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开封城南22公里处的朱仙镇历史悠久,是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明清时期,以赛氏家族(阿拉伯人的后裔)和被称作“马客”的陕西人为代表的大批中外穆斯林商贾挺进中原地区的这座商业重镇——朱仙镇进行商品贸易,并在此修建了东寺、西寺、南寺、北寺、中心寺和两个女寺共7座清真寺。其中以北寺年代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朱仙镇清真寺。它始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重修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距今已有470余年的历史。
整个寺院占地9000余平方米,建筑雄伟壮观,在全国百大清真寺中,其建筑风格和装饰均属罕见。前山门石柱与柱础表面遍布雕饰,图案精美。山门两侧各有呈“八”字形扇面墙,墙中央精美的砖雕图案更为华丽。整个前山门结构紧凑,古朴大方,雕刻内容丰富多彩,为现存清代建筑之典范。
寺中一座清嘉庆十年(1805年)所刻的阿拉伯文碑伫立于此,笔法细腻流畅,是中国现存比较完整的阿拉伯文古碑之一。寺内的主体建筑——礼拜大殿高21米,两边有耳房,前有卷棚,后有窑殿,三部分浑然一体。卷棚梁架及后檐栏额上清代彩绘至今仍清晰可见,弥足珍贵。殿内大梁上大面积的原汁原味的花卉、几何图案的清代彩绘,线条粗犷、朴素简洁,具有浓郁的河南地方特色。据开封县文管所负责人介绍,这些彩绘极为罕见,它运用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达到富有伊斯兰特点的艺术效果,是研究清代绘画艺术的宝贵资料。大殿正中向外透出窑殿,隔窗上装镶的透明方块鱼鳞别具一格,据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目前存有700多块。
朱仙镇清真寺是河南省现存规模较大较完整的伊斯兰教古建筑之一,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与阿拉伯装饰风格。经历史多次修葺,至今仍以旺盛的生命力而存在,同时在寺中仍保留着完整的伊斯兰教礼仪。从乾隆年间起,清真寺的管理就步入正轨,几百年来始终未曾间断。该寺于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次它将作为朱仙镇伊斯兰文化和宗教建筑的代表申报“国宝”,让我们为它祝福。(本报记者 张文昭)【原标题:朱仙镇清真寺——伊斯兰文化和宗教建筑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