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许福卿:中国农民的骄傲

2013/10/29 16:42:25 点击数: 【字体:

 
    面对同一座大山,不同的人会发出不同的感慨;面对同一幅图画,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联想;面对同一个楼村,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认识。

  只是听说而没有亲自到过楼村的人,总会觉得楼村是一个谜:在目前一些企业难以为继,甚至破产拍卖、许多职工无奈下岗之际,楼村这个不足3000口人的村子,集体企业总资产达两亿元。企业蒸蒸日上,产值、利润像放入火炉的一双温度计,两根红线比着往上升。企业产值、利润自1986年以来,每年竟以40%以上的速度递增,到2003年企业产值竟高达两亿元,人均7万元;利税高达3000万元,人均1万元。利润占获嘉县企业总利润的58.5%。2004年,全村企业在结构调整的情况下,产值和利税仍与上年持平。况且,楼村的企业效益增速不减,升势如虹。农业也是连年高产稳产,亩产粮食超过1000公斤。村民享受着多种福利,种田全部实行“六统一”:即统一耕、耙、播种、灌溉、收割和统一实行秸秆还田,同时免去一切费用。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按不同年龄每年都要享受到数量不等的养老金,高者可达600元。凡在楼村学校工作的教师,每年都可以另外得到1000元的补助费。中小学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

    对楼村情况浅尝辄止的人,会觉得楼村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怪现象:楼村的干部,“官”越大工资越低,位越高“坐骑”越贱。村两委会班子成员的工资低于各厂厂长,厂长的工资低于科技人员和一线工人。村办集体企业16个,可两委会成员没有一个人在企业兼职。村里不给厂里定产值和利润指标,到年底各企业争着向集体交钱,谁都怕谁交得少。村里决定给厂长发奖金,决议出台几年,可就是发不下去,给谁谁向外推。集体企业拥有小轿车几十辆,可村两委会的9名成员即每年创造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的带头人,却每人一辆旧自行车。村党委书记许福卿的自行车一骑就是24年。她儿媳妇实在看不下去,觉得父亲年龄大了,整天骑着大型的旧自行车不方便,便自作主张给他买了一辆轻便的逼着他换下。楼村的“怪事”比比皆是,说都说不完。

  凡到楼村深入调查研究过的人则认为:楼村是一棵宝树,开放着千万朵美丽鲜艳的花朵,散发着无比神奇的异香;楼村是一本五彩缤纷的画册,无论翻到哪一页,都有引人注目的画面,都有耐人寻味的故事,都有撼人心魄的力量;楼村是一曲美妙动听的乐章,每个音符都显得如此和谐;楼村是一面鲜艳夺目的旗帜,每一根纤维都闪闪发光;尤其是楼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像3个原子合成的1个分子,完美地统一在一起;楼村的干部、党员、群众像3根钢铁制成的三角支架,放在平面上无论何时都显得和谐稳定,更像3股钢丝拧成的1条纤绳,拉动楼村这艘航船向着同一个方向稳步前行。

  楼村现在是“全国文明村”。就像提起《三国演义》必须提到诸葛亮一样,提到楼村必然离不开许福卿。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是和他的名字连在一起的,楼村发展壮大的历程和许福卿的人生历程是紧密地连在一起的。

  立志创业 志在富民

  提起许福卿,新乡市教育局已退休的老局长刘尚可十分激动地说:“福卿这孩子实在太好了!他当年当村干部是我亲自推荐的。”刘尚可说的“这孩子”许福卿,早已不是孩子了,而是一位年逾花甲、两鬓斑白的人。刘尚可之所以这样说,是凭着他40年前的印象,同时这里面还带有几分昵称。40年前,刘尚可曾在许福卿所在的楼村工作过,是他把许福卿推荐为村干部,并让许福卿到外村去进行锻炼。40年过后,刘尚可仍能回忆起当年的那个干什么工作都跑在前的青年,能说出许福卿当年的事迹。

  楼村80多岁的老太太吕盛叶是看着许福卿一天天长大、一年年变老的。许福卿干的啥事,老人最清楚。她的话代表了楼村人的心声:“福卿这孩子,当干部这么多年,每天一睁眼就为老百姓办事!”

  许福卿是河南省获嘉县照镜镇楼村党委书记、全国劳动模范,至于他和他带领的楼村所获得的其他荣誉称号有六七十项,难以一一列举。他今年65岁,身板依然硬朗健壮,办起事来,得心应手,有条不紊。精神依然旺盛过人,谈论起来,思维敏捷,看上去也不过50出头。

  就是他,几十年来带领楼村干部群众从发展农业起步,靠发展工业致富,如今又使楼村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穿云破雾,一飞冲天。

  许福卿上世纪60年代初从新乡工业专科学校返乡务农,他决心像当年全国著名的回乡务农的知识青年董加耕、邢燕子、侯隽一样,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大干一场,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楼村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属于一穷二白。他放眼望去,村里几百家横七竖八东倒西歪阴时漏雨晴时露天的草屋,杂乱地堆放在苍茫的天地之间,没有半点生气,虽名为“楼”村,哪里有“楼”的踪迹。几千亩土地坑洼不平,冬天白茫茫盐碱一片,一望无垠;春天来临,茅草丛生,野鸟啼饥,满眼生愁。每到收获之日,总是半喜半忧。粮食亩产仅有几十公斤,棉花不足10公斤。

  贫穷可以磨炼意志,困难可以造就英雄。

  许福卿面对眼前的景象,并不怨天尤人。他有的是力气,有的是智慧。当时能读到大学的人并不多,他按说应是一名幸运者。如果离开农村,凭着个人的条件到城里谋个职业完全有把握。现在要扎根农村,这半生注定是要吃苦了。对于吃苦受难,他早有了亲身体验。在旧社会,他4岁便随叔父到山西讨饭。残羹剩菜,犹难果腹;白眼冷拳,人更难堪。上大学时,日子虽有好转,但在苦水里泡大的许福卿,对新生活无比珍惜。母亲为他做的新衣新鞋,他舍不得穿,上学时,往往将鞋子朝腋窝里一夹,把衣服往肩上一搭,赤脚赤背,一路小跑,到学校后再穿。

  他从大学回到楼村一干就是43年,虽然没有“43年,烽火扬州路”的军旅生涯,却有43年的辛酸,却有43年留下的一串奋斗足迹:他从生产队会计、队长干起,到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再从1971年走上全村最重要的领导岗位,直至如今。真可谓“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才”。

  饥寒交迫,是最难忍受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使群众吃饱穿暖,赶走“贫穷”二字,他带领大家平整土地,翻土压碱,除草垦荒,修渠灌田。寒冬腊月,北风怒号,滴水成冰,他推着独轮车,奋战在田野,指挥在工地,双手冻得僵直,两耳冻得发麻,脸上的热汗却不停地往地上滚;酷暑三伏,烈日当头,热土烫脚,他和大伙一块推土修渠,挥锨抡镐。他吃饭是随随便便,工作是踏踏实实。每天出工时繁星满天,每晚收工时满天繁星。披星戴月,犹如家常便饭;顶风冒雪,更是老生常谈。群众说,我们和福卿一块下工,刚回家才端着饭碗,广播里却又听到他讲话的声音。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说:“福卿这孩子总是像个铁人似的,难道他吃铁了,整天都有那么大的劲儿。”

  经过10年苦战,全村近3000亩土地全部平整深翻了一遍,村南村北两条总长为4000米的地上支渠横贯其间,然后斗渠毛渠,经纬四野,难计其长。靠天收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2012-04-1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