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算得上一菜成席的江湖菜。它热闹,丰富。山珍海味、荤素掺杂,男女老幼、亲朋好友,皆可以各取所需,百味消融。然而一个火锅的好坏,锅底是关键的核心。无论是红汤的麻辣、菌汤的醇厚,还是白汤的淡雅,有了真正的好锅底,这个火锅才有了沸腾的灵魂。
锅底的秘密
在成都的七天里,有两天的时间,是呆在柔时吧式火锅成都的中央工厂里的。这个工厂位于成都西南的新都区。一个20多亩的院子里,办公室只是一小溜儿平房,高大的厂房和仓库,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
柔时吧式火锅中央工厂的负责人杨美,曾有过在海底捞工作的经验。27岁的她,已经有了10多年炒料的经验。按照她的经验,好的火锅底料,取决于好食材和好的加工过程。
重庆火锅的核心是麻辣,秘密是牛油。以辣椒为例,辣度、香味、色泽是挑选辣椒的关键。色泽好的是河北的子弹头辣椒,辣度好的是贵州的七星椒、小米椒以及重庆的石柱红。花椒数四川茂汶的大红袍最好,麻度高,且粒大色红。“牛油我们用的则是张兵兵珍品牛油,几家知名火锅品牌用的都是他们家的牛油。”
张兵兵牛油的掌门人张泽兵说,重庆火锅的特点和秘密在于用油,每只锅中大概6斤水、8斤油,且全部必须是牛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牛油自身具有厚重的味道,且在所有的油当中,只有牛油能够黏附到菜品上,炒底料时的花椒和辣椒的味道,就这样被全部吸附到了牛油身上。
在张泽兵的介绍里,牛油并不像猪油一样,是从肥肉里提取的,而是用牛肉和内脏之间那层很厚的脂肪层,俗称边油的那个部位来炼制。10斤的脂肪,才能够提炼七八斤的牛油,一头牛身上的边油也不过十多斤,所以显得尤为珍贵。
在中央工厂的仓库,进门就看到一群女工坐在台前分拣花椒。红艳艳的茂汶花椒,像一粒粒的玛瑙,掬一捧在手,清冽的麻香就充斥了整个鼻腔。走出好远,这香味,还在手上久久不散。往里走,左边是红彤彤的“辣椒山”。一袋袋的子弹头、七星椒、小米椒,高高低低摞在一起,沿墙而立。
最里面,则是一袋袋的调料和香料。大蒜、生姜、八角、小茴、草果、香叶……一袋袋分门别类,排列得整整齐齐。“柔时中央工厂里生产底料的原材料,可以说都是品质最好的。”杨美说。
大师的技艺
11月20日这天,杨明超坐在厂房边的小平房里,一边试锅底料,一边等一个炒料大师。
这位师傅姓封,今年60岁,却已经有了40年的炒料经验。锅底料的好坏,在他一闻一尝之间,毛病在哪儿,什么东西多了什么材料少了,一说一个准儿。
也正因为如此,四川一些著名的火锅企业,甚至在国外的一些中国人开的火锅店,都请他去指点。然而这个人也很低调,从不接受探访。杨明超之所以能把封师傅请出山,完全是因为鑫鸿旺郫县豆瓣厂陈旺的从中牵线。
十多天前,杨明超已经跟这位姓封的师傅见过面,也谈了自己对火锅的一些看法。相谈甚欢之下,封师傅才答应帮柔时在原来的基础上调整一下锅底料。在味型不变的情况下,把香味和醇厚度提升一些。
两个小时之后,封师傅走进了柔时中央工厂的炒料车间。闻一闻刚出来的一小锅底料试验品,封师傅说了几点意见:花椒、辣椒的配量可以再减少一些。糍粑辣椒制作之前一定要把水分沥干,否则就是一盆浆糊。炒制过程中温度调低一些,不然其中的辣椒、花椒和牛油的香味都随水蒸气蒸发,最后锅里剩下的只是残渣“木乃伊”。“炒制的时候,还可以加入一些黄油和醪糟,这样香味会更浓,香型的层次也会更丰富一些。”
按照封师傅的意见,大型的自动炒锅清洗干净,开炉点火,大块的珍品牛油、红红的糍粑辣椒、雪白的蒜瓣、金黄的姜片、一粒粒红玛瑙般的茂汶花椒,在沸腾的水浪中欢快地翻腾。一个多小时之后,工人拿起一个专门测量温度的探针伸入沸腾的红汤之中,看看温度已经达到标准,关掉了炉子。
一个带轮子的大不锈钢敞口箱子推了过来,上面放了一层铁丝的滤网。白色的管子从锅底接上,阀门一开,香气扑鼻的红汤就泉水般喷涌而出。辣椒、花椒和各种调味料的渣滓被挡在了滤网之上。
然而这只是第一步,完成了锅底牛油的提炼。一个多小时之后,吸饱了各种调料和香料精华的牛油终于凝固,从原来的雪白变成了鲜艳的橘红。这边大铁锅已经清洗完毕。金黄透亮的菜籽油在大铁锅里泛起细细的泡泡,整筐辣椒、花椒、蒜瓣和姜片依次加入,搅拌机器手开始翻炒,这样“酥”了两三分钟,清水、红色的牛油、料酒、花椒、冰糖、醪糟开始添入。锅中的液体在沸腾,颜色越来越美,香味越来越浓,又过了一会儿,工人量了一下温度,大锅熄火。
这样的一锅底料,就此大功告成。在经过二次过滤之后,这些吸饱了各种精华的色香味俱佳的火锅底料,就从完全密闭的管道,注入一个个的袋子,运往柔时吧式火锅全国各地的店面。
11月20日的这一天,在杨明超面前摆了六口沸腾的小火锅。他从每一口锅里舀一勺锅底,细细地品味,然后开始另一口的品尝。舌头实在受不了的时候,他会端起旁边的纸杯,喝一口白水,重新开始。
经过反复地品味,那一天,杨明超喝下的锅底红汤,足有一碗还多。而这样的场面,据身边的工作人员讲,已经重复了半个多月。他不觉得这有多值得一提。火锅是他热爱的事业,是他下半生的主业。如果说,他进入这一行完全是误打误撞,那现在,也许正因为不懂行,所以他才不敢在原材料上偷工减料。
在杨明超看来,未来5年,火锅业的机会更多,但竞争也会更惨烈。“地基打牢,就不怕地动山摇。”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