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绳泉
根据《成县志》记载“(杜公)祠望凤凰台而临万丈潭,石秀才隔水相视,玉绳泉吐玑喷珠,山河壮丽,气象万千。”玉绳泉出自青泥河西岸八卦石旁的悬崖绝壁之上,从几丈高的山崖缝隙中流出一股清水,倾泻突奔飞流,流淌下来时好像一条洁白似玉的水绳从天而降,訇然注入下边一青石缸之中,水花乱溅,似珠如玑。因水从山崖飞流似玉绳,下面青石水缸似泉,人们都叫它玉绳泉。这股水千年水流不断,寒冬暑热水量不减,水温东暖夏凉,泉清甘冽爽口,真乃一眼神泉。
相传,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冬月,大诗人杜甫流寓同谷县(今甘肃成县)时,居住在飞龙峡口的凤凰村。凤凰村的人吃水要到不远处的玉绳泉去挑水。有一天,天刚亮杜甫借来老乡家的木桶,沿着青泥河西岸高低不平的石阶向玉绳泉走去,一路上他被飞龙峡口山川自然景观所迷住,不时地发出啧啧称叹之声,不觉到了栈道构连,绝壁入云的玉绳泉旁。他放下水担,环视周围,被同谷大地上大自然壮丽景色所陶醉。
杜甫盛了两桶玉绳泉清冽冒气的水向家中走去。刚进家门,只听小儿子哼哼地呻吟,向他母亲喊肚子疼。杜甫赶紧放下水桶问其缘故,小儿子说:“昨天吃的栗子太多,肚撑胃疼。”杜甫赶紧生上青㭎木炭火,从木箱中找来药砂铫,舀上半瓢刚担来的玉绳泉水,放入药砂铫中烧水,不一会儿,水烧开了。杜甫又从药箱中找出了七枚大红枣,三块生姜一同入砂铫同煮,煮了一会,整个草屋中弥漫着升腾的姜枣气味。杜甫盛了半土巴碗姜枣汤,让小儿子趁热饮下。很快小儿子向爹妈说,他的肚子不疼了。原来是姜枣汤有温胃健脾、保暖祛寒之药效。又因玉绳泉水是从高山上流下的,本身又具有对人体有用的几十种微量元素,是优质的矿泉水。好药用好水煮,不治病不由人呢?
据说玉绳泉的上水源在南山的卧虎崖下,卧虎崖山险、林密、水甜。卧虎崖下有大小不等的十二眼甘泉一字罗列。在山石林中宛如十二只大眼睛,在正午阳光的照射之下,泉水透明清澈,能映出万物的倒映,在这十二眼泉中,东头的第一眼泉叫子鼠泉,第二眼叫丑牛泉,第五泉眼叫辰龙泉,除第五眼辰龙泉的水沿山石淌了一段后,流入一个形状像凤头壶的石嘴之后消失在卧虎崖山脚下,其它十一眼泉流出的水都汇流在卧虎崖下的赵家沟里,在赵家山由东北坡流到了杜公祠依靠的西山崖,最后流到了青泥河中。
有一年,赵家山的赵秀才来到卧虎崖下的辰龙泉,无意间喝了一口水觉得辰龙泉的水质和玉绳泉的水质一样甘冽,心想卧虎崖下的辰龙泉和飞龙峡口的玉绳泉是什么关系,是不是一个水源。赵秀才是个爱思谋深虑的人。于是,第二天一大早,赵秀才就带他的一个儿子和一个学生,从麦场的麦衣堆中挑选了一百个硕大白亮的麦衣装在了一只布袋中,来到了卧虎崖下的辰龙泉,将麦衣倒入辰龙泉中,半个时辰过后,一百个麦衣全部流入石凤壶嘴后,三个人赶快下山,守候在飞龙峡口的玉绳泉旁,等了一日没有动静,等了第二日又不见动静,等到第三天早晨,还是不见玉绳泉中淌出麦衣,赵秀才的儿子不耐烦了,学生也等不住了,都嚷着要回家。正在这时,西沉的阳光透过云层照在凤凰台半山腰中,反射的阳光照在山崖石缝中,山明水洁,水和麦衣从玉绳泉上顺水流出的麦衣飞落进青石缸里。三人赶紧拿到竹蔑罩,从玉绳泉中捞起这些麦衣,摊晒在飞龙峡栈道旁的神仙床上数数字,数了三遍还是一百个,赵秀才三人大笑,高兴得不得了,齐声喊道:“真乃奇妙!”从此,人们知道了卧虎崖下的辰龙泉和飞龙峡的玉绳泉同属一道水源,于是有人称辰龙泉为上泉,玉绳泉为下泉。
由于杜甫用玉绳泉的水给儿子治好了肚子疼的病,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同谷县城,从那时起经常有人盛上玉绳泉的水给大人、小孩煮药治病,疗效还不错呢?一千多年来,十里八乡的人还沿用着玉绳泉的清水煮药的习惯。
时过境迁,由于大自然的变化,卧虎崖下的十二眼泉现存不多,大都干涸了,只有辰龙泉的水还保持昔日的水量。而玉绳泉,由于修筑通往飞龙峡电站的公路,在玉绳泉旁处打凿了一个隧道,破坏了山势,现在人们只能看到石缝隙中流水,却看不到昔日玉绳泉水如玑似珠的美丽景观了。
杜公磨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大诗人杜甫寓居同谷县,居住在飞龙峡口的凤凰村。初来乍到,经过长途跋涉,饱受寒冬霜日侵蚀的杜甫到凤凰山住下没几天,村里的冯氏、王氏、武氏三大家族知道杜甫是当代文人和大官,如今由于奸臣当道,杜甫蒙冤流落到同谷,一家生活十分困难。怀着崇敬同情的心情,三家族长相聚一起商议,如何在这兵荒马乱,生活赤贫的年代救济杜甫一家人。最后大家都决定咬咬牙,三姓十几家各拿出几斤早麦子相凑在一起,装了一石派人抬到杜甫住的南崖草屋住处,杜甫一家看到村里人送来的早麦子,他知道乡亲们饥饿难熬,推辞不收,但三家族长一定要他收下,杜甫一家只好收下实物,他大为感动连声道谢来人。
第二天,天刚亮,杜甫望着饱受饥寒之苦中睡着的孩子们,叹息着走出草屋,站在河边向八卦石那面观望,只见不远处的两峰对峙处有一排磨房。他怀着愧疚不安的心情扛起粮袋,用了不到半袋烟的功夫,就把早麦子扛到了水磨房里,一看还早呢?磨主还未开门。他等了一会,还不见磨主开门,他只好用手敲门,一会儿只听吱哑一声,磨房门打开,出来一个和杜甫年龄不相上下的中年汉子,中年汉子热情地将这位今早第一个来磨面的人迎进磨房,磨主上下仔细地打量了一番。向来人问到:“以前没有见过你来这磨面,不知客家何处人也。”杜甫一一向中年汉子回答,不知不觉中,二位谈庄稼收成,谈农民生活,谈风土民俗,中年汉子告诉杜甫,他姓冯排行老三,人们都叫他三哥,家住凤凰村中,在这里看磨已二十多年。说着只见冯三哥用劲绞起磨盘,把杜甫扛来的早麦子倒摊在磨盘上,冯三哥走出磨门,放下截水板聚水启磨。一会儿,白哗哗的麦面粉从上下石磨槽中淌出,在訇訇的水磨声中,冯三哥与杜甫的交谈兴趣更浓了,话越说越合拍。冯三哥知道了杜甫是从长安来的大官和大读书人,就让杜甫答联语,杜甫点点头同意了。冯三哥出上联为:“石磨磨麦豆”。杜甫抬头透过窗格向下游看去,十几米远的一栋水磨水轮正得欢,想起这些年所遭受的流离之苦,自己怀才不遇,年华易逝,壮志难酬的现实生活,他随口而出:“水轮轮春秋”。冯三哥连声称赞:“妙!妙!妙联一幅。”这时,杜甫的一石早麦子也磨好了。冯三哥将加工的面粉收拾装好后,又拿来笔墨,请杜甫给他赐墨宝,杜甫爽快答应了。只见他手握毛笔,蘸饱浓墨,挥笔疾书,将“石磨磨麦豆,水轮轮春秋”一联书写在冯三哥的水磨房的门两侧木板上,冯三哥拍手称赞,高兴不已,连声道谢。从此之后人们称杜甫磨过面的冯三哥水磨房为“杜公磨”,在当地流传了一句名言:“杜公磨房冯家看”。杜公磨生意兴隆,在也没有发生洪水冲毁渠堰,断流停磨的事了。
从杜甫寓居同谷磨面那时起,过了三百六十四年,到了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同谷秀才赵惟恭捐地五亩,县令郭忄造 始立杜公祠堂时,杜公磨已传到了冯三哥三十六代孙冯慕杜手中。
冯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