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走进开封 >> 印象开封 >> 浏览开封

谈古论今说船闸

2013/10/31 16:08:35 点击数: 【字体:

船闸是重要的航道工程之一,它的作用一方面是储存水量,保持航道水位不致降落,同时又能使两个水位高度不同的水域间船舶的通航不被阻断。船闸古称斗门,也叫陡门,最早出现在我国秦朝时期,是灵渠上的重要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并且最早建造使用的。在北宋以东京为中心的航运网中,船闸的应用对航运的发展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船闸本身也得到臻于完善的发展。而在今日开封水城的开发应用和张扬宋代文化之中,船闸又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且听笔者——

据《史记》和《淮南子》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后,为了征服中国南方集居的少数民族,完成统一大业,于公元前219年,下令“使监禄凿渠运粮”,经五年不懈努力,凿成灵渠,随即完成多年未克的岭南征战,实现全国空前统一的局面。灵渠作为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运河,在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直到清朝道光年间,依然呈现着“帆樯相错,悉庆安澜”的景象。清人陈元龙在《重修录渠石堤陡门记》中说:“陡河(指灵渠)虽小,实三楚两广之咽喉。行军[鬼] [饭]粮以及商贾百货之流通,唯此水是赖。”

灵渠地处南方五岭地区,山高岭长,水湍流急,为何能通航数千年而不辍?船是如何“爬”上高山和“走”下山坡的?这里有我国先民的智慧的结晶。它就是——

彪炳史册的中国船闸

在只有30多公里的灵渠中,水位差是相当大的。水位差相当于山区公路的坡度。为了让汽车容易爬山,修路时就要用“之”字形的办法来降低坡度。但灵渠的地理位置不可能实现,即使有可能,在工程上来讲也是不经济的。“之”字形的航道既不能实现,先民们就发明了“斗门”(也称“陡门”),来解决水位差很大的航道上的通航。现代术语把它们叫做船闸。

当航船进入一个斗门后,随即把身后的斗门用专用工具堵严,使它不能漏水,然后打开前进方向上的另一个斗门。水从前方的斗门涌进来,两个斗门间的水位就相平了,船在水平不流的情况下行驶到前一个斗门内,再堵住船后的斗门,打开前面的斗门,让水流入这道斗门。如此,周而复始地堵上和打开斗门,船就像一级一级地行驶在一级级的梯田里一样,一直“爬”向山顶。

这是我国最早发明的利用船闸行船的技术,它一直沿用到现代。在20世纪初建成的巴拿马运河船闸,以及国内著名的三峡船闸,都是运用的这项技术。而国外,最早的船闸记载是1375年才出现在欧洲的荷兰,当时我国已经是明朝时期了。 

历史上有许多人都颂扬过灵渠和船闸工程的巧妙。现代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盛赞道:“二千年前有这种灵巧的工程,号称灵渠,确是名实相符。”

船闸在北宋水系上的重要作用

北宋时期,中原航运网有了长足的发展,可谓盛极一时。当时的汴河、惠民河(又称蔡河)、五丈河(又称广济河)及金水河在京城交汇,被称为“四水贯都”。

汴河是沟通南北水运交通的大动脉,《宋史·河渠志》所谓“唯汴河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开封里城的汴河宽120多米,两岸各有约4.5米的堤岸,堤上修有短墙以保护过往路人的安全和以方便维修堤岸。外城有东水门和西水门,都是三门并列,中间水门下是河道,河道两岸水门供行路人往来,汴堤榆柳茂盛,河面舟船如梭,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十分生动突出地描绘了北宋东京的航运盛况。

惠民河后周时已从东京直通淮古,北宋初年经大力疏浚整治,汇合许昌潩闵水系流入京城,再从京城向南,汇集颖河,直达安徽阜阳和寿春,与淮河上游相接,重要性仅次于汴河,与五丈河大体相当。

五丈河从东京出东北大门,经蓸县、巨野汇于济水流入东海,每年漕运京东粮食62万石,市场上出售的鲜鱼莲藕都从梁山泊经五丈河运到京城。

京城西边自荥阳引京、索之水,过中牟后叫金水河。流至京城,使沿河的官寺民舍,都能汲水使用,成为京城的自来水源。

宋太祖赵匡胤曾把汴河、惠民河和五丈河比喻为京师的三条宝带,可见它们对北宋王朝的重要。

但是这些水系由于淤塞和泛滥时有发生,经常要进行疏浚和整治。例如汴河,朝廷规定:“自今后汴河添涨及七尺五寸,即遣禁兵三千,沿河防护。”对东京城内更是要求:“水增七尺五寸,则京师集禁兵、八作、排岸兵,负土列河上以防河。”(《宋史·河渠志》)为此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但仍未有效地防止汴河的决溢。同时黄河泥沙的淤塞也要不断进行疏浚,颇费周折。后来宋神宗用“导洛清汴”取代“引黄济汴”,并仿效真州、开平直河置闸,使得航道畅通,一年四季都能行船。这里,成功的关键在于采取船闸控制、调节水量和排泄异常洪水的技术措施,以及含沙量减小,一改泥沙淤的现象,汴河的整治才得以实现。

对惠民河水系的治理,同样是设置斗门,因时蓄泄,调节水量和控制舟楫往来,即《宋史·河渠志》所说的:“犹以其浅涸,故植木横栈,栈为水之节,启闲以时。”这种简易的蓄水闸在当时的科技水平的条件下,堪称治河良策,用之比较普遍。《汴京遗迹》说,在京都内外“小木闸在里城外之东南,惠济闸在陈州门外,独乐闸在城东南白墓子冈之东,赤仓闸在城东南赤仓保之西,万龙闸在城东南仓保云南,以上诸闸俱为蔡河而设”。仅是惠民河在京城的船闸就有5个之多,它们为蔡河的治理取得了不朽的功绩。

船闸在开封能否再现呢

前一时期,随着水系二期工程主河道的贯通,致使龙亭湖水位下降,引起公众和媒体的关注。为此,有关方面提出了清淤、截污、改造和引水的措施,想让龙亭湖重现碧波美景(见2010年2月5日《汴梁晚报》),然而引水需对引黄渠道进行较大疏浚工程,龙亭湖和包公湖水面连通加大了引水量,引黄收费政策将使费用增加甚多,何况两湖下游溢流口的位置不能提高太多以便汛前腾出一定的库容以吸纳雨水,使城市地表水顺畅排放。二期水系主河道中太湖石及曲桥等景观较低,过高的水位势必造成景观的沉降。因此,二期水系的引排水工程必须符合水系的实际,做出重大改变才行。因此,船闸的修建方案呼之欲出。

船闸再现是解决水系工程中弊端的妙招

在水系中修座船闸,能使龙亭湖及包公湖的原有水位保持不变,即使引水也可从包公湖引向龙亭湖,只需一台水泵而已。完全不需要去疏浚引黄水道及支付高昂的引黄费用。同时,各湖的溢流口和疏泄管网也可以照旧使用。水系主河道上水位不再升高,对景观的影响也不复发生了。

船闸的第二个作用是能在水位高度不同的情况下保持船只通航不致阻断,这就能保证水系中游船能方便通航。它是便捷、经济的方式,适合水系工程整治工程的实际。笔者在2003年开封水系一期工程开通之际在《汴梁晚报》上发表一篇小文,题为《修座船闸好行船》,就通水后水位的变化提出过修座船闸解决影响景观和通航的办法。只是因为铁塔湖和龙亭湖始终没有真正贯通,有关部门尚未看到贯通之后“何公轩前波摇曲桥的风光不再”以及游客“只能分段行船,下了这家船,再上那家船”的周折以致“弃舟乘车”的尴尬。况且笔者人微言轻,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以致没有提前谋划,修建船闸。因此造成二期水系贯通后龙亭湖湖底裸露,“碧波美景不再”,而因种种原因,水系整治工程一直未能实行。今日旧事重提,只盼水系整治早出成效,让龙亭湖重现碧波美景,并盼两湖间游船早通。

船闸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特别是在北宋东京水系得到重现和运用的工程在历史上发挥过辉煌的作用,它和当年金明池中专门用于修船的干船坞都是中国航运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再现船闸,在适应水系工程上的作用基础上,采取“修建如故”的手法是完全必要的。因为船闸本身就是弘扬北宋航运文化的载体。

为此,需要我们去发掘、去宣扬、去复现,重现宋时风韵。我们开封有一大批学有专长的宋史专家,也有丰富可资参考的图书典藉,特别是营造法式等直观的图画资料,相信一定能建造起展现宋代风格的船闸,让乘船过闸的四方游客感受现代水城的宋城风韵。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开封网(2010-10-2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