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枫逸
随着国家对地名文化传承的重视,一边是各地有序进行地名普查,另一边是一些地方积极进行地名复古。据媒体报道,时下,一些地方出现了借传统文化传承进行“复古改名”的现象,比如河南鹿邑县欲改为“老子县”,贵州水城县欲改为“夜郎市”。
在今年3月召开的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指出,一些地方对地名文化的保护不够,轻易乱改地名,“贪大、媚洋、求怪”,导致许多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地名快速消失,丢了传统,断了文脉。与那些地名披“洋马甲”的现象相比,时下一些地方刮起的“复古风”,看似对地名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实则也是一种瞎折腾。
作为一定空间范围的标志,地名要有稳定性。保持一个地名的稳定性,就是保存地方文化的稳定性,让乡愁有一个落脚点。我国《地名管理条例》第三条明确规定:“地名管理应当从我国地名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在现实中,更改地名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到文件政策小到图章稿纸路牌,都要大动干戈,这无异于劳民伤财。
诚然,在历史上,一些古地名往往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时代发展、行政区域的调整,很多早已是时过境迁。相反,现在的一些地名在长期使用中逐渐形成了新的文化,让人们产生了认同感。一味弃新从旧,把古地名从故纸堆里翻出来,安在今天的地方上,不仅显得不伦不类,也难以获得民众的认同。比如,对于“西安恢复成长安”的提议,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就予以否定。他指出,长安作为首都存在的历史到唐朝就已经结束了,今天西安市的行政区划范围早已不是当年的长安城,而是要大得多,况且当地人对于该地名也已经逐渐认同,在国内和国际都有了相当的认知度,这样的地名也就没有必要再改回去了。
“昨日之日不可追,今日之日须臾期”。简单的地名复古不等于就此续上了文脉,接上了传统。相较于地名复古,不如好好珍惜当下,并通过宣传让全社会了解当地文化,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当然,应该看到,一些地方热衷于地名复古,算的不是文化账而是经济账,想要借几百年前的名气增加当地的人气。这其实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视思维,借古人、名人、名山大川等改名、复名,在短期看可能会带来一些经济效益,但这种名片效应只是暂时的,从一个地方的长期发展来看,制定符合地区实际的经济政策,找到地方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