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要腾飞,离不开科技搭桥人才铺路
打好农业翻身仗,仅仅是楼村迈出的第一步。许福卿深深懂得,楼村要彻底摆脱贫困,迈进小康,走向富裕文明,必须发展工业,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走改革创新跨越发展之路。1967年2月,在许福卿的带领下,村里千方百计筹集8000元资金,在楼村办起了全县农村第一家面粉厂,村办企业从那时候起,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一台台机器落地生根,当别的农村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时候,楼村已走向了工业兴村的大道。进入上世纪90年代,在全国各地乡村企业开始走向低谷的时候,许福卿又领先一步,走上了发展高科技企业的新路子。村里有一家木器厂,经过滚动式发展,到1993年逐步建成了生产高科技产品的氢氧化铝粉料厂,生产的产品在全省独一无二。次年利税已达到400万元。是把这些钱给群众办成福利,还是继续发展集体企业,许福卿经过反复考虑,又和村两委会干部、厂长反复研究,形成上高科技产品、向高科技迈进的决定。继而他召开村民大会,宣读了两委会的决议,详细向村民讲解了发展高科技企业的思路、做法和发展前景,号召所有楼村人,要为楼村企业向高科技企业发展,提供支持,提供信息,推荐项目,举荐英才。
许福卿同志的人格魅力就是号召力,从干部到村民,从工人到厂长,从工商户到私人企业主,纷纷向村里提供发展高科技项目的信息。停薪留职,当上企业主的本村教师许福彦,1995年春天,在新乡谈业务时,得知同一住室的是天津某厂一位阻燃剂专家,如获至宝,马上给楼村打电话,厂长许寿利即开车前往,再三恳求这位专家到楼村实地看看。这位专家被接回楼村与许福卿谈话后,被许福卿无形的人格魅力所感动。当场表示,我这个技术虽帮不上楼村的忙,但我可以设法给你们拉项目。我是天津大学化学系毕业,天大化工研究所陈立功是英国毕业的有机化学博士专家,听说他那里有科研项目,正在找合作伙伴。
许福卿得知这一消息后,随即派人去天大找陈立功了解商谈。陈立功曾在英国诺丁汉大学留学,在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后,就怀着满腔爱国热情,毅然带着科研项目,回国内到天津大学应用化学系任教。由于事业不顺利,正打算再度出走国外,寻找合作伙伴。许福卿与陈立功一席长谈,产生了相识恨晚的感觉,互利双赢成了两人的共同心愿。于是双方决定共同研制当时在国际上尚属科技尖端的高科技项目——医药中间体无水哌嗪。为慎重起见,许福卿请省、市有关专家在郑州专门召开了论证会,并亲自到国家化工部咨询相关事宜。同时,特邀陈立功及其他几位专家到楼村考察。陈立功一行考察后,看到楼村大部分群众都已搬进了新居,而身为全村带头人的许福卿的办公室,仍夹在两所旧房之间,低矮、狭窄、潮湿,仅容下一桌一椅一人而已。楼村有这样的书记,书记有这样的作风,楼村人一定能成功,和楼村人合作肯定会有远大的前程。当天,双方便签下了长期合作的协议。楼村人当即拿出了5万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
项目研究启动后,条件十分艰苦,陈立功和其他几名专家每天常常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有时夜间饿了就泡包方便面,困了就躺在实验室里睡眠。本来需要3年才能完成的课题,结果,他们只用一年半时间,到1996年就完成了无水哌嗪的小试研究工作,当年即组织进入中试,1999年便在楼村建厂投入了工业化生产。建厂时,尚有600万元的资金缺口,许福卿及厂长东奔西跑,几经反复,最后两次才贷到60万元。他们又发动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催生了巨晶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春,经过双方共同努力,在楼村成立了天津大学——楼村精细化工研究所,双方为长期合作打下了基础。近几年先后研究开发出8个高科技产品,其中两个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5个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2004年9月省科技厅在楼村召开了全省产学研相结合的现场会。巨晶公司2006年产值达1.6亿元,利税5200万元。该企业被定为河南省成长型高技术企业。
近几年,楼村把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当做科技靠山,加强横向联系和协作,共同研发高科技产品,大大涵养了集体经济的实力。目前,高科技产品在全村效益中的贡献份额已占到80%以上。氢氧化铝项目填补了省空白,高纯氧化铝项目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无水哌嗪和2-氰基吡嗪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近3年来效益更为可观:2004年16家村办集体企业产值达到2亿元,人均7万多元,实现利税3000多万元,人均1万多元,上交村里500多万元;2005年企业产值突破3.5亿元,人均10万多元,实现利税3500多万元,人均1.2万元,上交村里600多万元,用于公益事业425万元,每户平均5450元,在全市企业利润排名居前10名;现在楼村有企业28个,集体企业拥有固定资产3.5亿多元,就业职工2500多人,2006年集体企业实现产值5亿多元,实现利税7265万元。上交村里800多万元,本村90%的劳动力进厂就业,实现了离土不离村。
近年来,根据党的十五大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精神,许福卿提出并经两委会研究决定,村里专门划出土地,建了一个民营企业和养殖工业园小区,使楼村的集体、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三架马车并驾齐驱,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楼村插上腾飞的翅膀。
身不懒,嘴不馋,财不贪,心不偏
许福卿成功了,楼村成功了,那么,成功的秘诀到底在哪里呢?难道是靠许福卿的拼搏精神和他那超乎常人的智慧吗?又是一种什么力量使全村人团结在他的周围,拧成一股绳,甘心情愿地跟着他奋力拼搏呢?说到这,不得不说许福卿那克己奉公和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
许福卿有许福卿的做人原则:当干部不能有私心。他说,干部一旦有了私心,整天一门心思去考虑自己的事,就会把群众搁到一边,哪会有精力去干好工作。他要求自己和全村所有干部:做到身不懒,嘴不馋,财不贪,心不偏。他常说:“只想自己富,不要当干部;要当好干部,吃亏走正路。”他认为,人活着不能没有钱,但人不能只为钱而活着。人单纯为了追求金钱,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就丧失了人生的价值。金钱有时就像海水,人越喝就会感到越渴。他当干部几十年,从没吃过群众家一顿饭,从不端群众家一杯酒,从不收群众家一分礼,从不多占集体一块砖、一片瓦。他被评为全国、省、市、县先进个人六七十项,所得的奖金和奖品全部如数上交给村里。
许福卿还有许福卿的选干用人原则:选用的干部必须是德才兼备。他常说,有德有才我去请,有德无才我培养,有才无德我不用。他认为,如果用一个有才无德的厂长,毁掉的不仅仅是一个厂,而是冲垮了人心的堤坝,会动摇一些人对我们事业的信念。楼村任用厂长,标准是政治上坚定、经济上干净、作风上过硬、业务上精通,程序是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经两委会集体研究决定的,并让全体村民对厂长进行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