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坠子,传入曲种。据方城县民间艺人杨建职(男,1916生,独树镇棠树杨村人)口述:“河南坠子在民国三年,经由泌阳、禹县传入方城独树村杨楼一带”。但影响不大,当地无人从艺学唱。1924年,开封陈留县坠子女演员张三妮携女儿张礼翠经禹县到方城一带讨荒,常在乡间演唱河南坠子。1937年由豫东流入南阳的坠子女演员赵金枝(原名李玉堂),在南阳市东城内设场演出,后嫁给东关王代民为妻,定居南阳市鸡爪街口。随其传入南阳的坠子曲目有《苏三起解》、《宝玉探病》、《王二姐思夫》、《偷石榴》、《双劝坟》等。这对于南阳境内,河南坠子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方城、南召、社旗、唐河、镇平等县相继涌现了一批坠子艺人。1938年后,豫东不少坠子艺人,随灾民西逃,定居南阳者具多。自此,坠子在各县逐渐流行,而成为南阳的主要曲种之一。
坠子在南阳的广泛流传,深受群众欢迎。为了谋生,不少三弦书,鼓词艺人改唱河南坠子。他们加入坠子艺人行列后,丰富了坠子的演唱技巧,增多了曲目。到40年代,坠子在南阳地区已安家落户,兴旺发达。
坠子传入南阳之初,乐器单一,仅有坠琴、简板或铙钹、脚梆。艺人有自拉自唱者,有搭班一拉一唱者。主要活动于各县乡镇码头、农村场院,处于流散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部分艺人参加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一部分仍在乡镇自行设场演出。
坠子从传入、繁衍、兴盛于南阳的六、七十年间,在一连几代众多艺人中,由于流传年代、师承关系不同,受当地民俗、方言的影响,以及艺人文化素质的差异,形成了不同流派,从商丘等地传入的为东路;自开封、许昌、洛阳、宝丰等地传入的为西路。西路坠子为最多,它多系三弦书艺人改唱坠子后吸收了梆子,大调曲子、越调等曲调而丰富发展的。另有邓县刘百泉于1928年在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随河南坠子艺人刘明强学艺,回来后由于他也用山西口音演唱,故称“槐口坠子”,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在邓县一带颇有影响。
坠子的唱腔音乐可归纳为起腔、平腔、送腔、尾腔四部分,在主体唱腔进行中,根据唱词不同句式的格律使用[三字崩]、[五字嵌]、[七字韵]、[巧十字]、[寒韵]、[滚口白]等唱法,形成节奏和旋律上的明显变化,以表现不同的感情。伴奏乐器坠琴独具特色。早期开场时都有即兴演奏的“闹台曲”,热烈火爆,借以吸引听众。闹台以后向起腔过渡的乐曲,称为“过板”,现在都改为前奏曲。伴奏的主要部分“托腔”,是在唱腔行进中的模仿性过门,包括乐句中间的对应性伴奏,乐句中间的填补性托腔,寒韵(悲腔)中间的吟哦性过门等等。击节乐器有伴奏员使用的脚梆和演员使用的简板、铰子、矮脚书鼓、醒木等。由三弦书改唱坠子的多用铰子,由鼓儿词改唱坠子的多用矮脚书鼓,醒木多为演唱长篇大书时使用。专业团体在演唱坠子时,伴奏乐器还增加了琵琶、扬琴、二胡、三弦等。丰富了伴奏音乐,进一步提高了艺术的表现力。演唱方式有单口、对口、群口,并各有其适宜的曲目。
坠子传入南阳之初期,其曲书目多为《花园赠金》、《偷石榴》、《鞭打芦花》等爱情故事及富于抒情的生活段子。三弦书、鼓儿词艺人唱坠子后,演唱中增加了大量三弦书、鼓儿词的书目,如:《施公
案》、《刘公案》、《包公案,、《五虎平西》、《金鞭记》、《月唐》、《响马传》、《大红袍》、《杨家将》等情节紧张、金戈铁马、武侠袍带之类的长篇大书和《水浒》、《三国》、《西厢记》等古典名著改编的段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南坠子在南阳地区发展很快,不仅各县的专业曲艺团体培养出了一批中青年演员,尤其是李玉兰、苏悦荣、芦明琴、白桂香、高淑敏等女演员的出现,对河南坠子艺术的普及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更可喜的是各县文化馆从60年代以来相继以办培训班、跟团学艺、以师带徒等方法,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坠子的演员。如方城的刘金花、马翠叶,唐河的李伯仁、张平、姚风梅等。60年代初和80年代初,地区两次对传统曲(书)目进行了挖掘、整理,并创编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作。计有传统曲(书)目312个,现代曲(书)目8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