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走进开封 >> 印象开封 >> 浏览开封

首现宋代开封的夏禹《岣嵝碑》(1)

2013/10/16 17:30:41 点击数: 【字体:

首现宋代开封的夏禹《岣嵝碑》(1)

开封禹王台岣嵝文

    开封禹王台龟背建筑禹王庙的西厢房内,有一通“夏禹碑”。夏禹碑,也称岣嵝碑、岣嵝禹书、蝌蚪文或岣嵝文等。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此碑原刻于湖南境内南岳衡山的岣嵝峰上,故称“岣嵝碑”。由于相传此碑内容颂扬的是夏禹治水的丰功伟绩,所以也被后人称为“禹碑”、“禹王碑”、“大禹功德碑”等等。
  
    包括开封在内,全国各地的“夏禹碑”原刻果真出自湖南衡山岣嵝峰吗?还是另有更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这是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难以回答的一个棘手问题。它如同夏、商、周历史文化断代一样,貌似存在却查无实据。
  
    通过对开封历史的探讨,本人对“夏禹碑”产生、内容和传承的历史情况,有了一些浅薄的认识和了解。现整理出来与世人商讨,以取得共识,也为尧、舜、夏、商的中心地区在开封提供一点证据。

  
首现宋代开封的夏禹《岣嵝碑》(1)    

九尾狐

    1、“夏禹碑”的来由。帝尧时,中原出现的大洪荒泛滥成灾,百姓愁苦不堪。帝尧的执政官虞舜巡视天下,选用大禹主持治水之事。大禹接受任务以后,立即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改革治水方法,变堵截为疏导,亲自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九河下游之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淤塞的水道,引洪水入海。大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从来不敢懈怠。他与涂山氏女名女娇(九尾狐女)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重又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都咬著牙没有进家门。第三次经过的时候,他的儿子启正抱在母亲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大禹打招呼。大禹只是向妻儿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三过家门而不入, 正是他劳心劳力治水的最好证明。
  
    在治水的过程中,大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等了如指掌。大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由于大禹治水成功,继承了尧帝地位的帝舜在隆重的祭祀仪式上,把一块名唤“理水”的黑色玉圭赐给大禹,以表彰他治水的功绩,并向天地万民宣告治水成功和天下大治。不久,又封大禹为夏伯,以夏为其封国。

首现宋代开封的夏禹《岣嵝碑》(1)  

大禹像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将大禹推荐给上天,把帝位禅让给大禹。十七年以后,帝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大禹避居夏都阳城,将帝位让给帝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大禹。在诸侯们的拥戴下,大禹正式即天子位,却坚持不称帝,谦逊地称王。最初以阳城为都城,国号为“夏”。他改定历日,以建寅之月为正月,又收取天下的铜,铸成了九鼎,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
  
    夏禹治水时,河水中浮出了神龟,背负文字,有数至九,大禹用它制成了以“五行”居首,治理国家必须遵循的九类根本大法,即“洪范九畴”,后人称之为“洛书”。“河出图”、“洛出书”表示太平时代的祥瑞。现在人们以为“洛书”、“河图”仅仅出自于豫西一带,岂不知开封自古就是“龙马负图”、“神龟负图”历史文化的发生地。开封陈留东北的河图村和市内北大寺包公石刻“龙马负图处”就是明证。
  
    禹王在位十五年后逝世,葬在距离王都不远的会稽山,但现在传说在浙江绍兴,终年一百岁。但是,杞县也有夏陵地名和夏禹祀庙。后人在夏禹祀庙内撰刻了“夏禹碑”,以怀念夏禹治水的功德。
  
    2、“夏禹碑”随中原文化传承。从历史考证的层面上来探讨,我们认为:大禹治水的地区主要在河北东南部、河南中东部、山东西南部,以及淮河北部一带。之后数千年,大禹作为我国古代伟人中最受人们崇敬的偶像,民间到处都流传、建立或保留着他的故事和遗迹。但是,“夏禹碑”被普遍认为出自湖南境内南岳衡山的岣嵝峰,这是有着很深历史背景的。
  
    据中国最古老的地理书《山海经·山经·中山经》中记载:“又东四十五里,曰衡山,其上多青雘,多桑,其鸟多鸜鹆。”同时还记载:“东南五十里,曰衡山,上多寓木、豰、柞树,多黄垩,白垩。”说明“衡山”在“大荒”的“中山”之中。但是,“大荒”、“中山”具体在何地,人们至今也没有弄清楚。
  
    又据西汉《战国策·魏策一》记载:“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衡山在其北。恃此险也,而禹放逐之。”其实,“彭蠡”、“洞庭”、“文山”、“衡山”以及“长沙”、“九嶷山”、“苍梧”等全部是《山海经》所记载“大荒”中的地名,可是由于夏、商、周文化断代,后人不知这些地名的具体方位在那里。到了汉代,江南之地的“彭蠡湖”即“鄱阳湖”、“洞庭湖”和“长沙”等地名开始出现,人们自然便将两者联系起来。既然“长沙”在湖南,那么“衡山”、“九嶷山”、“苍梧”等地名在湖南长沙一带才符合历史记载。于是,《山海经》“大荒”中的地名便顺理成章地安置在南方的湖广地区。
  
    经考察,湖南“长沙”之名,为公元前206年项羽灭亡秦朝,分封诸侯国之后,由“临江”改名而来。说明战国之前,“长沙”并不在湖南之地。这一情况同样适用于“衡山”等地名,这是汉代中原文化被大传播的结果。
  
    公元292-372年,东晋长沙相罗含在湖南衡阳最早的文学作品《湘中记》中记载:“岣嵝山有玉牒,禹按其文以治水,上有禹碑。”公元474年前,南北朝时期具有“南岳九仙”之一徐灵期在《南岳记》中也记载:“云密峰有禹治水碑,皆蝌蚪文字。”“夏禹导山通渎,刻石名山之巅。”虽然两者所记的地点不一,一说在岣嵝峰(即祝融峰),一说在云密峰,但也相差不大。而同一时期的南梁寻阳太守刘显(公元481—543年)在《粹玑录》中记载地更为详细:“萧齐高祖子铄封桂阳王,有山人成翳游衡岳,得禹碑,摹而献之。王宝之,爰采佳石翻刻,始见于世。”
  
    这些史料均记载,通过汉代中原文化大传播之后,湖南长沙的衡山上出现了禹王封禅、郊祀的玉简文书—— “玉牒”、或称“蝌蚪文字”、“禹碑”。
  
    3、《夏禹碑》隐现之谜及其文化价值。直到北宋末期的千百年间,无数人访遍湖南长沙衡山,谁也没有见到《夏禹碑》,即《岣嵝碑》存在的实物依据。唐代散文家韩愈登上衡山,因未见到禹碑而大发感慨,赋诗发牢骚说:“岣嵝山前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朴奇。蝌蚪拳身薤叶披,鸾飘凤泊拿蛟螭。事严迹秘鬼莫窥,道人独上偶见之。我来咨嗟涕涟湎,千搜万索何处有?”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也未曾见到《岣嵝碑》,无不遗憾地赋诗说:“常闻祝融峰,上有神禹碑。古石琅玩姿,秘文璃虎形。”
  
    他们都为不知此碑踪迹深表惋惜。宋朝著名金石家欧阳修和赵明诚,曾遍搜天下著名碑刻,将其汇编成文,其中也不见《岣嵝碑》的记载。
  
    公元992年,北宋王朝完成了的最重要、最庞大的文化工程之一——《淳化秘阁法帖》的搜集和编印工作。其中,虽然有《夏禹书》的存在,但同样没有“禹王碑”,即《岣嵝碑》的记载。如此重要的碑帖不应该被北宋王朝遗漏,这只能说明“禹王碑”,即《岣嵝碑》当时还没有被发现或被认可。
  
    直到公元一○七九年前后,才有北宋末期的朝奉郎(文散官名)刘跂将“禹王碑”,即《岣嵝碑》刻石在峋嵝山上的记载。据明代书法理论家丰坊在《书诀宋石刻》中证实:刘跂“官终朝奉郎。临夏大帝玉册文变大,刻石在峋嵝山。”“临”为临摹;“玉册”,即“玉策”,是帝王祭祀告天的册书,旧谓“天书玉册”,为天子受命的瑞征。可见,“禹王碑”,即《岣嵝碑》出自北宋王朝朝奉郎刘跂任职的开封,而不是自夏代就在衡山峋嵝山原有的。自从居住于开封的朝奉郎刘跂将“玉册”《岣嵝文》刻石在湖南衡山以后,衡山上才开始出现“禹王碑”,即《岣嵝碑》的实物踪迹。
  
    公元1212年,即南宋嘉定五年,四川人何致游湖南南岳衡山时,将《岣嵝碑》全文临拓复刻于长沙岳麓山云麓峰。明代长沙太守潘镒于岳麓山找到此碑,拓印后传播全国各地,自此岣嵝碑开始以拓本流传而名闻于世。之后,云南大理、四川北川、江苏南京栖霞山、河南禹州、陕西西安碑林、浙江绍兴、湖北武汉均有翻刻。
  
    据湖南方面史料记载:“禹王碑”,即“岣嵝碑”碑文记述和歌颂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是中国最古老的碑刻,与黄帝陵、炎帝陵同为中华民族的“三大瑰宝”,曾被称为南岳衡山的“镇山之宝”。碑上奇特的古文,因字体奇古,难以破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甲骨文专家郭沫若钻研其拓本三年仅识得三字。
  
    据说,衡山上“禹王碑”,即《岣嵝碑》曾在历史上长期失踪,直到2007年7月上旬,这块南岳衡山的“镇山之宝”才在尘封多年后重见天日。如果情况属实,确实是盛世中的幸事,只可惜至今我们无缘前去考察,一睹其文化风采。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文物网(2011-04-1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