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3000年前的“海南人”长啥样 3处遗址填补海南考古多项空白

2016/5/19 9:46:26 点击数: 【字体:

  考古专家:3处遗址填补海南史前考古诸多空白,桥山遗址发现墓葬
 
  3000年前的“海南人”长啥样?
 
  英墩遗址贝壳堆积
 
  海南特区报讯 16日,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入围。该项遗存意义非凡,填补海南史前考古诸多空白,引起广泛关注。那么,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到底是什么?考古专家们是如何挖掘遗存的?昨日,海南特区报记者前往遗存现场一探究竟,并采访了有关专家,请他们为大家揭开“庐山真面目”,讲述考古背后的故事。
 
  过程
 
  2012年底起 挖掘3处遗址
 
  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开展的项目。
 
  据负责现场考古发掘工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后刘业沣介绍,2012年,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项目的考古工作就已经开展。2012年 3月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海南岛开展田野考古调查工作。2012年12月至今,先后发掘了陵水桥山、莲子湾以及三亚英墩三处遗址,并对万宁、陵水到三市(县)沿海地区开展田野考古调查,发现了陵水岗山、走风等30余处遗址。
 
  刘业沣介绍,关于桥山、莲子湾以及英墩三处遗址测年份的数据还没出来,但是经过大概估算,英墩遗址距今已有6000年左右,莲子湾遗址距今有5000年左右,桥山遗址距今3000年左右。“我们发现的时候,有些遗址已经受到了破坏,可以说我们进行的是抢救性的发掘。”刘业沣说,目前,该项目的考古工作还在继续,目前挖掘的文物仍作为史料在研究,等考古工作结束,这些文物将进行展览,与大家见面。
 
  揭秘
 
  英墩遗址 距今6000年左右
 
  位于三亚市海棠区江林村东约1.5公里处
 
  出土平底盘形釜器 罐、钵、杯等遗物
 
  刘业沣等考古专家们在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到底发现、挖掘了怎样的遗存?记者进行了详细了解。
 
  英墩遗址位于三亚市海棠区江林村东约1.5公里处,地处海棠湾沿岸沙坝南部,东距海岸线约280米,西濒铁炉港。遗址现存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50米,面积约15000平方米。
 
  英墩遗址存在丰厚的贝壳堆积,且出土遗物丰富。遗址堆积大致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堆积出土夹粗砂的平底盘形釜以及夹细砂的罐、钵、杯等遗物。其中平底盘形釜器形较大,口径一般为40厘米左右,系英墩遗存的典型器物。此类器物表面多有烟熏痕迹,应系炊具。另外还发现双肩石器和骨器等。晚期堆积出土磨光红衣陶片,陶质较硬,烧制火候较高,打磨精致,可辨器形有卷沿罐等。
 
  桥山遗址 距今3000年左右
 
  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桐海村北约2公里处
 
  遗物之丰富华南地区罕见 发现墓葬1座
 
  在 3大遗址中,桥山遗址是考古队们最先发现和挖掘的遗址。该遗址位于陵水新村镇桐海村北约2公里处,地处桐栖港的西北岸,遗址西部有淡水河流经。遗址所在沙丘被田间小路及冲沟分为东、西两部分(Ⅰ、Ⅱ两区),面积约50000平方米。遗址保存状况良好,为海南地区迄今发现最大的史前遗址之一,其堆积之丰厚、遗物之丰富、保存之完整在整个华南地区都极为罕见。
 
  该遗址发现墓葬1座(M1)。该墓位于桥山遗址Ⅰ区,开口于第2层下。平面略呈圆角长方形,长约130厘米、宽约50厘米、残深约5厘米。墓内有头骨残片和部分胫骨。头朝西南,直肢葬。未见随葬品,填土中出有细碎的夹砂红陶片,与第 3层层面所出相同。墓葬四周环绕着8个柱洞。初步推测墓葬之上原应有建筑。
 
  莲子湾遗址 距今5000年左右
 
  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镇大墩村西南约3.5公里处
 
  出土两系陶器和大量水陆生动物遗骸
 
  莲子湾遗址位于陵水黎安镇大墩村西南约3.5公里处,地处南湾岭和尖岭相夹的沙堤之上。该遗址西南面向大海,东北可望六量岭,东侧有淡水河流经。遗址出土遗物丰富,陶器分夹粗砂褐陶与磨光泥质陶两系。夹粗砂红褐陶胎甚厚,器形多为平底盘形釜;磨光泥质陶胎较薄,器形有折沿罐、卷沿罐、尊、钵、碗等。此外还有大量双肩石器,以及大量水陆生动物遗骸。
 
  评选
 
  经过3轮评选 脱颖而出
 
  说起此次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海南省博物馆馆长丘刚有些激动。“经过多轮的筛选从全国几百个项目中评选出来,真的是不容易。”丘刚说,受活动组委会邀请,他到北京全程见证了整个评选过程。“16号下午出结果,中午激动得都没睡好觉。”丘刚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19日,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活动正式启动。活动经过了3轮评选。首轮,评选活动办公室从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个考古项目中遴选出38个项目参加初评,数百个项目中有主动申报参评项目、《中国文物报·文物考古周刊》考古发现投稿项目、国家文物局2015年度中国重要考古发现项目。第二轮为,对38个初评项目进行投票,产生25项进入终评。5月15日、16日,终评在北京举行。
 
  刘业沣作为海南项目的代表在评审会上作了项目汇报并接受评委提问。“海南是第5个接受评审的。”刘业沣介绍,15日上午,他上台对项目作了汇报,并现场接受评委的提问。
 
  16时下午,评选结果揭晓,海南新石器时代遗存入围前十。对于结果,刘业沣表示,他并没有太多意外。“我们的项目很好,相信专家们也是看到了项目的意义和重要性,所以给我们评上了。”刘业沣说。
 
  意义
 
  证明海南自古以来 并不是蛮荒之地
 
  昨日中午,丘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海南新石器遗址入围十大考古新发现意义重大。首先,填补了海南史前考古的诸多空白,首次建立了“英墩早期文化遗存”→“莲子湾文化遗存”→“桥山文化遗存”的基本年代框架,为构建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编年与谱系提供了关键证据。同时,在桥山遗址发现了海南首座史前墓葬,并出土人骨,将为研究海南先民的体质特征、DNA信息等提供支持。
 
  以前考古成果多出现在河南、陕西,他们代表的是黄色文明。而此次海南新石器遗址的成果代表的则是蓝色文明,尤其是在海南倡导大力发展海洋文化的当下,意义非凡。比如,英墩和莲子湾遗址出土了丰富的贝壳等水陆生动物遗存,为了解当时的自然环境及人类生计方式提供了重要资料。 “史前文明没有国界的,这次考古发现证明我们的先人在五六千年前就与周边国家有着广泛的联系。”丘刚认为,此次考古发现印证着海南与南太平洋诸岛有着或多或少的潜在联系。此次考古发现对南岛语族的研究提供珍贵史料。
 
  作为海南考古研究所所长,丘刚同时认为,此次考古发现对海南文物考古事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遗址的发现证明海南自古以来并不是蛮荒之地,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海南不是无古可考,而且一考惊人。”
 
  走访
 
  遗址现场 已被保护
 
  昨日,记者实地探访了三亚市海棠区江林村距今已6000多年的英墩遗址所在地,该处位于海棠湾沿岸沙堤的南端,东临大海,西濒铁炉港。
 
  记者注意到,遗址现场大量贝壳裸露在沙土外,均已遭到风化,其中一处贝壳堆积十分丰厚,虽同样遭到风化,但相对较为完整,对考古研究意义重大,在贝壳堆积层下方堆放着不少沙袋,用于固定贝壳堆积层,防止进一步风化,堆积层下方还有几根木桩固定在沙土中。
 
  此外,距离贝壳堆积层不远处的另一处考古发掘现场目前已被回填,考古学家已暂停了发掘工作。记者注意到,回填时,考古学家已用帆布将发掘现场遮盖起来,同样在下方堆放了不少沙袋,对发掘现场进行了相关保护工作。
 
  不同于发掘前,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遗址现场除裸露在外的贝壳及沙土等,并未看到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遗址现场未继续遭到人为破坏。
 
  始风貌已遭到破坏,目前考古学家已对遗址进行了第一、第二季度的抢救性发掘。“目前,考古学家已经对发掘的遗址进行了回填,并固定了已发掘的成果(文化堆积层),防止发掘成果再次遭到破坏。”李子衿说。
 
  “英墩遗址被发掘后,海棠区政府已向三亚市政府提出申请,希望通过市政府拨款对遗址进行圈围。”李子衿说,因英墩遗址现为对外开放状态,为进一步保护英墩遗址,区政府希望对遗址分布范围进行界定,之后再用围墙围起来进行保护,目前该方案已得到三亚市政府的批准。
 
  此外,海棠区政府已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对英墩遗址所在地进行调规。“该遗址目前并非文物用地,调规后将不能作为建设用地使用。”李子衿说,目前区政府正在进行相关前期工作,待所有审批手续齐全后,下一步将对遗址进行圈围,预计今年内即可完成施工。
 
  李子衿说,除以上措施外,区政府已跟城管部门及江林村进行了沟通,城管队员及村网格员日常巡逻时会加强对遗址的保护,防止工程车辆往该处倒垃圾,或对遗址进行人为破坏等。
 
  保护
 
  海棠区政府:
 
  进一步保护遗址
 
  据海棠区政府旅游文体局主任李子衿介绍,英墩遗址被发掘前,因长期无人管理,原始风貌已遭到破坏,目前考古学家已对遗址进行了第一、第二季度的抢救性发掘。 “目前,考古学家已经对发掘的遗址进行了回填,并固定了已发掘的成果(文化堆积层),防止发掘成果再次遭到破坏。”李子衿说。
 
  “英墩遗址被发掘后,海棠区政府已向三亚市政府提出申请,希望通过市政府拨款对遗址进行圈围。”李子衿说,因英墩遗址现为对外开放状态,为进一步保护英墩遗址,区政府希望对遗址分布范围进行界定,之后再用围墙围起来进行保护,目前该方案已得到三亚市政府的批准。
 
  此外,海棠区政府已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对英墩遗址所在地进行调规。“该遗址目前并非文物用地,调规后将不能作为建设用地使用。”李子衿说,目前区政府正在进行相关前期工作,待所有审批手续齐全后,下一步将对遗址进行圈围,预计今年内即可完成施工。
 
  李子衿说,除以上措施外,区政府已跟城管部门及江林村进行了沟通,城管队员及村网格员日常巡逻时会加强对遗址的保护,防止工程车辆往该处倒垃圾,或对遗址进行人为破坏等。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海南特区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