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戏曲丑角的美学特征(9)
2013/9/12 14:36:31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想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想的此岸性。”[③⑩]对戏曲丑角美学特征的认识,既要在不断艺术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发现其美学特征的新的生长点,也需要在已经形成的、经过艺术创造实践检验确证是美的特征的理论指导下,使艺术创造实践更自觉地创造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审美客体。理论和实践结合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是一个永恒的互动过程。作为凝结着艺术创造主体个性特征的感性直观的审美客体,它具有不可重复的特点,而作为审美主体对感性直观审美客体的认识也不会有终极性的完成。
① 参见拙文《讽谏传统和乐天精神——戏曲丑角美学特征的文化基因》,《戏曲研究》第47辑;《个体意志和丑角意识——戏曲丑角美学特征的文化基因》,《戏剧》1993年第4期。
② 王国维说:“戏剧,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而后戏剧之意义始全,故真戏剧必与戏曲相表里。”(见《宋元戏曲史》)
③ 参见拙文《关于与戏曲丑角美学特征生成相关的几个问题》,《中华戏曲》第16辑。
④ 《广论语骈枝》。
⑤ 刘纲纪:《周易美学》第302页。
⑥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⑦ 洪迈:《夷坚志》丁集。
⑧ 鲍桑葵:《美学史》第526页。
⑨ 《罗丹艺术论》第23页。
⑩ 《尼采全集》第14卷,第132页。
①①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第312页。
①②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312页。
①③ 梁漱溟:《东方学术概观》第8页。
①④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115页。
①⑤ 转引自董每戡《说剧》第145页。
①⑥ 鲁迅:《且介亭杂文》第117—119页。
①⑦ 《曲律》。
①⑧ 《闲情偶记·词曲部》。
①⑨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二卷,第十七章第八节。
②⑩ ②②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论文选》第111页;《生活与美学》第34页。
②① ②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5页。
②④ ②⑥ 《笑——论滑稽的意义》第10页;第三章。
②⑤ ②⑦ 戴平:《戏剧——综合的美学工程》第311、305页。
②⑧ 《鲁迅全集》第六卷,第293页。
②⑨ 转引自任半塘《优语集》“总说”第3页。
③⑩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3页。作者:邹元江【原标题:论戏曲丑角的美学特征】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论文中心网 200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