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是地球表面最具生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系统,被誉为“生物超市”、“地球之肾”和“地球过滤器”等。鹤壁市区至天然太极图之间淇河万亩湿地已经形成,成为市民休闲游赏放松身心的好去处、学习了解湿地知识的大课堂。
淇河湿地属于典型的河流湿地。水生和陆生生物种类繁多,生物群落多样,已经形成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其中湿地景观最为优美的地段有:金沙滩至刘庄坝段的芦苇、芦竹景观;狐仙庙至寒坡洞段的杨柳依依、白鹭群飞景观;黑山至许沟段的水体如镜、蒲草如箦景观;杨晋庄至礼河屯段的夏季涓涓清泉汇流和水蓼、泽泻竞相争艳景观;许沟至胡咀河段的秋冬温泉水雾袅袅、夏秋火炬红叶流丹景观等。
淇河湿地具有五大特色。一是湿地面积较大。在107国道至天然太极图河段,长16400米、宽500米,构成了面积达1.23万亩的淇河湿地。据考查了解,如此大面积的河流湿地在豫北地区是绝无仅有的。二是水位较为稳定。该河段除上游来水外,区间有许沟温泉常年补给,夏季雨后较长时间内,两岸有多处清泉涌出,呈现涓涓细流汇淇河景象。尤以淇河南岸、西岸淇县杨晋庄至礼河屯段最为明显。同时,该河段有太极图坝、许沟堰、辛村坝、刘庄坝、5号坝等多条拦水调蓄坝堰,大大延长了河水在河道中的滞留时间,弥补了淇河水量季节性变化大的不足。除干旱年份个别河段水量较少外,淇河水体面积常年较为稳定,夏季汛期的浅水沼泽区域范围更大。三是湿地水质良好。河段既有上游二类水质以上的来水,又有优质的泉水补给,水质基础较好。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不懈的污染治理,消除了工矿企业污染;完善的湿地植物生态系统发挥了强大的过滤作用,使淇河得以常年保持二类以上水质。目前,水质指示性植物微齿眼子菜、苔藓、复羽蕨等和指示性水生动物水黾等在淇河湿地中大量出现,人工栽植的水质指示性植物雪白睡莲生长状况极佳。原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2014年6月份考查鹤壁淇河后激动地说:“像淇河这样穿越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00人地区的河流,能保持这样好的水质,在我国北方非常少见,说淇河是华北地区唯一无污染的河流当之无愧。”四是生物种类众多。淇河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宝库,有湿地植物近百种。从植物生活类型看,淇河湿地中挺水型、浮叶型、沉水型、漂浮型湿地植物四大家族全部具备。其中,挺水型植物有千屈菜、水蓼、水花生、梭草、芦苇、芦竹、芦荻、蒲草、泽泻、水芹、水葱等。近来还发现豫北较为少见的野慈姑、黑三棱、野荸荠等;浮叶型植物有睡莲、水鳖、萍蓬草、荇菜等;沉水型植物有轮藻、黑藻、金鱼藻、苦草、水兰、菹草等;漂浮型植物有浮萍等。
湿地动物以鸟类和鱼类居多。沿淇鸟类目前已达150余种,其中数十种为近年来新发现的。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黑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以及苍鹭、白鹭、雉鸡等数量显著增多。淇河鱼类种类众多,是全省鱼类种类最多的河流,已经查明的有64种,其中名贵鱼类有淇河鲫鱼、鳜鱼、斑鳜、暗鳜、鳗鲡、乌鳢、黄颡、盎堂拟鲿等8种。淇河鲫鱼是淇河的著名特产鱼类,1990年位列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河南省野生动物保护名录》之首。五是文化底蕴深厚。
与大多数湿地单纯的自然景观不同,淇河万亩湿地不但自然景观优美,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淇河殷商时期为京畿之河,该河段有辛村龙山文化遗址、刘庄仰韶文化遗址,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曾隐居淇河
两岸,如王维、高适、苏轼等都留下有许多描绘淇河的著名诗篇。许穆夫人《竹竿》中的“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和李白《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中的“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等诗句更是脍炙人口。
淇河湿地有六大功能。一是提供水源。淇河湿地是一个“天然储水器”,我市寒坡洞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及其主要补给水源许沟温泉泉域就位于湿地之内,湿地水源可以为我市直接利用,是我市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和各项社会事业用水的保证。二是调节水量。淇河湿地是一个“水量调节器”,在蓄水、调节淇河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在时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通过湿地的吞吐调节,减少和避免水旱灾害。三是净化水质。淇河湿地是一个“水质净化器”,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对过境水体进行自净和过滤,改善环境污染,起到“地球之肾”作用。淇河沿岸民间以前流传有“大雨7天混,小雨混3天”的说法。据观察,现在大雨后淇河湿地中2天河水就清澈如初了。由此可见淇河湿地的自净能力对淇河中下游水质起到的保障作用。四是改善环境。淇河湿地是一个“天然加湿器”,通过蒸腾作用能够产生一定量的水蒸气,不仅可以提高周围地区空气湿度,减少土壤水分丧失,还可诱发降雨,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同时,淇河湿地还具有优化空气功能。湿地内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并放出氧气,减少温室效应,调节大气组分,净化空气。五是贮存物种。淇河湿地是一个“物种基因库”,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全市绝大部分湿地植物、鸟禽和鱼类存在于此,是开展科学研究、科普宣传的良好基地。六是休闲旅游地。湿地紧邻市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是市民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周边的濮阳、安阳、新乡、郑州等地市游客也可一日往返,已经成为豫北一个新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淇河万亩湿地来之不易。鹤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淇河保护工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多方采取措施,将保护淇河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加强组织领导。2012年,市政府印发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淇河生态保护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保护第一、恢复生态,合理利用、促进发展,适度开发、造福群众”的工作方针,建立“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督导,属地管理、联合执法、责任追究”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领导力量,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常务副市长、主管副市长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和相关县区政府一把手成员的淇河生态保护建设领导小组,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管理体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听取工作汇报、实地进行调研,指明工作方向。主管副市长每年组织召开动员会、工作汇报会部署推动工作,定期开展调研督导、现场办公,出谋划策,破解难题,协调推进工作落实。二是强化法律保障。2010年12月,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关于淇河保护的决定》,2011年10月,市政府发布第4号令《鹤壁市淇河保护实施办法》,对淇河分段分级划分保护区域严格进行保护。近期,市淇河生态保护建设办公室正配合市人大法工委、市政府法制办积极致力于省人大常委会对保护淇河进行立法,力争使淇河全流域都得到很好保护。三是开展植被修复。我市提出以淇河绿化为龙头开展覆盖全域的林业生态建设,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淇河植被修复投入,自2012年起,市政府连续三年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对各有关县区的淇河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建设进行以奖代补,同时统筹水利、林业、环保等专项资金和项目向淇河生态保护建设倾斜,大力推进淇河生态绿化,修复淇河湿地生态环境,近三年,我市淇河湿地修复建设为重点,共完成淇河生态绿化8.5万亩,淇河新区至太极图段湿地绿化效果尤为明显。四是狠抓环境整治。近几年,我市坚持狠抓淇河环境整治、污染治理不放松,市淇河生态保护建设办公室充分发挥督导协调作用,积极指导协调有关县区不断开展淇河环境整治,保护淇河湿地生态环境。各有关县区尤其是淇滨区倾注大量精力,强力推进沿淇尤其是湿地周边违规建筑拆除、养殖场污染治理和农家乐饭店规范提升,严厉查处打击破坏淇河生态环境行为,逐步对市区以上河段沿淇步道进行管控,减少机动车辆入河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修建沿淇生态停车场,加强垃圾箱、环保公厕等卫生设施配套建设,并着眼长效管理,建立健全了护河员责任机制、执法队伍尽责机制、沿淇乡镇办事处重点时段管理服务机制、督查通报机制等长效机制,取得初步成效。五是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通过在沿淇村庄张贴标语、印发宣传单、出动宣传车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保护淇河、保护湿地的重大意义,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淇河、保护湿地,积极从一言一行做起,不污染破坏淇河环境,积极为淇河保护管理和长远建设发展献计献策,形成了人人“关注淇河、关爱淇河、保护淇河”的社会舆论氛围。保护湿地还需共同努力。淇河湿地生态系统虽已形成,但我们要珍视其承载能力,一旦人为活动的干扰超出其承载能力,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受到破坏。健康的淇河湿地生态系统,是我市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淇河湿地,对于我市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淇河是全市人民共同的事业,我们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淇河保护,从自身做起,文明游赏淇河。不开车进入湿地,不在湿地中烧烤、丢弃垃圾、网鱼电鱼、捕鸟捞虾,不破坏湿地的一草一木,保护好淇河生态环境,使淇河这张城市名片更加靓丽,为建设生态活力幸福之城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鹤壁市淇河生态保护建设办公室 牛克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