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后禹王政权是王族分封时代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关于大禹建都于何地,一般都认为在阳城。可是阳城在哪里,世人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在登封告成镇;有人认为在禹州阳翟;还有人认为在开封大梁南阳城;甚至还有的认为在山西阳城。由于缺乏准确的考古证据导致认识不一致,使夏商断代工程以很多不确定因素存在而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果。
受传统认识影响,国内很多学者将夏后禹王建都的地点一般放在中原的西部、西北部或西南部来考虑。这种思路是否可靠值得反思。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基于以下考虑:
一、大禹建都与虞舜帝都有继承性。
本人在前文中已叙述了虞舜被尧帝招赘成婚、居住、执政、继位和建都于开封青丘山、玄池,即黑池一带的有关证据。其实,虞舜去世并下葬于开封东北部的黄陵冈南部的鸣条一带,同样也有很多史料记载来证实。
据战国时期编撰的《竹书纪年》记载:舜“四十九年,帝居于鸣条。五十年,帝陟,义君封于商,是谓商均。后育,娥皇也。鸣条有苍梧之山,帝崩遂葬焉。”其中“涉”为去世升天之意。说明舜帝“崩”于鸣条苍梧山。据战国时期编撰的《孟子》记载:虞舜“卒于鸣条。”这些都是历史上最早的记载。后人的论证大多是以这些记载加以分析而得出的不同结论。
晋代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所说舜“南征,崩于鸣条,年百岁。殡以瓦棺,葬于苍梧九嶷山之阳,是为零陵,谓之纪市。”关于“苍梧山”、“九嶷山”所在地问题前文以作论证,不再敖述,现在谈一下“瓦棺”使用问题。唐代解释古书大学者颜师古认为:“甄,作瓦之人也。”东汉时期史学家圈称在《陈留风俗传》中记载“舜陶甄河滨,其后为氏,望出中山、河南。”说明陶甄河滨在“中山、河南”。明代翰林侍讲兼修国史总裁豫章胡俨在为山东庆云《甄氏族谱》作序时写得更加明白 :“甄氏出自陈留虞舜之后。初,舜陶甄河滨,其后因以为氏,所谓以事氏者也。”可见,制作“陶甄”器具的甄氏出自河南陈留的虞舜。
开封陈留是虞舜制作“陶甄”之地,这与他去世下葬在陈留北部的鸣条以及“殡以瓦棺”的记载是相符的。这些都是鸣条在开封一带的有力证据之一。
现代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说:“舜生诸冯(今山东省诸城),卒与鸣条(今河南开封附近),东夷之人也。”现代历史学家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说:“舜生于诸冯(今山东诸城),卒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范文澜与郭沫若均都认为:鸣条是在开封与封丘附近亦即古开封府陈留平邱之鸣条。但是,关于禹王建立初都“阳城”于开封问题,没见两位大师有具体解释,给我们留下了遗憾。
二、大禹治水应该在现在黄河的中下游地区。
公元前2153年以前,大洪荒时期的海水淹没了华北平原和太行以东的中原东部地区,使之成为了先秦古籍《山海经》中所记述“大荒”地带。公元前2153年以后,由于大洪荒后反弹的海水开始下降,灾害有所减弱,人们也逐步开始东迁。帝尧陶唐氏政权第六任帝姜密向东迁都到河南原阳东南十四公里处建都就是一个证明。但是,毕竟此时洪水还没有完全消退,东迁后的人们仍然不得不选择山、岗、台、父(阜)一类的高地居住,疏通积水,治理水患,开拓土地,发展农业的任务十分紧迫和繁重。大禹作为舜帝的治水大臣,就是这种大背景下临危难受命的治水的。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大洪荒发生在太行、邙山余脉以东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那么这个地区就应该在中原的中东部地区,而不应在太行山、邙山余脉以西地区。大禹治水也应该在中原以东的范围内,不可能在中原西部地区。为此,我们不赞成把洪水发生地认定在江南(如吴越、江汉、江淮一带)的说法,因为那一带当时除少数几个点外,大多是些蛮荒之地。然而,中原一带也不可能到处都有洪水,洪水只是发生在人口居住密集的中原河、济之间,即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 禹贡》十三州的豫州东部、兖州、冀州及其附近地区。因为豫州中西部起,就进入于豫西山地;西北过太行山脉,便入于晋东南山地。这些地方都属于黄土高原,既不会有河水泛滥,也因其雨量的稀少,不致造成大的洪涝灾害。即令夏季山洪暴发,也不过使山谷局部地区受到威胁,与大片土地上持续的洪涝灾害不是一事。而兖州以东,冀州以北进入于山东丘陵和燕山山脉,也不会有洪涝灾害。至于兖州东北、冀州以南的黄河下游,自大陆泽以下,河分九派,一片泽国,已是无人居住的地区,更谈不上什么灾害问题。只有豫州东部、兖州地区,处在东、西、北三个高地之间,地势低洼,降雨量又较西部黄土高原丰富,最易受到水涝灾害的袭击。加上这里大小河流纵横,河、北济、南济和浚四水形成多个夹角流经东北、东和东南地区。此外,这里还有洧水、浍水、阴沟、沮水、瓠子河、泗水等一类的小河流,一旦发起洪水来,百川之水便先自溢出,古代河患的记录几乎全发生在这一地区,开封至山东曹县一线尤为严重和频繁。开封兰考汉代之前被称作“东昏”、“灾(甾)”县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反映。
总之,古代大洪荒洪水发生的地域最有可能发生在这一区域,其中也包括开封一带。这就为大禹治水基本发生在开封以东地区,而不是以西地区提供了支撑依据。
三、禹王首都在虞舜帝都和黄河中下游地区。
开封一带古代处于豫州、冀州和兖州的三岔地区,也是东夷地域的重要分界线。建帝都于开封青丘山、黑池的虞舜被后人认作东夷人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东夷人也”。
大禹治水成功,就任有虞氏政权的大臣直至代虞舜执政之后,应该居住于虞舜帝都一带的开封附近,不可能远离帝都,那样不便于实施对政权的管理。因此,大禹居住地“阳城”也应该在开封一带。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将禹推荐给上天,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大禹为舜帝服丧三年后,希望舜帝的儿子商均能继帝位。于是,他辞别了商均,回到自己的属地阳城。可是,天下的诸侯和帝都的百姓们都离开商均,追到阳城,朝拜大禹,请他裁决各种纠纷,并希望大禹继天子位。禹再三推辞,诸侯们长跪不起,一定要禹答应继天子位。在诸侯和百姓的拥戴下,禹便在阳城正式即天子位。由于大禹谦逊,认为自己没有尧舜一样的功德,便坚持不称帝,逊而称王。于是,“帝“号从此改为”王”号,史称“夏后王” ,自姓姒氏。据战国时期的《竹书纪年》记载:“禹都阳城”。说明大禹继承虞舜的帝位时,初次建都在阳城。
称帝后,他分封丹朱于唐(今中牟秦代阳武南部的房地,临近汴水,即丹水),分封商均于虞(今河南虞城);他改定历日(即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他还收取天下的铜,铸成了九鼎,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当了天子的禹王对自己更加廉洁、谨慎,努力为万民谋利。
我们认为禹王首都在虞舜帝都和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开封有以下理由:
1、禹王的大臣居住于开封仪邑一带。
开封春秋时期称“仪邑”。仪邑人的先祖是开封的仪狄。传说仪狄是舜帝的女儿,也是禹王的大臣,她发明并造出了酒,送给禹王品尝。大禹喝了以后感到味道醇美,便给下令要仪狄停止造酒,原因是:“后代一定会有因为酒而亡国的”人出现。禹王的预言在夏王桀时期的“酒池肉林”中得到了应验,结果使夏后政权亡了国。开封仪狄能够造酒送给禹王,说明禹王就生活在距离虞舜帝都开封青丘山、黑池不远的地方。
2、“禹避商均”仍在百姓可到达之地裁决行政事物。
大禹为舜帝守丧三年后,本想让帝位于舜帝和娥皇的儿子商均,并且将天子行政管理权交给他后,便回到了自己居住地--阳城。
期间,大臣们和百姓纷纷去阳城找到大禹处理国事、裁决政事,而将商均弃之一旁不闻不问。由此看来,大禹居住的阳城应该距离舜帝的帝都不远。假如是在直线一百一十余公里的禹州阳翟或登封告成镇,在当时山高路远,野兽出没,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不要说百姓们不易前去告状,就是大臣们也难以“纷纷”轻易到达。因此,阳城作为夏王初都在禹州、登封的可能性不大。按当时人们一般的交通能力,即使“乘夏车”也不过在几十里的范围之内活动而已。
因此,阳城距离开封虞舜帝都青丘山、黑池,一般不会超过几十里的范围之内。
3、商周时期夏禹后裔被封在故都近地开封杞国。
商汤和周武王执政后,为了保持社会安宁,巩固刚刚建立起来的商、周政权,便将夏禹、夏启的后裔封在开封杞县,建立了杞国,其姓为夏禹的姒氏,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被宋国和东夷人逼迫下前往山东一带,后又亡于楚国。
殷商和西周时期之所以封夏的后裔于开封一带的杞县建立侯国,与这里曾经是夏王禹、启的王都和祭祀之地有着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讲,古代封予诸侯的祭祀之地,大多为其先人建都行政,或是先王去世下葬的地方。因此,夏人后裔祭祀之地在杞县也说明,开封是夏王禹和启建立王都行政,去世后下葬以及建立祀庙祭祖的地区。
直到战国时期,魏国将国都迁往开封大梁的魏莹,在开封逢池之北的繁台一带“乘夏车”、“称夏王”的称王行为,就是因为这里曾经是夏都所在地的缘故,用以宣扬自己有夏王大禹一样的功德。繁台也因此被后人称为“禹王台”,直到现在。
4、开封古代的逢池之北的繁台应为阳城之地。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子在《墨子.尚贤上》中记载:“古者尧举舜于於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可见,“服泽之阳”是帝尧举用大舜的地方,也是虞舜称帝建都的地方。
“服泽”在何地?济南教育学院徐北文先生在《大舜行迹考》中认为:“负夏之负与服泽之服音同,孙诒让以负夏与服泽当为一地”。济南教育学院张华松先生在《我国文明社会肇始于虞代》中认为:“《战国策.秦策四》:‘魏伐邯郸,因退为逢泽之遇,乘夏车,称夏王’。鲍注云:‘开封之东北有逢池,或曰宋之逢泽’。逢与服双声,可通假,故逢泽即服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也在济水流域的附近”。
两位学者都认为,舜自顿丘作什器,乘时贸易于负夏,也就是开封逢泽一带,并在这里被“尧举舜于於服泽之阳,授之政”。尽管他们所说的“开封” 的“服泽”或“逢泽”不是现在的开封之地,而是指汉代之前“启封”东北的“逢泽”,可“服泽”即“逢泽”在启封东北或济水流域的说法却是正确的。
“启封”本身就是夏王启所封舜帝后人封伯的封地,也是被后羿夺取太康王位后占领的封父国所在地。蓬蒙国和有莘国都在这一带,而后羿的卫士蓬蒙、宰相寒足均为斟氏人,与后羿的续妃玄妻都出自开封一带。夏王太康打猎在南济水(南河)之南的逢池一带,这里有麋鹿等动物,直到周代还是帝王德狩猎场。
种种迹象表明:大禹称王建都在虞舜帝都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开封一带。
四、逢池之阳的繁台应为大禹王都所在地。
开封的繁台,也称禹王台,这里地处大湖逢泽,即服泽之北。按照古代“山北为阴,水北为阳”说法,这里的繁台正好地处逢泽之阳。此外,按照古代五行的说法,服泽之北的“繁台”,是“三皇五帝”的“中央之国”昆仑山“中土” 所在地,也是五行中的“太极”阳地。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这里北面约五至十公里处是开封古代的浚水和南济水;西北十五公里处的浚水和南济水之间为虞舜帝都青丘山玄池,即黑池所在地;西北约三十公里处为封丘,即夏启所封的封父国;繁台南部二十五公里处为夏王启的封地“启封”城遗址;东部三十公里处为夏王杼的王都老丘,老丘之北为舜帝下葬的“鸣条”所在地,老丘南部为有莘国遗址。
繁台的地理位置与战国时赵国史官所作《世本.居篇》中“禹都阳城,在大梁之南”记载及其相关距离相吻合,也与魏晋时期历史学家徐广所说:“夏居河南,初在阳城,后居阳翟。”不相矛盾。我们认为,徐广所说的“河南”,是指南济水之南的开封一带,“阳城”是指开封南部的禹王台,“阳翟”是指开封古陈留(开封县八里湾)至封丘古长翟(即封丘南越7里的长丘)之间地区,后地名大致在开封县八里湾(古陈留)东翟寨村一带。据分析,这里可能是大禹后期迁徙的地方,而不是春秋时期翟(舜帝、仪狄后裔)人由开封一带迁徙到禹州后所建的“阳翟”。据清代朱右曾、王国维、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证》记载:“禹都阳城,帝宁杼居原自原迁于老丘。”他把“禹都阳城”和“杼迁于老丘”两件事放在一起,明显地在暗示后人:尽管两个王都所建立的时间不同,但距离不远,均在开封一带。
开封籍王应麟长期担任南宋秘书郎、因史编修、实录检讨、起居朗等职,接触了大量的国家秘籍和地方图籍档案,积累了丰富的史地资料和经验。让我们以他所撰写《通鉴地理通释》中的记载,来作为本文探讨夏禹王都阳城的语罢: “夏后居阳城,本在大梁之南,今陈留浚仪也。”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