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地处中原,无高山峻岭,然而在历史上有一座山却非常有名,这就是北宋时期宋徽宗建造的万岁山,因它建在开封东北部的景龙门内,按八卦方位来说,是在艮位,所以又称艮岳。说起建造艮岳的起因很荒唐,宋徽宗刚当皇帝时,生的儿子不多,有个道士说:“这是因为京城东北部地势太低,如果把地势加高一些,皇帝生的儿子就会多起来了。”于是,宋徽宗便命户部侍郎孟揆主持,在开封城的东北部,仿照杭州凤凰山的模样,建造了艮岳。
在中国,很多人都相信,制造一个物体的复制品就能掌握这个物体本身。对于皇帝而言,建造皇家园林就是对天下江山的复制,掌握园林即意味着天下尽在囊中。这可谓是宋徽宗建造艮岳的另一个原因。
艮岳采用大量的花石在首都东京的平原上造出了一片胜景:山川、悬崖、峡谷、河流、异国的植物、珍稀的动物,样样齐全,每一处都是北宋疆域内一个地区的微缩再现,堪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皇家园林。
艮岳之山石
艮岳于政和七年(1117年)十二月开始动工,宣和四年(1122年)落成,历时六载。此山周围纵横十余里,其主峰寿山高九十步,居于主位,两侧峰是宾位,西面的万松岭与主峰相互呼应,东南面的芙蓉城为山脉的余势。构成一个宾主分明、有远近呼应、有余脉延展的完整山系。可谓是天然山岳的典型化的概括。
筑山的用石也有许多独到之处。石料都是从各地运来的“瑰奇特异瑶琨之石”,而以太湖石、灵壁石为主,均按照图样的要求选择加工成型。配置树木藤萝而创为“雄拔峭峙,巧夺天工”的山体形象。山上道路是“斩石开径,赁险则设蹬道,飞空则架栈阁”。山上多设奇特的石景,如:“得紫石滑净如削,面径数仞,因而为山,贴山卓立。山阴置木柜,绝顶开深池。车驾临幸,则驱水工登其顶,开闸注水而为瀑布,曰紫石壁,又名瀑布屏。”半山腰构大山洞数十处,洞中石隙埋藏雄黄、卢甘石。前者可驱蛇虫,后者能在天阴时散发云雾,“蒸蒸然以像岚露”。
经过优选的石料千姿百态,故艮岳大量运用石的单块“特置”。在西宫门华阳门的御道两侧辟为太湖石的特置区,布列着上百块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峰石,有如人工的“石林”。“左右大石皆林立,仅百余株,‘神运’、‘昭功’、‘敷文’、‘万寿’峰而名之。独‘神运峰’广百围,高六仞,锡爵‘盘固侯’,居道之中,束石为亭以庇之,高五十尺”。重要的峰石均有命名,居中最大的一块甚至封以爵位。“其余石,或若群臣入侍帷幄,正容凛若不可犯,或战栗若敬天威,或奋然而趋,又若伛偻趋进,其怪状余态,娱人者多矣”。水池中、山坡上亦有特置的峰石,“其他轩榭庭径,各有巨石,星罗棋布”,均根据它们各自的姿态由宋徽宗予以赐名,分别刻在石之阳面。僧人祖秀写的《华阳宫记》登录的赐名就有数十种之多。立于溪者曰舞仙,独居洲中者曰玉麒麟,冠于寿山者曰南屏小峰,而伏于池上者曰伏犀、仪凤、乌龙,立于沃泉者曰留云、宿雾,如此等,不再一一列举。
石峰,尤其是太湖石峰的特置手法,在宋代宫苑里已普遍运用,而艮岳则无论石的特置或者叠石为山,其规模均为当时之最大者,而且反映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宋代周密的《癸辛杂识》里有这样的记载:“前世叠石为山,未见显著者。至宣和,艮岳始兴大役。连舮辇政,不遗余力。其大峰特秀者,不特封侯,或赐金带,且各图为谱。”为了安全运输太湖石,还创造了以麻筋杂泥堵洞之法。
艮岳之水系
艮岳之水系与山系配合而形成山嵌水抱的态势,这种态势是大自然山水成景的最理想的地貌的概括。艮岳之水从西北角景龙江引入,入园后扩为一个小型水池名“曲江”,可能是摹拟唐长安的曲江池。池中筑岛,岛上建蓬莱堂。然而折而西南,名曰回溪,沿河道两岸建置漱玉轩、清澌阁、高阳酒肆、胜筠庵、萧闲阁、蹑云名、飞岑亭等建筑物,至寿山东北麓水分为两股。一股过万松岭,注入凤池;另一股沿寿山与万松岭之间的峡谷南流入山涧,“水出石口,喷薄飞注如兽面”,名叫白龙沜、濯龙峡,旁建蟠秀、练光、跨云诸亭。涧水出峡谷南流入方形水池“大方沼”,池中筑二岛,东曰芦渚,上建浮阳亭,西曰梅渚,上建雪浪亭。“大方沼”沼水西流为凤池,东出为研池。中分二馆:“东曰流碧,西曰环山。馆有阁曰巢凤,堂曰三秀。”雁池是园内最大的一个水池,“池水清泚涟漪,凫鹰浮泳其面,栖息石间,不可胜计”。雁池之水从东南角流出园外,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
艮岳之动植物
艮岳可称得上是一个庞大的动物园,放养珍禽奇兽“动以亿计”,仅大鹿就有数千头,设专人饲养。山内设有动物管理机构来仪局,一些受过特殊训练的鸟兽,能在宋徽宗游幸时列队接驾,谓之“万岁山瑞禽迎驾”。
艮岳于豪华精巧的殿亭馆舍之周围、山石之间遍植各种林木花草,堪称一个庞大的植物园。漫山遍野,沿溪傍陇,连绵不断,几乎到处都被花木掩没。植物的配置方式有孤植、对植、丛植、混交,大量的则是成片栽植。园内按景分区,许多景区、景点都是以植物之景为主题,如:植梅万本的“梅岭”,在山岗上种丹杏的“杏岫”,在山岗险奇处丛植丁香的“丁嶂”,在水泮种龙柏万株的“龙柏陂”,以及斑竹麓、万松岭、海棠川、梅渚等。因而到处郁郁葱葱、花繁林茂。宋人曹祖《艮岳百咏诗》描写万松岭:“苍苍森列万株松,终日无风亦自风;白鹤来时清露下,月明天籁满秋空。”
艮岳之建筑
艮岳园内“亭堂楼馆,不可殚纪”,集中为大约40处,几乎包罗了当时的全部建筑形式。其中如书馆“内方外圆如半月”、八仙馆“屋圆如规”等都是比较特殊的。建筑的布局除少数满足特殊的功能要求,绝大部分均从造景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其“点景”和“观景”的作用。山顶和岛上多建亭,水畔多建台、榭,山坡上多建楼阁。除了这些游赏性的建筑之外,还建有道观、庵庙、图书馆、野居以及摹仿民间镇集市肆的“高阳酒家”等,可谓集宋代建筑艺术之大成。
千古遗恨
万岁山的建造,加速了北宋的灭亡。正如后人所评:“万岁纲船出太湖,九朝膏血一时枯。”北宋末年,金人围城,钦宗命取万岁山禽鸟十万,尽投入汴河。为据守京师,市民拥入此山中,“拆屋为薪,凿石为池,伐竹为笆篱。大鹿数千头,悉杀之噉卫士”。金人占领开封后,命取艮岳之土为北面城垣,改景龙江为城濠,池沼被平,遗址无存。遗石多数被毁,一部分运往北京。万岁山这座昔日之“绝唱”,已经化为千年之遗恨,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感叹和思考。
北宋的艮岳成就了江南园林名石
苏州冠云峰乃国之瑰宝,来历颇具传奇色彩。据史载,北宋末年,宋徽宗在京都开封大兴土木,建造“寿山岳”。为营造这座皇家园林,特设苏杭应奉局,委派官员广搜江南奇花异卉和湖石名峰,组成“花石纲”北运开封。此举大大地劳民伤财,以致国库亏空。适金兵大举南侵,宋军无力抵抗;宋徽宗还未来得及在“艮岳”中享乐,便被“北狩”,当了金国的阶下囚。
北宋亡后,已搜集的一批湖石名峰未及北运,就留在了江南—产于太湖的冠云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侥幸遗留下来的。其后几经波折,至清同治12年(公元1873年),这一奇石名峰终成留园一宝。
冠云峰素白,高6.5米,据称是我国现存最高的湖石名峰。古人品赏石峰的审美标准是瘦、透、漏、皱。冠云峰高大伟岸,壁立当空,峭然耸峙,清秀瘦挺。右上部浑然块磊,笼络起隐;左下部文理纵横,皴皴若裂。
冠云峰临水而立,又如一妙龄女子对镜梳妆。其时适逢天高气爽,水池中映现的蓝天白云和冠云峰倒影,与浮莲游鱼相伴,益觉丽媚可爱。从峰石西北侧观之,石背一条弧线微微前倾,恰似身着披风的观音娘娘;其下石座犹若一只老鼋,观音脚踩老鼋,怀抱婴儿,慈祥地望着前来观赏祈福的骚人墨客;而它那俏立的形象,又酷似云南石林的“阿诗玛”。
以太湖石、灵壁石等传统观赏石点缀庭院、园林,古已有之,到了宋代更是达到了顶峰。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曾颁布制订了花石纲,命令全国各地的名石奇花都运至当时皇城的所在地—开封,建造了历史上闻名的艮岳。从此以后,中国园林,尤其是江南园林,太湖石等传统观赏石成了不可或缺的造园素材。这些观赏石作为置石的形式出现,构建成园林秀美的景观,给人以清灵的感觉。如上海豫园的太湖石“玉玲珑”,苏州留园的太湖石“冠云峰”,常州天宁禅寺的太湖石“飞龙”等,它们为这些历史名园古寺增色添彩,成了镇园(寺)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