》里,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名为桃花源的田园村落。多少年来,这个宁静和谐的理想王国,一直漂浮在人们的幻想之中。然而,在今天的新乡市获嘉县,有一个乡间小村,叫楼村,竟然被不少人冠以今日“桃花源”的美称。在这里,一座座现代化高科技工厂拔地而起,一排排别墅式的农房鳞次栉比,一群群充满朝气的人忙碌有序,水泥路宽阔笔直,高标准的教学楼典雅别致,蒸蒸日上的经济活力和殷实富足的村民生活令人羡慕……这就是人们向往的楼村,一个充满着神奇魅力的地方。很难想到如今文明富裕的楼村,40年前还是一个人均月口粮不足7.5公斤的穷村。时光荏苒,是谁给这个村带来了希望之光?是谁改变了楼村的命运?是谁带领楼村人治穷致富奔小康?他就是楼村精神的开拓者、传奇“村官”——许福卿。

说到许福卿传奇般的故事,楼村老百姓如数家珍:堂堂大学生甘当农民,无怨无悔;三次调干不赴任,心系百姓;村财千万元车有多部,带头骑自行车;靠科技科学发展,年产5亿元;当干部几十年,没有吃过群众家一顿饭,没有端过群众家一杯酒,没有收过群众一次礼,没有多占集体一片瓦……楼村干部群众动情地说:“许书记的‘奇事’,为群众办的好事,比比皆是,说都说不完。”

凡是到楼村调查研究或参观访问的人们从村史馆里走出,脑海里总会有一个印象,许福卿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是新乡地区农业战线上的一位老典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他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光荣本色,始终保持着清正廉洁的公仆形象,带领着人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在楼村这块不足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

如今楼村这个仅有3000口人的村子,集体企业资产已达3亿多元。自1986年以来,企业产值每年都以4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6年全年集体企业实现产值5.1亿元,实现利税7265万元,同比增长46%、108%。楼村已跨入“全国文明村”的行列,许福卿本人也是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许福卿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绩是卓著的,扎根基层、艰苦创业、清正廉洁、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他规范自己的那句“为民法则”——“万事民为先,以群众福祉为己任”,已成为他的人生座右铭和无悔追求。

当干部就别怕吃苦吃亏,怕吃苦吃亏就别当干部

许福卿上世纪60年代初从新乡工业专科学校返乡务农,他决心像当年全国著名的回乡务农的知识青年董加耕、邢燕子、侯隽一样,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大干一场,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许福卿的这个决定——回乡,使楼村的命运得到了彻底改变。

当时,楼村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属于一穷二白。他放眼望去,村里几百家横七竖八东倒西歪,阴时漏雨、晴时露天的草屋杂乱地堆放在苍茫的天地之间,没有半点生气,虽名为“楼”村,实际根本没有楼的踪影。几千亩土地坑洼不平,冬天白茫茫盐碱一片,春夏黄丫丫,茅草丛生,野鸟啼饥,满眼生愁。粮食亩产仅有几十公斤,棉花不足10公斤。

面对一片凄凉景象,许福卿思绪万千:当时能读到大学的人并不多,他按说应是一名幸运者。如果离开农村,凭着个人的条件到城里谋个职业完全有把握。他自觉自愿选择知青返乡之路,决意扎根农村,把自己的命运和全村群众的命运拴在一起。

许福卿从大学回到楼村务农,他从生产队会计、队长干起,到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再从上世纪70年代初走上全村最重要的领导岗位,直至如今,40多年的艰辛历程中,一直有一个信条鼓舞着他:当干部就别怕吃苦吃亏,怕吃苦吃亏就别当干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使群众吃饱穿暖,赶走贫穷,许福卿带领大家平整土地,翻土压碱,除草垦荒,修渠灌田。寒冬腊月,北风怒号,滴水成冰,他推着独轮车,奋战在田野,指挥在工地,双手冻得僵直,两耳冻得发麻,脸上的热汗却不停地往地下流。酷暑三伏,烈日当头,热土烫脚,他和大伙一块推土修渠,挥锨抡镐。每天出工时繁星满天,每晚收工时满天繁星。群众说,我们和福卿一块下工,刚回家才端上饭碗,广播里却又听到他说话的声音。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说:“福卿这孩子总是像个铁人似的,难道他吃铁了,整天都有那么大的劲儿。”经过10年苦战,全村近3000亩土地全部平整深翻了一遍,村南村北两条总长为4000米的地上支渠横贯其间,然后斗渠毛渠,难计其长。两条支渠在村东共产主义渠西岸汇合处,建起了一座大型电灌站,3个混流大水泵同时开闸,日夜不停。水循渠行,纵横田间,使靠天收的土地全部改造成了水浇田。

有一年春节刚过,河水里残冰尚未消尽,村里正在抗旱浇麦,提灌站水潭里的一台水泵突然发生故障。如果把它拉出水面检查,卸卸安安,肯定延误时间,影响浇麦进度。许福卿和大伙分析原因后,决定自己先跳下水里蹬蹬情况。“我先下去试试!”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他已将棉衣甩向一旁,“扑通”一声扎进了两三米深浮着薄冰的浑水池中。50多岁的副书记张清林和另外一名村民随即跳入水中,3个人携手,查到了故障,又竭尽全力掏出了堵塞水泵拍门的砖块、乱草、杂物和污泥。水泵恢复了功能,可被群众从水池中拉出来的许福卿和另外两人,却嘴唇发青,浑身瑟瑟发抖,上牙不停地叩着下牙。看到此情此景,在场的无不为之感动。

许福卿的脚有个痼疾,每到秋冬之际,总会皴裂,口子长则盈寸,短则数分,常常血流不止。每逢此时,他都要用胶布紧紧贴住,走起路来总是一晃一晃的。有一年天旱不雨,渠水水位下降,村里正急着抗旱浇地,需要从共产主义渠渠底挖一条深沟将远处的水引来。渠底全是砂礓,大如蚕豆,坚如碎铁。许福卿毫不犹豫地跳进泥水中,带头挖沟。裂口的脚,踩着砂礓,就像踩上了铁蒺藜,似乱箭穿心,疼痛加剧。豆大的汗珠从他脸上、身上纷纷落地,他毅然坚持。别人劝他上岸指挥,他说:“这点小病算个啥!”等挖好通水时,他脚上的胶布不见了,所有的伤口都流着血。

许福卿和乡亲们的血汗没有白流。就在这用血汗灌溉的土地上,坑平了,草除了,碱消了,盐退了,原来靠天收的土地全部变成了一马平川的水浇田,破天荒地开创了亩产小麦400公斤的新纪录。为了提高粮食品质,改河灌为井灌,2002年,全村又投资100多万元,打了72眼机井,并配上电缆、水泵等设施,使水利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如今是农业上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和亩产吨粮,土地实行集体耕、耙、播、灌、收、秸秆还田“六统一”,费用由村里统一支付。就这样,许福卿带领干部群众长期艰苦奋斗,硬是把楼村这片高低不平的茅草地一步步打造成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当全国大多数农村都在为吃不饱肚子而发愁的时候,楼村人温饱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

许福卿带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大河新乡网 2007-05-2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