绻遍珨㈤氭枃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名人名家 >> 逸闻趣事 >> 浏览郑州
001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02

管仲治税:以“轻重之术”屈人之兵

2014/12/15 10:02:28 点击数: 【字体:

    通过“轻重之术”,齐国利用市场供求和价格规律,对内调控经济,对外开展贸易,从国外获取大量物资。齐国的称雄几乎很少使用当时流行的兵车战、步兵战和骑兵战等战争方式,而是更多地运用设计巧妙的财税手段,走出了一条“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的崛起之路。
  
  为了增强齐国的经济实力,管仲向齐桓公献上计谋“官山海”,即百姓在国家的监管下,从事盐、铁的生产,最后由国家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进行盐、铁专卖。“官山海”政策的实施,迅速为齐国带来了财富,成为国家筹集财税收入的主要手段。那么,仅凭“官山海”,齐国就具备争雄天下的经济实力了吗?
  
  说实在的,还真不行。这是因为,齐国此时的发展成就,是相对于齐桓公继位时的乱象而言的。齐国国力还远远达不到富甲天下的地步。因此,正当齐桓公还在为“官山海”所获得的财富欣喜时,管仲却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提出了他聚集财富的四字真经——“通货积财”。
  
  以“通货积财”获取核心商业信息
  
  什么是“通货积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通过对外开放,扩大贸易,积累经济财富。管仲为何要在这个时候提出“通货积财”的政策呢?其实,管仲提出“通货”,不仅仅是为了繁荣国内市场,更是为了吸引天下更多的商人。而吸引商人又来做什么?管仲自有他的长远打算。这长远打算咱们暂且不表,先来看看管仲是如何“通货”的。
  
  为了将齐国打造成天下贸易中心,管仲再次采取屡试不爽的税收手段。一是实行低零税率。他把齐国的市场税率降为2%,关卡税税率降为1%,甚至在一段时期实施了零关卡税;二是在商品的流通环节不重复征税。也就是说,如果对外国客商收了过路费,就不收交易税,收了交易税,就不收过路费,如果车里空空如也,则什么都不收。这一下,齐国成了当时有名的“国际低税免税贸易区”。
  
  此外,为了吸引外国客商,管仲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性的服务措施:为外商整修道路,建造驿站;设专门的官员负责外商的吃、穿、住、行一条龙的服务,凡是不按照规定提供服务的官员,将受到惩处。
  
  管仲还将外商的贸易量与服务的档次联系起来。齐国明文规定,“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刍菽,五乘者有伍养”,什么意思呢?就是对拉一车货到齐国的外商免费提供饮食;拉三车货的再免费提供马料;拉五车货的再免费安排五名仆人。这一下,齐国不仅成了“国际低税免税贸易区”,还拥有别国无法比拟的优惠配套政策,于是“天下商贾归齐若流水”。
  
  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了,齐国疏财好客的美名也远播天下,齐桓公那是相当满意,不过这好名声的代价着实有点大!年底一盘点国家财政开支,用于招待外国客商的费用,居然占了总开支的2/3。一时间,舆论哗然,人们纷纷指责管仲,耗费巨资搞“面子工程”;更有甚者,有人认为管仲被外商收买了。
  
  齐桓公坐不住了,忙召来管仲问话:“相国!搞对外开放可以,但国家花了这么多钱,值不值呀?”管仲却不慌不忙地回答:“君上,眼下咱们花的都是小钱,赚大钱的机会马上就要来了!只要能吸引了天下商人,咱们的‘通货积财’就成功了一大半!”
  
  前面提到,管仲“通货”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吸引商人,那么管仲吸引商人究竟有什么用呢?管仲早年经商,深知这样一个道理,想要赚钱,商业信息尤为重要。而他之所以不惜重金搞“通货”,正是为了掌握各国的商业信息,进而达到“积财”的目的。现在齐国成了“国际贸易中心”,天下货物都在齐国流通,其中不乏粮食等战略物资,管仲正是通过商人掌握了各国商品的多少、价格的高低等核心商业信息。
  
  原来这才是管仲的长远打算。他向齐桓公解释道:“您不是一直想争雄天下吗?如今我让您不费一兵一卒,就运用这些商业信息打贸易战,最终帮您实现争雄天下的愿望。”如何实现呢?管仲要采取“轻重之术”。那么什么又是“轻重之术”呢?
  
  以“轻重之术”不战而屈人之兵
  
  管仲给齐桓公解释,“轻重之术”就是国家利用市场供求和价格规律,对内调控经济运行,对外开展商业竞争。举例来说,当齐国市面上的布匹供不应求,价格飞涨时,国家就抛售储备,平抑物价;相反,当布匹供大于求,大幅贬值时,就动用国家财政大量购买,以“轻重之术”保证齐国经济的平稳运行。这是对内调控经济运行。而在对外贸易中,就是通过操控国际市场价格,控制主要商品的流通,运用“轻重之术”低买高卖,通过贸易战的方式打击敌国经济,攫取敌国物资,取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但是要想真正操控市场上主要流通商品的价格并非易事。
  
  齐国产盐、产铁,对盐铁搞价格垄断自然容易,但有些物资,并非你齐国特有,又怎么垄断这些东西的价格呢?说到这里,咱们不得不提到一个“轻重之术”的经典案例——“鲁绨之谋”。
  
  当时,齐国和鲁、梁两国毗邻,军事冲突不断,齐桓公视其为心腹大患,“欲下鲁梁”。管仲适时地献上了“鲁绨之谋”。
  
  鲁国和梁国的老百姓平常织绨,绨是一种丝线做“经”,棉线做“纬”的纺织品。管仲先是劝齐桓公穿绨料衣服,并下令大臣都穿绨料衣服。一时上行下效,身着绨衣在齐国蔚然成风,这样一来,齐国的绨价大涨。
  
  这时管仲特意对盛产绨的鲁、梁两国商人说:你们给我贩来一千匹绨,我给你们三百斤金;贩来一万匹,给金三千斤。这在当时可是天价啊。消息一出,两国的老百姓都把绨贩到齐国卖高价,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在巨大利润的引诱下,两国国君就要求百姓全民织绨。
  
  一年后,鲁、梁的老百姓几乎全部出动,忙着织绨运绨,几乎无人耕田种地。管仲见时机成熟,便让齐桓公改穿帛做的衣服。于是,绨衣便成了“过时”的服装,无人购买。与此同时,管仲关闭了和鲁、梁两国的贸易往来。
  
  这一下,鲁、梁两国的绨布卖不出去,大量积压。两国国君忙命令百姓停止织绨去种田。但此时,两国农业荒废已久,粮食储备本就不足,而粮食又不能短时间内生产出来,很快就闹起了饥荒,两国不得已都只能向齐国进口粮食。
  
  齐国抓住时机,以百倍于国内价格——每石一千钱,向鲁、梁两国售粮,不仅收回了前期高价进口绨布的投入,还大赚了一笔。而鲁、梁的百姓买不起粮,十分之六都投奔了齐国。三年后,鲁梁两国国君不得不请服于齐。
  
  此后,在管仲的主导下,齐国还利用类似的战略,运用“粮食+丝绸”的办法,降服了赵国;运用“粮食+生鹿”的办法,打击了楚国;运用“粮食+武器”的办法,干掉了衡山国。
  
  今天,我们用现代经济税收的眼光,来重新审视管仲治税理财的这套“组合拳”。首先,管仲寓税于价,通过征收“间接税”,化解社会矛盾,滋养民生,并保护了国家经济。后来,管仲运用“官山海”和“轻重之术”,垄断市场,使齐国在春秋时期没有反垄断法的“国际市场”无往而不利。这套组合拳暗含了现代经济税收的先进理论,多管齐下,齐国哪有不富强的道理!
  
  管仲的治税理财,使齐国积累了富甲天下的财富。齐桓公依靠雄厚的财力,即位7年就开始称雄。即位35年,齐桓公会盟天下诸侯,实现大业,齐国成为春秋第一强国。
  
  回顾齐国的称雄之路,几乎很少使用当时流行的兵车战、步兵战、骑兵战等战争方式,而是更多地运用设计巧妙的财税手段,走出了一条“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的大国崛起之路,这不仅为后世王朝的强盛和复兴提供了借鉴,而且对现今我国和平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税务报(2014-11-2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