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焦作 >> 名人名家 >> 名人与河南 >> 浏览焦作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袁应泰与广济渠

2014/2/18 16:28:25 点击数: 【字体:

   
    在豫西北怀川大地上,有一条起源于济源市五龙口的古老河流,它流经济源、沁阳、孟县、温县、武陟5个县,灌溉数千顷土地,给沿岸人民带来了丰衣足食的生活。这条河渠就是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还在发挥着灌溉作用的广济渠。

    沁河在河南省济源市的五龙口流出太行山。早在秦朝时,人们就在这里开凿河渠,引水灌田。公元1261年(元代),在此开挖了引沁河渠广济渠,总长677里,浇灌463个村坊的土地。

    广济渠的修成虽然极大地改善了怀川大地上的农业生产,但是由于广济渠口地势比较高,取沁河水比较困难,致使广济渠很难在大旱之年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文学家何塘撰写的《重浚广济渠记》就说:“广济渠口地势高仰,水流艰涩,故累至湮塞,虽岁加疏浚而终不流通,一遇亢旱则名为水田者悉为焦壤,百姓惶惶无所控诉。”而彻底改变这一面貌,真正使广济渠在豫西北农业生产上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人则是明万历年间的河内县令袁应泰。

    袁应泰,字大来,陕西凤翔人,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进士,后官至辽东经略使,在抗击后金的入侵中杀身成仁。

    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袁应泰调任河内知县。这时正值河内大旱,百姓流离失所。爱民如子的袁应泰下决心将广济渠的引水口往上游移,变平地取水为山地取水,也就是在沁河出山口的南侧凿山开洞,通过隔山取水的方法直接引沁河水入广济渠。

    为把这项巨大的水利工程建设好,袁应泰呕心沥血,督促施工。开凿山洞的山石坚硬,开凿十分困难,为激励工匠们施工,袁应泰捐出了自己3年的所有官俸约1万金用于施工,而自己却“6年之内布衣素食,未闻有崇肉累帛之奉”。在他的带动下,河内各地乡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力支援修渠建设。

    在袁应泰的带领下,历时3年才打通建成了“长40余丈、宽8丈”的引水石洞。随后袁应泰又带领民众用2年时间砌桥闸、安装铁索滑车,疏通渠系,开排洪道,建成了可灌济源、河内、河阳、温县、武陟“民田数千顷”的灌区。

    广济渠修好后,袁应泰又致力于河渠的安全运行。为解决渠道维修的资金问题,袁应泰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在河内县利上乡陆图、南鲁等村买了二顷40余亩土地,雇佃户耕种,每年收租谷100余担,用于河渠维护所需。

    河渠渠首需要有专人看护水闸,袁应泰就在引水洞设2名闸夫看守,在减水河、分水闸各设一名闸夫管护。为解决这4名闸夫的待遇问题,袁应泰一没给老百姓摊派,二没求告上峰增加吃皇粮的编制,而是裁减了县衙中的5个编制,把裁减5人的俸禄“改给闸夫工食”,这样既不增加百姓的负担,又解决了渠首的看护难题。

    历史上,沿河民众为用水经常发生械斗,为解决用水矛盾,袁应泰制定了一套管理制度,即《广济渠申详条款》,并刻碑“昭示后人,永远遵守”。所定条款共分6项,一是“明河基以防侵占”。明确记下了干渠、支堰的河身长宽,河道维修所需的公置田地,防止被人损毁侵占;二是“定渠堰以均利泽”。因广济渠波泽5个县,灌区面积大,不许地方随意增修渠堰破坏它的合理布局;三是“泄余水以免泛滥”。就是修减水河、掣水河等,防止水多酿灾。四是“设闸夫以便防守”。定专人管理水闸和阴洞,防止设施的破坏和水的浪费;五是“分水次以禁搀越”。根据先下后上的原则,每月一个周期,确定各地的用水量和用水时间;六是“栽树木以固堤岸”。让邻河居民在河堤上栽种树木,一则可以加固堤岸,二则也可增加收益。

    《广济渠申详条款》几乎包括了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其核心是“分水次以禁搀越”,就是制定详细的灌溉制度,即广济渠流经的济源、河内、河阳、温县、武陟每月灌溉两轮,按照从下游到上游的顺序照号轮灌,即先武陟,再温县、孟州,最后是河内、济源,有效地解决了上游截水、霸水的问题。

    袁应泰制订的《广济渠申详条款》,不但在古怀庆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上没有先例,而且在全国也是一种创新之举,成为后世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模本。正是由于有了《广济渠申详条款》,广济渠才能在明末以后的400年时间里一直有序运行。因此,后人认为《广济渠申详条款》的制定是比修建广济渠工程本身还重的伟业。

    袁应泰杀身成仁后,受益于袁应泰所修广济渠的民众,自发筹款,在广济渠渠首上方修建了袁公祠。袁公祠正中端坐着袁公,两边分列着追随他修渠的有功人士。

    前不久,笔者专程到袁公祠参观。整个“袁公祠”外面是山石仿砖木结构,屋脊、圆瓦、挑檐皆由石头精细雕刻而成,历数百年上面的花纹依然清晰美丽。石门上的石匾刻着“禹后一人”4个大字,上门框的两圆两方4个突起上刻着“山高水长”,两边门框刻着一幅对联:“洞凿太行引沁水百里咸资润泽、河开广济溉民田万年永赖生成”。祠的两边修有反八字影壁,袁公祠虽小,仍能显现出他的深邃庄重。□赵倡文【原标题:袁应泰与广济渠】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焦作晚报 2012年8月6日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董永故里在武陟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