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流亡河南期间,曾多次游历并逗留修武,留下不少诗歌、散文及碑铭。他的诗作主要有:《萧仲植长史斋》,诗尾自注“修武作”,诗中充满报国豪情,应为早期作品;《过浊鹿城与赵尚宾说山阳旧事》,浊鹿城遗址在今天的修武县五里源乡李固村,诗中借汉献帝封国旧都被元兵焚毁,慨叹朝代更迭;《戊戌十月山阳夜雨(并序)二首》,诗序中说“丧乱之后,继以荒年。一雨百顺,喜极梦尽,情见乎词”,诗长24行,120字。从其诗意来看,元好问这次在丧乱荒年之际来到修武并寄居于某寺庙中,忽然久旱降甘霖,他十分高兴,由衷地希望修武人民从此“一雨开百顺”,表达了元好问和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真挚感情。元初正大年间,元好问再次旅居修武,受到马坊真清观住持冷德明的热情招待,在遍览“十里风荷”的马坊美景后,连作《马坊冷大师真清观道院》三首。
真清观,又名海蟾宫,为金末元初道教全真教教主邱处机倡导创建。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邱处机应金主之召赴金都燕京。他取道修武,看到县北马坊一带北接太行,东连苏门,稻塍莲荡,茂林修竹,喜爱其风土之美,不忍离去,于是对随其赴京的徒弟们说:“天下道院,武官为其冠首,滨都次之,圣水又次之。你们如果能够在这里隐居修道,那么这里就能和滨都、圣水相媲美了。”他的徒弟就和当地乡豪马子安协商,捐地购材,一年后果然在这里盖起了一座道院。公元1209年,以恩例获名真清观。又因相传五代道人刘海蟾曾在此修道成仙,邱处机当年曾在此写有《刘海蟾入道歌》,故当地百姓又俗称其为海蟾宫。
真清观建成后的数十年间,一直由邱处机的徒子徒孙住持,其最早的住持刘志敏是邱处机的徒弟,在此聚徒达百人。公元1230年,道院被元军焚毁。第二年,刘志敏的徒弟冷德明重修真清观,比先前更为恢弘壮丽。他派师弟找到四处流亡的元好问,请他为真清观作记。元好问欣然作《真清观记》,详细介绍了真清观的创建及重修过程,并对长春教在乱世之中能够以自己的特殊身份救助众生的作用和贡献作了全面评价。
元好问和修武人吕天民有姻亲之好。吕天民的父亲吕豫精通《周易》,经明行修高出伦辈,贞祐无年(1213年)死于兵乱。40年后,即元宪宗二年(1252年),元好问应吕天民之请,为吕豫作墓表。墓表中元好问崇尚庄老元虚,倡导知天命,可见他晚年的斗争精神已经颓废。 王保成【原标题:元好问与修武的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