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走进开封 >> 印象开封 >> 浏览开封

深厚的开封小吃文化

2013/10/24 9:11:07 点击数: 【字体:

深厚的开封小吃文化
 
深厚的开封小吃文化

深厚的开封小吃文化

    开封小吃,闻名遐迩,历经千年,长盛不衰。它源于夏商,盛于北宋,在我国饮食文化历史上享有较高的地位,它对中国人民的生存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据文献记载,夏商以臼舂或擀压谷物为糁,经隔煮或蒸为粥、为饵、为糕;周秦以青铜器焙炒为糗或茸或饼;汉始有石磨攻坚,可把谷物研磨为粉末;唐时磨还没普及到民间,面食品种仅有汤饼、馄饨、起胶饼、胡饼之名。据近代考古发现,唐已有薄皮裹馅、形如弯月的新食品,但无新的命名,仍然沿用汤饼之名。至北宋始称“角子”,延伸为“角儿”,谐音“饺饵”,至明代又称扁食,至今曰饺子、水饺。由此可见,唐代的面食尚没有集成分类,小吃的主料是面粉。至北宋不仅石磨已普及到民间,而且铁锅也广为民间所用,炉灶出现多样化、小型化,可移动的燎架风炉自然通风、火力旺盛、有焰无烟。事实证明,民众烧煤或焦炭替代了薪柴,为小吃的大发展提供了全面、雄厚的物质基础。

    北宋京都开封人口百万,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都会,其经济发达、市场繁荣,御街也可开店,早市、鬼市、夜市三鼓不禁,昼夜经营接连不断,突破了汉唐以来的市坊制,可谓市场经济之始,为小吃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市场,促使小吃崛起,创造出许许多多快餐食品、方便食品,诸如馂馅(包子)、角子、煮浮圆子等。仅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一书记载就有280余种,毫不夸张地说至今尚没有超越,可谓中国小吃发展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不仅如此,就连“小吃”一词也源于北宋京都开封。一、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载:“世俗例以早晨小吃为点心。”这是“小吃”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二、“点心”一词在唐代为动词,其含义是用餐。唐《幻异录》载:“汴州(今开封)西板桥三娘子置新作烧饼于床上与诸客点心。”五代南唐刘崇远《金华子》载:“郑为江淮留后……其妻少弟至妆阁问起居,姊治妆未毕,家人备晨馔于其侧,姊顾谓弟曰:我未食,尔可且点心。”三、“点心”一词至北宋已发展延伸为类食品的名词。宋吴自牧《梦粱录》载:“天明诸人出市,有卖烧饼、蒸饼、糍糕、雪糕等点心者。”四、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又以面油蜜造为笑靥儿,花样奇巧百端,如捺香方胜之类,若买一斤,数内有一对介胄者,如门神之像,盖自来风流,不知其从,谓之果食将军。”其又称果子。由此可知小吃、点心、果子等类食品的名称都源自开封,并沿用至今。

    小吃原本是指一日三餐即正餐、大餐之外的佐食,它用于早餐之前或晚餐之后,抑或三餐之间的垫食,故称“小吃”。其实小吃并不“小”,它的技术难度不亚于红案炒菜。炒菜失手可补救,咸了可加水,淡了可添盐;面案失手没有办法补救,切碱顶碱,掀开锅才能知道,这是其一。其二,小吃至今已成为中国人民的主食,是与人民生活休戚相关的必需品。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里慌。因此,小吃也是与民众关系最为密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开封小吃特别讲究味。开封地处中原腹地,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四季分明,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地理环境,铸就了中华农业文明成为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促进了中华民族较早地由牧业文明过渡到农业文明,形成了中华民族以谷物为主的饮食习俗。植物是百味之源。中国烹饪圣祖伊尹(开封人)早在2700年前就把肉食原料概括为:水居者腥,草食者膻,肉攫者臊,烹制必须九沸九变,用植物原料调味,才能除腥去臊成为美味。味、口味、味道是中华民族独有的饮食文化特色。开封小吃不仅讲究味,而且还特别讲究四季不同的味。春日的韭头、冬日的韭黄与夏秋的韭菜之味具有明显的差别;春黄瓜与秋黄瓜之脆嫩、清香显然不同;鸡吃谷头、鱼吃四十之鲜美,难以用文字表述……似此,开封人叫“吃时鲜”。东南西北中,除中之外,四方无法复制,这是中原气候条件所决定的。所以请四方宾客在谷物成熟的时节来开封品尝历史名馔“炸八块”;过了秋季,“炸八块”就停止供应了,要想品尝,只能等到来年了。这是行规,无人违反。如果顾客点要,服务员报菜就改为“炸鸡块”了,其味之美必然逊于“谷头”时节的了。由此可窥视开封人品位之一斑。

    开封小吃的崛起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他们粗粮细作、细粮

    精作,创造出许多经济实惠的小吃,改善了民众生活。从历史文献中循迹研究发现:北宋开封很多小吃延续至今,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如馉饳,即今日之馄饨;七宝五味粥,即今日之腊八粥、八宝粥及八宝系列食品;冷淘,即今日之凉(粉)皮、调凉粉、过水捞面、酸辣面鱼(农村曰“蝌蚪”或“隔漏”);姜汁,即今日之肉皮冻;社饭,即今日之炸酱面、大米饭肉浇头,又统称盖浇饭,至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尚有“社饭”的名称;扯面,即今日之拉面……此外还有蒸之糕、炒之面、烙之饼、煎之托等类食品,不胜枚举。由此证明,饮食文明的创造者是劳动人民,而不是神仙皇帝。

    北宋商家也是推动小吃长足发展的又一动力。北宋商家选择小吃精粹,规范工艺,肇启捺压双胜模具,不仅造型优美,而且还提高了产品质量,开启了模具食品的先河,形成市肆食品,出现了饮食行业和糕点行业,其正店72家,拍户即个体户不计其数,成为商家取胜之道。被孟元老赞誉为果食“花样奇巧百端”、“不知其从”;其经营之法也别具一格,若买一斤,赠果食将军一对。“买一送一”至今仍被商家视为有效的促销手段;加之文人墨客的渲染和权贵、帝王的“炒作”,涌现出一大批享誉中外的风味名吃,仅有史可考的名馔就有宋五嫂醋鱼,北宋南迁后又称宋五嫂西湖醋鱼;糖醋软熘黄河鲤鱼;东坡肉;御烧肉(后世又称烤事件,即餐桌上烧烤,又曰烤肉串);大京枣、小京枣、角黍、王力烤鸭、炒凉粉等。

    总之,小吃是源于民间、根植于民间、造福于民间的产物。民以食为天,所以历经千年长盛不衰。

    开封小吃在北宋已融合到节日的民俗文化之中。北宋是中国节假日最多的朝代。据不完全统计,在北宋能广泛吸引民众参与的民俗节日,一年之中就有28个,平均13天过一个节日。节日节食节节不同,已经查明的有市肆节食、民俗节食、象征性节食、特定节食、祭祀节食200余种,如腊八粥、灶糖、年糕、面茧、打春卷、元宵、龙须面、社饭、飞燕、角子、月饼……有些早已流传到国外。

    开封小吃时至今日仍名扬四海,其品种之多、之精在中国城市中并不多见,如锅盔,源于何时已失考,但开封市场上之大锅盔、小锅盔,甜锅盔、咸锅盔,劈柴块锅盔处处可见;正劲小杠油条、反劲大杠油条,双批杠油条,四批、八批圈油条应有尽有;吊炉烧饼、缸炉火烧、炉式点心、小炉馍等类食品人无我有;水煎包、锅贴、糖炒栗子、烤白薯、豌豆馅等原始技法尚存;旋作、旋买、旋吃之俗仍然传承;北宋诗人梅尧臣黄河畔食脍、品黄河鲤鱼美味之风不减当年。近现代人物康有为、鲁迅、姚雪垠、华罗庚、梅兰芳等向厨师赠物、题字、留影表示感谢,赞誉:“四海为家,食在开封。”

    开封小吃虽然久负盛名,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继承传统不足和缺乏创新。开封小吃的绝技绝活大多是口传心授,缺乏科学探索和系统总结,加上传男不传女、技术保密不外传等陈规陋习,一些名家之名馔亟待挖掘整理;技校培训在开封搞得比较早,基本上满足了市场需求,但是没有传授技术诀窍和制作中的“小过节”,生产出来的产品形似,然风味不佳;有些中青年厨师缺乏苦练基本功的毅力,制作技术不到位,产品不规范,质量达不到应有的水平;有的经营者品牌意识不强,做不到忙时闲时一个样,顾客多时不注意产品质量,损害了开封小吃的形象;有些技术难度高、费工费时的精品小吃不愿做,认为出力不讨好。总之,开封小吃在一片赞扬声中有些盲目乐观,若任其发展势必走向败落!

    盼望有关部门制定出台支持开封小吃发展的长远规划与政策,鼓励把小吃产业做大做强;支持开封小吃文化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把小吃产业打造成为强市的支撑。

    汤圆、粉肠都是源自北宋开封的名馔,但郑州、漯河的食品企业却将之由小做到大,至今成为行业老大。我们有很好的技术基础,可圈可点的名馔佳肴比比皆是,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小吃产业开发出来做大做强呢?抓外商搞引进有政策;抓内商搞开发及搞出市、出省、出国,也应该有政策!我们要学习别人的经验努力把小吃打造成为开封市的名片,我认为这是切实可行的。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汴梁晚报(2012-01-2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