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开封

山陕甘会馆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2014/1/7 10:53:08 点击数: 【字体:


    摘要:山陕甘会馆建筑格局严谨,规模宏大。从其功能上来说其历史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其集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之大成,雕刻艺术在建筑装饰方面的应用感更是登峰造极。不愧为会馆建筑之瑰宝。

  一、相关背景资料

  开封位居中原,无高山险峰之阻,有四通八达之利,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早为晋商所青睐。从明至清的数百年间,山西商人在开封一直很活跃。他们将西北的皮毛、山货及日用品源源不断地运抵开封。由于山西客商云集开封的人数愈来愈多,遂集资于今老会馆街(龙亭东侧)建立了一处山西旅汴同乡会馆——山西会馆。

  乾隆年间,陕西旅汴商人与山西旅汴商人商定联合建立山陕会馆。经多方 考察,他们最终选定明代徐府旧址建立山陕会馆。

  嘉庆初年,会馆的建筑风剥雨蚀,年久失修,商户们商定,各个店铺每进钱一千,抽取二文,交请老会首收存,作为会馆每年修补的费用。

  道光四年(1824年)五年,同治三年(1864年)商户们把会馆进一步扩展。这样,一组较为完整的关帝庙古建筑群终于耸立于闹市之中。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山陕会馆一直是附近百姓奉祀关帝和看大戏的去处。

  到了光绪年间,甘肃旅汴商贾加入,山陕会馆遂易名为山陕甘会馆。

  1927年6月13日,冯玉祥将军被武汉政府任命为河南省主席。他主豫期间,把山陕甘会馆的祭祀场所关帝庙改为河南省艺术学校的校址。1933年这里又改为私立西北中学。1938年,日寇侵入开封,西北中学外迁,会馆成为日寇的华北五省特务机关总部。

  日寇投降后,西北中学返回开封,重新回到会馆上课。再后来,会馆又成为徐府街小学的校园。

  1988年10月23日,修复后的山陕甘会馆正式对外开放。

  二、历史价值部分引言

  晋商500年可歌可泣、壮怀激烈、史诗般的寻求财富之路,使很多外省人改变了山西只是贫瘠荒芜的看法,使很多学者改变了“中国民国之前只有市井小贩”的看法。山西人走西口,出关外,闯江湖,下码头,他们告别了哀怨缠绵的故土和儿女之情,怀着“天下一家,信义为本”的新观念,开创了前无古人的大商帮,创造了明清商业史的辉煌。晋商的发展壮大成就了一批精美的会馆建筑。研究山陕甘会馆的历史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研究明清的晋商会馆文化。

  会馆会馆是同乡人在异地建立的一种社会组织。有人说:中国最早的会馆可上溯到明朝永乐年间。最初的会馆,主要为客籍异地乡人的聚会场所,逐渐发展为议事、招待外加联络等功能的场所。

  山陕甘会馆由旅汴晋商集资兴建。道光年间陕商加入,易名山陕会馆。清末,又加入甘肃商人,遂又易名为山陕甘会馆。

  晋商会馆的产生与发展明中叶以后,中国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界竞争日趋激烈。商人与商人之间,商帮与商帮之间,“操货交接,起落不常,能者方成,拙者乃毁”。在激烈的竞争中,旅外同乡深刻认识到:“无论日识新知,莫不休戚与共,痛痒相关”,必须团结同乡仕商。“广其业于朝市间”。于是他们通过会馆这一组织形式,利用传统的地域观念,把商埠中同乡之人联合起来,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一致与异域商人进行竞争。

  山西人在异地建立会馆,最早的始于明朝隆万时代。明代实施开中法以来,晋商以“极临边境”地理优势,捷足先登,渐成为明代最有势力的商人群体。入清以后,晋商设立的会馆有了蓬勃发展,大体上前后在京师设会馆有40处以上,与此同时,在国内名商埠集镇也先后设立了晋商会馆。这些会馆的设立,首先与当地商业、经济的发展与交通有着很大关系。随着经商活动的扩展,会馆的建立又有所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晋商除在京师设立了许多会馆外,清代晋商会馆几乎遍布全国各行省、商埠。晋商会馆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大量建立新会馆上,而且更表现在会馆宏伟的建筑规模上。晋商会馆的发展,还表现在严格的管理制度上。在晋商会馆中大多有值年首人秉公办事,他们轮流换班,均须协力举善,勿得徇情。又设有司事、住持、夫役及香工等管理会馆事务。

  晋商会馆的功能

  一、联乡情,笃乡谊,方便仕商晋商长途贩运,分布于全国各大商埠。他们在异地他乡人地两生,难免有思亲怀旧之感。而“会馆之设,所以答神麻,睦乡谊也。”由于共同的语言、风俗,趋近的心理、文化,“同乡偕来于斯馆也,联乡语,叙乡情,畅然荡然。不独逆旅之况赖以消释,抑且相任相恤”,“无去国怀乡之悲”。晋商会馆作为一种商业组织,广置楼阁、多盖屋舍的目的,很大程度是为同乡、仕绅、商旅驻足和贮存货物提供方便。

  二、聚会议事,沟通信息会馆是明清时期晋商的中心社团,也是其社会活动最重要的阵地,它作为“叙语之地,正可坐论一堂,以谋商业之公益”。凡“通商之事,咸于会馆中是议”。大家定期在一起“公定时价,毋许私加私扣,……议定条规,籍以约束”;启发智识,以开通商智;研究商学,调查商情;集思广益,沟通信息。一山西票号在章程中阐述并规定:“一人智慧无多,纵能争利亦无几何,不务其大者而为之。若能时相聚议,各抒所见,必能得巧机关,以获厚利。即或一个力所不及,彼此信义相孚,不难通力合作,以收集思广益之效。兹定于每月初一、十五两日为大会之期,准于上午十一钟聚会,下午一钟散会,同业各家执事齐集到会,或有益于商日商务者,或有病于商务者,即可公平定议。如同业中有重要事宜,尽可由该号将情告之商会董事,派发传单随时定期集议”。可见,会馆是异地同乡商人聚会议事之地。

  三、团结同乡,维护集团利益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专制制度不允许有任何政治派别存在。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同乡商人“无一区托足,则期群涣”,群涣必然削弱竞争力量。因此,无论是从联络感情出发,还是从经商需要出发,他们都需要一种组织形式来加以联结,而以地域为基础建立的山西会馆恰好提供了这样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山西商人利用会馆这一合法形式团结起来相互支持,既与其它商帮竞争,又联合抵制官府的肆意压榨。会馆在维护同乡和集团利益上,发挥了一定作用。

  四、会馆内设市

  据《山志临襄会馆为油市成立始末缘由专事记载碑记》载:油市之设,创自前明。后于清康熙年间,移至临襄会馆迄今已数百年。该馆极宽敞,可容数百人,最宜建为商市。然实因管理得人,苦心筹划,力为布置,用多数之金钱,成宽阔之地基,使同行无不称便,实为吾油市之幸。

  五、公议行现之地

  一晋商杂货行于乾隆五十年(1785)公议杂货行规并在会馆立碑为记。行现部分如下:买货不得论堆,必要逐宗过秤,违者罚银五十两。

  不得合外分伙计,如违者罚银五十两。

  不得沿路会客,如违者罚银五十两。

  落下货本月内不得跌价,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2008-04-0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