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福卿在农村工作多年,上级领导为了关心他,曾3次决定将他转为国家干部,每次他都谢绝了。他说:“谁一干得好就抽走,农村岂不是永远留不住人才啦!”后来,他当了照镜镇党委副书记,仍兼任楼村党委书记,直到2001年,上级有关部门考虑到许福卿对社会所作的巨大贡献,没有向他打招呼,在镇里给他办理了工资关系,工资由国家发放。但他却将这份工资交给村里,然后再按村里规定同村干部一样领工资。
楼村的土地养育了许福卿,许福卿扎根楼村的决心矢志不移。他要用自己的全部汗水和智慧,来报答楼村这片土地,来报答这里的父老乡亲,使“楼村”得以名副其实。楼村,自明代建村以来,“楼村”仅仅是人们的一个美好憧憬,只有到了社会主义时代,在许福卿的带领下,才使“楼村”名副其实。如今家家是楼,处处是楼,工厂是楼,农舍是楼,满村是楼,满眼是楼!
身正行端 德高民随
古人说:“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这么多年,许福卿领着大伙干了多少大事,人人心里有底。但个别人抱着个人目的写匿名信,给许福卿罗列的“罪状”竟达25条之多。县纪委、县检察院、县公安局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许福卿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结果让调查组的所有人员为之震惊:许福卿不但没有贪污腐败等行为,而且是位一心为公、作风正派、一尘不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干部。随后,中共新乡市纪委、中共新乡市委政研室、中共获嘉县纪委于2000年8月又组成联合调查组再度进驻楼村调查,写出了《关于楼村党委书记许福卿勤政廉政情况的调查报告》,2001年7月23日,中共新乡市纪委专门下发文件,作出了《关于开展向许福卿同志学习的决定》,肯定了许福卿自担任村干部以来的非凡业绩。
许福卿有许福卿的做人原则:当干部不能有私心。他说,干部一旦有了私心整天一门心思去考虑自己的事,就会把群众撂到一边,哪会有精力去干工作。他要求自己和干部队伍:身不能懒,嘴不能馋,心不能偏,财不能贪。他常说:“只想自己富,不能当干部,要想当干部,吃亏走正路。”他总是这样认为:人活着不能没有钱,但人不能只为钱而活着。人单纯为了追求金钱,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就丧失了人生的价值。金钱就像海水,人越喝就会感到越渴。他当干部几十年,没有吃过群众家一顿饭,没有端过群众家一杯酒,没有收过群众家一次礼,没有多占过集体一块砖。他多次被评为全国、全省、全市、全县先进个人,所得的奖金和奖品全部如数上交给村里。在他的心里,只有群众的利益,只有集体的利益。自己付出多少,他从不计较。
许福卿有许福卿的用人原则:选用的干部必须是德才兼备。他常说,有德有才我去请,有德无才我培养,有才无德我不用。他认为,如果用一个有才无德的厂长,毁掉的不仅仅是一个厂,而是毁掉了人心的堤坝,会动摇一些人对我们事业的信念,对我们的执政能力加以怀疑。楼村任用厂长,是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经村两委会集体研究决定的,并让全体村民对厂长进行民主监督。厂长就任后,除了厂里的重大决策和大型资产的购置外,村两委会给他们充分放权,让他们尽量施展自己的才能。同时,村里支持厂长以厂建厂,采取滚动式发展企业,使小厂变大,使大厂变活,使“丑小鸭”变成“白天鹅”。20多年来,楼村的骨干企业大都沿着“起步——壮大——腾飞”的轨道向前跃进:由木器厂发展成为氢氧化铝粉料厂,再由氢氧化铝粉料厂发展成为生产具有高科技产品的陶瓷材料厂;由苎麻厂发展成为洁具厂,再由洁具厂发展成为生产高科技产品的巨晶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人类由石器时代、手工业时代、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几千年的发展史,仿佛又在楼村重演了一遍,只是时间缩短为几十年。
他言传身教和严格要求,带出了一支廉洁奉公、谦虚谨慎、淡泊名利的干部队伍。楼村的干部从来互不请客,更不允许群众宴请干部。他们没有进过一次歌舞厅,没有洗过一次桑那浴。有利于群众的事,不讲任何价钱;不利于群众的事,说什么都不干。一次,村里学校组织教师到外地旅游,特意邀请了分管学校工作的村干部一同前去。许福卿发现后,主动找到那名干部谈心:“如果干部都从自己分管的工作中得好处,那我们还怎么去赢得群众的信任?”一席入情入理的话,使那名干部幡然悔悟,主动退出了旅游费用。
他要求干部队伍严,要求自己和家人更严,在一般人眼里似乎有点苛刻,甚至是不近人情。1985年,他父亲在县医院住院,有一名生产队队长出于对老人的敬重,买了一些糕点、罐头之类的礼品专程去看望。许福卿得知后,主动把这些礼品退回,并在群众大会上作了检讨,痛恨自己脱离了群众。他说:“要是一般群众生病,队长会提着礼品去看望吗?这位干部的情,我和我们全家领了,但礼品绝对不能收。你一个生产队长的礼品我收了,那么其他生产队的干部是什么看法,他们去不去?我干脆将礼品退回。以后,咱楼村人有事,谁也不准送礼,更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向我家送礼。如果送礼这个人情风的口子一开,就像咱村外的大渠决了口,再想堵住就十分困难。特别是在干部队伍中,送礼风一旦盛行,社会必然会失去公平。这事必须从源头上堵死,以防冲垮人生中的万丈长堤。我当干部只有为群众办事的义务,而永远没有接受大家礼品的权利。”
许福卿严格要求家人的模范事迹在楼村广泛传诵:
他父亲为集体看果园,一次捡回几枚落地杏,许福卿发现后,主动交给集体5角钱;
他家的水桶坏了,到村办工厂修只需半米左右一段钢筋,他按规定付钱8角;
他儿子娶媳妇,用了村里一辆汽车,他随即交给村车队60元车费;
他家修房子从村办工厂买回10吨水泥,他儿媳妇去结账时,厂长按优惠价少收了200元,许福卿问明情况后,立即让她将200元钱如数补齐……
以上这些,正好为古人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了绝妙的注释。
楼村的干部和群众在许福卿精神的感召下,在村里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出现了美好的景象。村两委会精诚团结,清正廉洁,处处为群众作出了榜样。如今楼村对干部的使用、管理都严格按照《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可是,在楼村,村干部上班从来不点名,却无人迟到、旷工,况且都是早去晚归,每天夜里都工作到10时以后,而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许福卿说:“我们这里,干部团结的基础是大家都出于公心。瓦盆打破了再锔起来,锔得再好也要留下一道璺,我们两委会这两个‘盆’也碰过,但从来没有碰破过。凡是盆被碰破的地方,都是有私心在作怪。”
在许福卿精神的鼓舞下,楼村的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大家有目共睹:
1992年夏季,一场暴雨袭击了楼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