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荀悦对史学理论的贡献(3)

2013/8/14 17:11:58 点击数: 【字体:

uo;(注:《申鉴·政体》。)“听其言而责其事,举其名而指其实。”(注:《汉纪·孝武皇帝纪一卷第十》。)“去浮华,举功实,绝末伎,同本务,则事业修矣!”(注:《申鉴·时事》。)总之,做为史家,必须“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言必有用,术必有典,名必有实,事必有功”(注:《申鉴·俗嫌》。)。
      
    4
    
    荀悦在历史方法论方面,不仅作了许多的尝试,而且也作了一些独到的论述。从《申鉴》《汉纪》看,荀悦史学方法主要是历史辩证分析法、历史理论分析法、历史比较法和历史统计法。
    
    历史辩证分析法也就是历史主义的方法,它是指史家在分析历史问题时,用矛盾的方法,发展的眼光,“由小知大”,把握历史的发展趋势。荀悦说:“民寡则用易足,土广则物易生,事简则业易定,厌乱则思治,创难则思静。”(注:《申鉴·时事》。)任何事物有不利必有其利,有利也必有其不利。“损益之符,微而显也。赵获二城,临馈而忧;陶朱既富,室妾悲号;此知益为损之为益者也。屈伸之数,隐而昭也。有仍之困,复夏之萌也;鼎雉之异,兴殷之符也。邵宫之难,隆周之应也;会稽之捷,霸越之基也;子之之乱,强燕之征也。此知伸为屈之为伸者也。”(注:《申鉴·杂言》。)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相应的“兆候”,只要人们敏锐地去发现考察,就能把握其未来的发展。剔去荀悦论述中的迷信成份,荀悦的认识方法是很正确的。
    
    历史理论分析法。荀悦把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理论工具去分析历史问题。但他又不恪守儒家观点,而是主张“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如在分析土地制度发展时,荀悦说:“夫土地者,天下之本也。《春秋》之义,诸侯不得专封,大夫不得专地。”但是西汉时一些豪族地主占田数百公顷,买卖由己。武帝、哀帝多次“限民占田”,都没有结果,王莽又实行井田制,激起了众怒。只有汉光武“宜以口数占田,为立科限,民得耕种,不得买卖,以赡民弱,以防兼并”,“虽古今异制,损益随时,然纪纲大略,其致一也”(注:《汉纪·孝文帝纪下卷第八》。)。
    
    比较法是人类思维的最基本的方式。荀悦在历史研究中也多次使用历史比较的方法。而且,他运用比较方法的目的是寻求历史的个性,寻求历史发展的特征,并不是为比较而比较。如“以复六国自为树党”一事,陈余曾建议陈涉这样做,郦生也曾建议刘邦这样做。虽同一事,但由于历史条件不同,对陈涉是“所谓取非其有以与人,行虚惠而获实福也。立六国于汉王,所谓割己之有以资敌,设虚名而受实祸也”(注:《汉纪·高祖皇帝纪卷第二》。)。由此,荀悦认为,在进行历史比较时,应该依据具体的条件而抽演出正确的结论,不应该先有成见。用他的话说,就是“权不可预设,变不可先图,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设策之机也”(注:《汉纪·高祖皇帝纪卷第二》。)。
    
    历史统计分析法。荀悦治史述事,最长于统计,《汉纪序》开篇说:“凡汉纪十二世十一帝,通王莽二百四十二年。”
    
    “凡祥瑞:黄龙见,凤凰集,麒麟臻,神马出,神鸟翔,神雀集,白虎仁兽获,宝鼎升,宝磬神光见,山称万岁,甘露降,芝草生,嘉禾茂,玄稷降,醴泉涌,木连理。”
    
    “凡灾异,大者:日蚀五十六,地震十六,天开地裂五,星集于东、井各一,太白再经天星孛二十四,山崩三十四, 石十一,星如雨二,星昼见三,火灾二十四,河、汉水大泛溢为人害十,河泛一,冬雷五,夏雪三,冬无冰二,天雨血、雨草、雨鱼,死人复生,男子化为女子嫁为人妇生子,枯生更生,大石自立。”
    
    ——这样的统计,对于人们认识西汉的历史概况,无疑具有很大的帮助。
    
    这种方法在荀悦这里,也可以说是一种由博求约的方法。“或曰:至德要道,约尔。典籍甚富,如而博之,以求约也?语有之曰,有鸟将来,张罗待之。得鸟者一目也。今为一目之罗,无时得鸟矣。道虽要也,非博无以通矣!博其方,约其说。”(注:《申鉴·时事》。)这也就是说,只有全面地占有史料,掌握各种情况,才能够由博返约。换句话说,只有全面统计各种历史现象,予以概括分析,才能归纳出历史的共性,寻求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来。
      
    5
    
    荀悦论述了史料编写的原则和要求,体现了史学发展中史家主体意识的进一步觉醒。
    
    荀悦认为,史家研究历史,记存历史,并不是什么样的事情都要进行研究和记存的,而是有其自身的史学价值准则的。这些价值准则是“善恶”“言行足以为法式”“立功事”“兵戎动众”“四夷朝献”“皇后贵人太子拜立”“公主大臣拜免”“福淫祸乱”“祥瑞灾异”等等(注:《申鉴·时事》。)。历史上凡是与这些相关的事即可以研究,否则就不用去记存了。荀悦在编纂《汉纪》时,就是以此为自己的价值标准的。他自豪地说:“凡《汉纪》,有法式焉。”(注:《汉纪·序》。)
    
    史料编纂除了有一定的价值准则,而且还有其基本的要求。第一是要真实,“质之事实而不诬,通之万方而不泥”(注:《汉纪·序》。)。第二是要“经纬天地,观象立法”,“永世作典”(注:《汉纪·高祖皇帝纪卷第一》。)。第三是要“省约易习”“有便于用”(注:《汉纪·序》。)。
      
    6
    
    难能可贵的,是荀悦对史家治史的动机进行论述。在荀悦看来,史家治史有五个动机。“夫立典有五志焉。一曰达道义,二曰彰法式,三曰通古今,四曰著功勋,五曰表贤能。”在这里,“达道义”可说就是表明政治思想,“彰法式”即规范人们的言行,“通古今”是传播历史知识,“著功勋”“表贤能”是培养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由此,荀悦认为史学是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事情。“天人之际,事物之宜,灿然显著,罔不能奋矣!”因而,史学也是一项永久的事业,“世济其轨,不殒其业,损益盈虚,与时消息,虽臧否不同,其揆一也”(注:《汉纪·高祖皇帝纪卷第一》。)。
    
    综上所述,荀悦不仅编纂了著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国际儒学网 2010-11-1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开封网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