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南岭地名文化的电视纪录片《千年珠玑》,记载了广东省南雄市一条古老街道的历史与现状,自2006年11月开始在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后,国内各大电视台也纷纷在黄金时间播出该片。《千年珠玑》的热播在珠玑巷后裔以及广大观众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们盛赞这部纪录片浓缩了广府人的千年历史,反映了珠玑巷后裔“异姓一家、同舟共济、勤劳勇敢、开拓创新” 的精神,既弘扬了祖德,又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珠玑巷的名称来历,与北宋末年东京城难民南迁有关。“靖康耻”后,中原人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其中有部分人迁至岭南,曾定居或落脚珠玑巷,后又向南迁徙沿海一带。其后代或定居岭南广大地区,或移居国外,繁衍生息。有史书记载广东省南雄市珠玑巷的地名来历之一,源于北宋时开封祥符有珠玑巷,故称当地一条小巷为珠玑巷。北宋东京城有无珠玑巷这一地名?目前还没有发现史书记载,但有必要对珠玑巷的地名来历、演变等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一、南雄市珠玑巷概况
南雄珠玑巷,位于南雄市区东北10公里的珠玑镇珠玑村南部。珠玑村因在沙水河西侧,又名沙水镇、沙水村。珠玑巷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是客家人向岭南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又是港澳、珠三角等地区广大居民和众多海外华人的祖居地。该巷南起驷马桥,北至凤凰桥,全长1.5公里,是古代五岭(即南岭)南北梅关古道的必经之路,其古朴风貌至今犹存。珠玑村有三街四巷,即珠玑街、棋盘街、马仔街;洙泗巷、黄茅巷、铁炉巷、腊巷。珠玑古巷就是珠玑街。
现今在南雄市用“珠玑”作地名的有珠玑巷、珠玑村、珠玑镇,另外还有使用“珠玑”作专名的珠玑社区和珠玑村委会。珠玑巷的历史,史书记载较少。珠玑村(沙水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是梅岭古道上的重要居民点,南宋嘉定中设沙水驿,明代沙水村属望梅乡,后设沙角巡检司。清名沙水塘,民国为沙水圩,曾名沙水村。珠玑巷所在的乡,民国初称均平乡,属南雄县第一区,1930年改称珠玑乡,延续至建国初期。1958属湖口人民公社,1962年析建珠玑人民公社,1980年改区,1986年建镇,称珠玑镇 。现辖22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112个自然村,236个村民小组;面积179.2平方公里, 8025户,总人口43839人。
从古至今,作为沙水镇(村)一条街巷的珠玑巷,随着历史的发展,知名度的提高,其巷名逐渐成为村名、乡名、镇名,确有一定的原因。
二、珠玑巷名称来历
珠玑巷的知名度,在近、现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不断提升,与珠玑巷的名称来历有关。珠玑巷的名称来历,见于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记载。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番禺人。曾参加反清复明斗争,暗图复业,后又避祸为僧。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由南京携家眷回故里番禺,终不复出,著书讲学,移志于广东文献、方物、掌故的收集和编纂。其著作多被毁于雍正、乾隆年间。《广东新语》应为其晚年所作,其中有两条关于珠玑巷的名称来历。第53条“珠玑巷”:“吾广故家望族,其先多从南雄珠玑巷而来。盖祥符有珠玑巷,宋南渡时诸朝臣从驾入岭,至止南雄,不忘枌(fén)榆所自,亦号其地为珠玑巷。如汉之新丰,以志故乡之思也。”第65条“珠玑巷名”:“珠玑巷得名,始于唐张昌。昌之先,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居。敬宗宝历元年,朝闻其孝义,赐兴珠玑绦环以旌之。避敬宗庙谥,因改所居为珠玑巷。予沙亭始祖迪功郎讳禹勤,初从珠玑巷而至。族谱云:南屈珠玑实始迁。”
从以上记载,珠玑巷名称来历为二说,即“唐代说”和“宋代说”。目前,珠玑巷已成为粤北著名旅游景点,导游词中多引用 “唐代说”。
三、“唐代说”的可信度如何?
珠玑巷名产生于唐代一说,像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中国古代村庄地名产生时,许多没有文字记载,并且多是口碑相传,有的以讹传讹,到后来由于某种原因,才予以记载。至于珠玑村何时产生,已无法考证,但就其所处地理位置,应与开凿梅岭南北通道、开发岭南有关。
梅岭南北通道的开凿疏通,对珠玑巷所在村庄(居民点)的产生有重要意义。其一,梅岭设关始于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积极开发岭南,秦始皇嬴政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在梅岭开山筑横浦关,打开了南北通道。随着秦军民等大批入粤,秦置南海郡,促进了岭南经济及文化的发展。后来,横浦关毁于战火,从汉至唐,梅岭只有岭之称,而无关之名。其二,张九龄开驿道。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因直言得罪当朝,告病返回故里韶关。途经梅岭,见古道年久失修,“人苦峻极”,不堪行走。“开元盛世”时期,岭南经济已有较大发展,南北商贸频繁,“以载则曾不容轨,以运则负之以背”的古道与当时经济发展需求极不适应,“而越人绵力薄材,夫负妻戴,劳亦久矣。”张九龄遂上一奏章,建议重新开辟岭道,改善南北交通。唐玄宗立即采纳,并诏命张九龄负责开凿扩展古道,张即到现场指挥规划,前后用两年时间建成。过岭道南的歇息地即珠玑巷所处位置,对设立驿站或居民点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唐代在珠玑巷的位置,已有村落或居民点的可能很大,但并不等于其名称就产生于唐代。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一书所记载的珠玑巷名称来历,是在搜集民间家谱的基础上,归纳了两种名称来历。有学者分析,南宋以后定居岭南的北方移民后代,其祖先多是大户人家或名门望族,或是北宋、南宋官员。因害怕受元朝统治者迫害,有可能将族谱中的定居时间向前推移,因此将珠玑巷的名称来历说到唐朝,并且描绘一个美丽的传说,也在情理之中。珠玑巷的名称来历,值得从新考证。
其一,唐代无南雄州。据1931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雄州,五代南汉置。宋曰南雄州,即今广东南雄县治。”说明“唐朝说”记载“南雄”是错把北宋的州名当作唐朝的州名。
其二,李湛赐珠玑难以置信。在位仅3年的唐帝李湛,闻听张兴家族的孝义事迹后,赏赐张家珠玑绦环。不久李湛驾崩被赐庙号唐敬宗,“敬宗巷”为避讳改名珠玑巷。李湛登基时年仅16岁,连皇权都掌控不了,听说岭南一故事便赐给张家珠玑一串,其可信度不高,更何况如果真有张兴家的故事,能否传至李湛耳中,都很难说。
其三,在唐代,对珠玑巷所在村庄内的街道命名不符合常理。街巷类地名的产生,应从城市开始,尤其是大城市或都城。唐代长安城管理是里坊制度,东西走向的街道14条,南北走向的街道11条,街坊110个,有东、西两市,街坊和市场都是封闭式管理,街道的功能主要是交通作用。皇城内有东西走向街道7条,南北走向街道5条,也是交通功能。《长安志》中,对城内里坊名称有详细的记载,但对25条街道并未完全记载街名,可能有些街道就没有街名,因为做为单一交通功能的街道,不一定都需要命名,当时管理城市只需记住每个里坊名字就行。如《类编长安志》(卷四•堂宅亭园)载“前司空兼右相杨国忠宅,虢国夫人居坊之左,国忠第在其南右,二宅在宣阳坊。”《长安志》(卷八•唐京城二)载“朱雀街东第三街即皇城东之第一街,街东从北第一曰翊善坊。”《长安志》(卷九•唐京城三)载“朱雀街东第五街即皇城东之第三街尽坊之地筑入苑,十六宅。”说明朱雀街东的第三、第五街没有街名,杨国忠和虢国夫人的住宅在宣阳坊,街只作为交通功能的道路。唐代的小街巷只是在封闭的里坊和市场内,也是通道,有的呈井字形,有的呈十字形。封闭式管理的里坊和市场,其四周是围墙,没有临街门面房,四面有坊门或市门为出口。里坊管理延续前代的夜禁制度,坊门和市门昼夜定时启闭,严禁居民夜晚随意出入,夜禁之后有士兵巡逻,对于犯禁之人严厉惩处。同时与前朝一样,唐代也对临街开门严格控制,规定“非三品以上及坊内三绝,不合辄向街开门”,里坊成为纯粹的封闭居住区。可以说,如果不含里坊内和市场内通道式的街巷,唐代长安城内的小街巷似乎不存在,也谈不上对小街巷命名,而在岭南村庄内对某小巷进行街道命名(含约定俗成)的可能性不大,唐代对村庄内街道命名也未见史书记载。作为珠玑巷的前一个地名“敬宗巷”,也应是唐代以后产生的。
地名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是地表之上相对独立地理实体的语言符号。地名的产生,是人们为了以此地理实体区别于其他地理实体,因此具有特指性或专有性。地名一般包括两部分,即专名和通名,如鼓楼街,“鼓楼”二字是专名,街是通名。地名产生以后,就是供整个社会使用的,人们命名地理实体,首先要突出实用性、指位性。在一个村庄内,如果街巷很少,仅几条街,简单称名即可区别,专门命名街道的意义不大。社会发展到现在,地处中原并且人口集中的村庄中,绝大部分村庄仍没有进行街道命名,只是用东、西、南、北街或前、后街加以区别,有的用数字称街名。有些镇内有街道名,如朱仙镇,是明代全国四大名镇,有几十条街道,才需要命名,以方便管理和生活。清代朱仙镇面积较大,周围寨墙10华里。贾鲁河(支流运粮河)纵贯镇中部,镇南门外码头延绵数里,镇内人口多达20万。镇内店铺林立,百货云集,并按行业分布各处。街道布局整齐,街名多以行业命名。镇东部主要街道有东店街、杂货街、曲米街、油篓街、仙人街、炮房街;镇西部主要街道有西大街、顺河街、估衣街、京货街、铜货街。现在的朱仙镇是两个概念,一是行政镇的朱仙镇,二是作为镇政府驻地的居民点或自然镇的朱仙镇。
从地名学角度去看,敬宗巷或珠玑巷,做为巷名,并且作为某一村庄内的巷名,不会在唐朝出现。敬宗巷的“敬宗”二字与 “记宗”谐音,目的在“记宗”。诸多的“珠玑”地名,多是为纪念故乡南雄珠玑巷而得名的。北宋末年和南宋末年,从南雄的珠玑巷出发又迁往南部及沿海一带的移民,便把出发地作为祖籍地记于族谱内,以便后代永远记住。“珠玑巷”原是祖籍地的地名,在岭南及广东多处地方出现,属历史上的地名移植现象。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有一条短巷,在知政北路附近,原名珠玑里,后改知基里。传说北宋末、南宋初年,中原人为避金兵而逃难至广东南雄珠玑巷,为寄托怀念故园之思,即以故居地名呼为新居地名。至南宋末年,因胡妃事件,南雄珠玑巷又有难民逃至潭江一带,其中部分人再迁新会城定居,又把居住地名曰珠玑里。此外,广州市有珠玑路,东莞市有珠玑街,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有珠玑冈,广西平南县也有珠玑街等。现在广东省有多处珠玑地名,其实漂泊在外远离家乡的人都有记宗、敬宗的习惯,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南雄市的珠玑巷名则是来源于北宋东京城的珠玑巷。
四、珠玑巷名应产生于宋代
北宋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城市地名集中产生的时期。由于里坊制被街巷制取代,大量街巷的出现,为珠玑巷一类的地名产生提供了条件。
北宋初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东京城内一些交通要道常出现定期集市,商业发展往往突破城垣限制,在城内沿河沿路地域或城外的“关厢”形成商业区。手工业出现行会组织,同一商业往往集中在某一区域或一条街上,里坊制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也限制了人们对新的居住形式的需求。朝廷虽然曾想方设法维护往昔的里坊制,随着“侵街”建筑的增多,坊墙也因失去作用而被蚕食。到了仁宗年间,里坊制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东京城内的居住区仍然分为许多坊,但是与长安城那种封闭式的“坊”完全不同,没有坊门、坊墙, “坊”已经成为一种地段或街区行政管理的单位名称。为了便于对“坊”的管理,内城外城共分为八个厢,设八厢管理,这是中国历史上城市行政区划管理的重大变革,从此“厢”作为市辖区的行政区正式产生。东京城内外有许多集中的市,分布于街巷的市肆店铺,各户都直接向街巷开门,商业街繁荣发展起来,《东京梦华录》对东京城的街、巷和行市、夜市有详细的记载。随着坊墙的打破,许多原来作为坊内通道的小街小巷,已经成为四通八达的城市街巷。为了对这些街巷进行管理,就需要对大量产生的街巷进行命名,催生了一大批城市地名在同一时期集中产生,所以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对“坊”记载很少,对街巷名记载很多。其中巷名如:麦秸巷、杀猪巷、武学巷、老鸦巷、界身巷、姜行后巷、袜袎巷、录事巷、鹿家巷、碳场巷、油醋巷、卸盐巷、绣巷、小甜水巷,还有南、北讲堂巷,东、西鸡儿巷,东、西榆林巷、第一、二、三、四甜水巷等。虽然未见孟元老记载珠玑巷的街名,在东京城内也应有珠玑巷的存在。
《广东新语》中关于珠玑巷名称来历的 “宋代说”,包括三层说明:一是祥符(开封)有珠玑巷;二是来到南岭,给南雄沙水村珠玑巷起名的人,是北宋末年南渡时的“从驾”官员;三是为了不忘记祖籍地开封,便用开封的地名珠玑巷作为南雄珠玑巷的地名。北宋末年,由于里坊制早被打破,城市地名中的 “巷”已经广泛使用,加之起名者的祖籍地就是北宋东京城的某一街道,为便于记忆,自然就用城市地名作为再次南迁出发地的地名。“珠玑”的谐音是“祖记”,真正的含义应是“含着泪珠记祖”。
屈大均老先生在《广东新语》中所列两条关于珠玑巷名称来历的记载,不加评论,可能是没有时间或无条件细考;而两说并存,是让后人去研究探讨。至于屈大均所收集的族谱中是如何记载的,已无法看到。从北宋末年,经元至明,南迁的中原人在珠江三角洲扎下根来,各姓人家纷纷编辑族谱,距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已300年,编族谱者对往事已难逐一查考,对中原祖居早已淡忘,因而把第二故乡南雄的珠玑巷看做是“根”之所在。从史书记载看,珠玑巷的历史可追溯的宋朝。明代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又黄塘驿,在府南。宋置沙水驿,在沙水镇。”明代人黄公辅在《过沙水珠玑村》诗中写道:“长亭去路是珠玑,此日观风感黍离。编户村中人集处,摩肩道上马交驰。”再现了当年珠玑巷作为交通要道村镇的繁荣景象。清代阮元编的《广东通志》云:“珠玑巷在沙水寺前”。 清乾隆年间,珠玑巷人为了重现古巷昔日风貌,分别在巷内南、北、中段修建了南门楼、北门楼和中门楼。民国时期的中山人黄慈博先生遗稿《珠玑巷民族南迁记》抄录诸族谱中,多称:“沙水村珠玑巷”、“沙水珠玑巷”。由此可知,珠玑巷作为街巷,原属沙水镇(村),在沙水镇(村)的南部。
现今的珠玑巷(街)即从“珠玑古巷”门楼起向北走经石塔到石桥这一段,约长二百米,再向北走则是其他街、巷。如今的“珠玑楼”,过去并不属珠玑巷。据乾隆十二年建楼碑记载,(此石碑现仍镶于“珠玑楼”)“珠玑楼”原为沙水镇翔凤坊之楼,早塌,乾隆十二年重建时才题名为“珠玑楼”。《珠玑巷民族南迁记》中记述沙水镇(村)还有“儒林里” “沙水塘”等旧址。之后随着珠江三角洲的繁荣富庶,到这里寻根问祖的人越来越多,珠玑巷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为了保护文物古迹,开发旅游资源,南雄市人民政府拨出专款,对古道和巷内的三座门楼及其他古迹进行了修葺,为南迁后裔提供了寻根祭祖和投资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条地处南岭的小巷,何以牵动着海内外珠玑后人的心?中国有句老话,落叶归根。虽不能归根,也要寻根。如今珠玑巷后裔的足迹遍布珠江三角洲,台、港、澳和大洋彼岸,繁衍数千万人。在当今寻根问祖的热潮中,珠玑巷成为世界各地华人、华侨心目中既向往又神圣的地方,正是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古代南雄珠玑巷人的南迁,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不管是为避天灾兵燹,还是寻求发展,对开发珠江三角洲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发展岭南经济和岭南文化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珠玑后人的根就在中原。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