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爬崖
青泥河属于长江水系嘉陵江流域上游,从同谷城沿青泥河向下,是一条入陕进川的捷径。青泥河两崖有无数的悬崖峭壁,人不能过,鸟不能越,阻断了古代同谷人向外走出去的愿望。从汉代开始,先辈们已经开始在青泥河两崖修凿栈道,解决行路难的问题。
由于青泥河连年水满,两岸山路又险,行人外出走陕入川不便,也常有不慎者从崖沿边失足而亡。当年,杜甫居住在飞龙峡的凤凰村里,凤凰台下方万丈潭边有一处十分险要的山崖叫“手爬崖”。因绝壁耸立,河水湍流,只有先辈在山崖上开凿了仅能容易人手爬脚蹬的石窝,让人爬过,过往之人经此地。没有不心跳肉颤,双腿发抖的,还不时有人葬死河中,成为水中鱼鳖的食物。
有一天,寒冬的阳光照在青泥河上,杜甫这天早早从县城卖药回来,看到午后的阳光照在凤凰台上,给平静的飞龙峡上倒映出了一幅凤凰台巍峨壮观的山水图,诗人心中顿时充溢了一点快意。于是他带上儿子来到万丈潭边看山慕水。西照的阳光,将“手爬崖”照的一览无余。正在此时,只见一樵夫身背一梱青㭎木,从“手爬崖”上艰难地爬行,忽然,樵夫身背的长柴在山壁上一撑,脚下一滑,连人带柴滚入青泥河中,杜甫吓得惊慌失措,大叫起来,眼睁睁地看着樵夫掉下河中,而不会游泳的他无能为力,他赶快打发儿子向凤凰村跑去,喊村里人救樵夫。自己从万丈潭边拾起一根不知谁扔掉的长葛条扔到河中,樵夫双手紧紧抓住了这梱青㭎木材,人和柴在水中漂浮,杜甫用劲将这根粗长葛条抛向樵夫,樵夫左手抓柴梱,右手抓住这根“救命绳”。这时,杜甫的儿子也叫来凤凰村的村民,在大家的奋力相助和樵夫的挣扎下,樵夫终于被人们救上了岸。上岸后,樵夫已昏死过去不省人事,村民赶紧在万丈潭边生上柴火,给樵夫取暖。杜甫懂得医术,在樵夫身上掐穴,让其复苏,一会儿只听樵夫“哎”的一声醒了,杜甫和村民才放下了一颗悬在手中的心。
樵夫醒后,俯身跪地,连磕三个响头,大谢杜甫,连称“官人是我的救命恩人,是我的再生父母。”杜甫父子二人扶起樵夫,樵夫早已热泪盈眶。
后来,杜甫与凤凰村王氏、冯氏、武氏等族人共同商议,如何凿宽手爬崖,以利人们行走。村人们个个拥护,决定在腊月初一开始修凿“手爬崖”险路。然而时间不长,由于生活所迫,杜甫携家带子离开了生活一月多的同谷县,未能亲手修凿“手爬崖”。但他倡导凤凰村村民修凿“手爬崖”的事,一直相传下来。“手爬崖”险路修好后,赵山赵秀才在“手爬崖”摩崖刻石记述了杜甫倡导凤凰村村民修凿“手爬崖”的事迹,因明代初年成州大地震,这块摩崖石刻震裂掉下,掉在万丈潭中,摩崖石刻从此消失,但杜甫父子二人勇救樵夫和倡导凤凰村村民修凿“手爬崖”的美好传说,一千多年来在同谷大地广为流传。
凤凰台
在海内称凤凰山,凤凰台者不计其数,凤凰是上古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祥瑞之鸟,凡是相传有凤凰栖落之山或栖落之台,当地人都称此山为凤凰山或凤凰台,昭示的是祥瑞之气,祈求的是太平世道。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唐肃中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冬天,携带妻子,从秦州(今天水市)出发,经一路艰辛跋涉,流寓同谷县,居住在凤凰村中,凤凰村因村旁的凤凰台而得名。
当年,大诗人杜甫居住在凤凰村时,每天都在青泥河中远眺凤凰台,观看百鸟的飞翔,倾听百鸟的鸣唱,担忧凤凰台上丢失母亲的小凤雏的饥饿和寒冻,思盼君王消灭叛军,天下太平,国运中兴,诗人全家早返中原。
有一天,杜甫来到了凤凰山上采药,路过一凹地,看见一片古柏森森的柏林,在寒风中发出一阵阵柏涛之声,听见几只小鸟在一棵最大的古柏树桠下栖落,啁啁啾啾地交谈什么,杜甫被这悦耳的鸣唱吸引住了,于是他放下长镢和背的竹篓,来到古柏树前倾听小鸟的和鸣,杜甫走进一看,这不是一群凤凰在凤凰妈妈的召唤下嬉闹吗?
第二天,他又早早上凤凰台采药,发现昨天栖落在古柏树的一群凤雏还在,就是不见凤凰妈妈了,只见几个小凤雏在争啄一小块食物。杜甫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慢慢来到古柏树前,将自己带的杂面饼放在枝桠上,只听“唿”一声,几只小凤雏飞过来啄食杂面饼。这时,凤凰妈妈从老远处飞到古柏树前,正好看见杜甫在用杂面饼喂饲小凤雏的情景。凤凰妈妈吐下口中衔着的一块食物,飞到杜甫放长镢和竹篓的一棵古柏树前,久久盘留,不肯离去。人们知道,凤凰是百鸟之王,它没有佳木香树不栖,没有醴泉甘水不饮,没有肴果竹实不食,可是山寒水瘦,加上兵荒马乱,人世间生活困难,飞禽也食物不足。凤凰妈妈看见杜甫抚育小凤雏的情景,心里非常高兴,于是奋羽振翅,直飞云天。在杜甫头上,连鸣三声,以表谢意。杜甫下山了,向凤凰村走去,凤凰妈妈在傍晚的天空中随着杜甫身影飞翔,一直看到杜甫走向院中,凤凰妈妈栖落在一棵国槐树上又连鸣三声,才向凤凰台飞去。
大诗人杜甫在朝廷中担任过左拾遗,是当朝命官,官员都有一个早起的习惯,虽然天寒地冻,可杜甫每天还是早早起来,这一天,杜甫已醒,正要起床,只听从大国槐树上传来“鸣啾、鸣啾、鸣啾”三声美丽清脆悦耳的凤鸣之声,原来凤凰妈妈早早飞来是向杜甫早上问好呢。一月多天,每天清晨,凤凰妈妈都准时在国槐树上连鸣三声,提示杜甫按时起床,杜甫要离开同谷地界了,动身的这一天,凤凰妈妈知道杜甫全家要走了,于是领上它的小凤雏,列队栖落在大国槐树上,不停地鸣叫,后来凤凰妈妈带领一群小凤雏飞翔有序,在杜甫将要走的路上为杜甫全家导向,杜甫一家一路过木皮岭,涉白沙渡,越飞仙阁,翻五盘山走了数日,凤凰妈妈也不肯离去,凤凰妈妈看到杜甫一家已入四川盆地,道路好走了,于是带小凤雏盘旋在杜甫一家头上,连鸣三声,恋恋不舍地向北飞去,飞向同谷凤凰台。
近年来,有人从北处向南远眺,凤凰台酷似大文豪鲁迅的卧姿,因此有人又称凤凰台为“鲁公山”,凤凰台已成为成县的祥瑞之山。【原标题:杜甫寓居同谷的故事】
来源:甘肃日报——每日甘肃 作者: 张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