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正在演出
在常香玉82年的人生岁月里,不仅给全国观众留下了“红白花”(《红娘》《白蛇传》《花木兰》)等豫剧“常派”经典之作,还以在抗美援朝时期“捐飞机”的义举,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爱国艺人的典范。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1922年9月生于郑州巩义,2004年6月1日去世,中共党员,曾被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教授、河南大学名誉教授等职。
常香玉从艺70多年,把对艺术永无止境的追求当作了自己生命的全部。数十年的舞台历练使她形成了字正腔圆、韵味淳厚的“常派”唱腔,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栩栩如生。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不仅响遍黄河两岸、大江南北,还走出国门,拥有亿万观众和戏迷。
在形式多样、派别纷呈的戏曲领域,常香玉无论是创作还是演唱方法,在豫剧唱腔音乐发展史上都做出了特殊贡献,发挥着承前启后的特殊作用——她敏锐地洞察到豫西调唱腔的不足,大胆地冲破门户之见,吸收豫东调等流派的素材和技法,并成功地创制出了诸如《红娘》《白蛇传》《花木兰》等一大批具有时代气息的优秀剧目,不仅把豫剧唱腔推上了一个新阶段,而且开创了20世纪30年代豫西调和豫东调两大声腔合流的新局面,形成了豫剧一代新风。
“德艺双馨”为大师
常香玉对豫剧唱腔的创新,并非标新立异,而是结合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对前辈们的唱腔艺术进行全面继承和融会贯通。如她初学武丑、小生、须生,后专演花旦;原唱豫西调,后在演出中逐渐融合豫东祥符各调,并吸收曲剧、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剧等一些唱腔,同时采用豫剧演唱的混声新唱法,为豫剧的演唱艺术开辟了新的途径。
戏曲音乐家朱超伦评价说:“她心里想的只有戏和群众,没有她自己。”而豫剧艺术家柳兰芳也曾接受过常香玉大师的指导,获益匪浅。“记得当时是出去巡演,她晚上登台演出,白天就亲自教我吐字、行腔。”最令柳兰芳难忘的是,常大师出去演出还经常带个有盖的竹篮,里边是够两三天吃的馒头,挂到通风处,上台之前,只啃半个馒头,说是“饱吹饿唱”。
令全国戏迷动容的是,1952年为支援抗美援朝,常香玉率剧社巡回西北、华南、中南各地演出,以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至今还在中国航空博物馆展出,她也由此得到了“德艺双馨”的评价。
从义演捐献飞机到投身扶危济困公益事业,再到筹资设立“香玉杯”培养豫剧后人,常香玉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和演戏先做好人的艺德,滋养着一代代梨园后辈。
2003年12月23日,身患癌症的常香玉正在北京住院。当得知奥运场馆建设工地上有一场专门慰问河南农民工的演出时,她拔掉输液管,在家人的搀扶下登上舞台,不顾身体虚弱,清唱了一段《柳河湾》,以舞台生涯的绝唱践行了“戏比天大”的人生准则。
中国戏曲艺术在上个世纪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常香玉的“常派艺术”,跟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成为新时代新文化的代表之一。常香玉以其兼收并蓄的海量及锐意改革的继承和发展,在豫剧艺术史上发挥了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式的作用;当代戏曲史上,这位奉行“戏比天大”的人民艺术家,用自己的作品和行动,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