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认为,音乐出于山则刚,出于水则柔,出于原则和。古淇河流域有峻峭的高山,有清澈的河水,有广袤的平原,这里的乐曲必然既刚又柔且和,可粗犷激昂,能委婉隽永,又风韵独具,这是出现大量民歌,出现大音乐家的地理前提。
相传古时有“十二音神”,排第四的“韵吟王豹”,便是春秋时的著名歌星。王豹之后,还有大音乐家师旷,既有“领军”人物,又有群众基础,淇河成为“歌乡乐海”,已是时人共识。
最早的古琴曲——《箕子操》
商代末期,音乐歌舞已经比较成熟,当时淇河流域的音乐歌舞水平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在当时,淇河流域是京畿之地,经济发达,物产丰富,从民间到宫廷,能歌善舞者众多,有着音乐歌舞的传统,商纣王把都城改名“朝歌”,就足以说明这点。
《史记·殷本记》说商纣王“好酒淫乐……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大聚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虽然说的是商纣王的荒淫,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歌舞之盛。
商代的音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祭祀祖先和鬼神的音乐,由巫师在祭祀时演唱,作为人、神沟通的一种手段;一种是商王室的宫廷音乐。由于长期以来儒家推崇周礼、排斥商代礼乐,因此把这两种音乐分别贬称为“巫乐”和“淫乐”。
“桑林之社”中用的《桑林》之舞在当时非常盛行,“桑林之社”既是祭祀祖先,又是男女聚会社交的活动,由于当时原始习俗尚未脱尽,男女表达爱情的方式过于外露,故在后人看来颇有点淫秽的表现,所以郑重的场合是不准演、也不准看的,但直至战国时此类乐舞在淇河流域依然流行。
我国最早的古琴曲《箕子操》也出自朝歌。古琴是中国古老的乐器,它承载了很多哲学和文化内涵,是古代文人雅士进德修业、修身养性的必备之品。最初的古琴只有五根琴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象征君、臣、民、事、物。
当年,商朝重臣箕子不满商纣王的暴政,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沐手焚香之后,就抱着古琴在淇河岸边的桑林中弹唱,借以抒发心中的郁闷。他把坎坷人生的内心愤懑,把对阴阳五行的哲学思考,把对天人感应的玄妙领悟,把对社会历史的演绎归纳,都赋予了琴弦,化为了天籁之音。
汉代桓谭所著《新论·琴道》中有对《箕子操》的解说;宋代郭茂倩把历代歌曲按其曲调收集分类,汇编成《乐府诗集》,其“琴曲歌辞”中就收有《箕子操》(又名《箕子吟》)。
闻之不知倦的郑卫之音
西周至春秋前期,朝歌是卫国的国都,而卫国的音乐歌舞又是远近闻名,与距淇河不远的郑国的音乐并称为“郑卫之音”。
郑卫之音,就相当于现在的流行音乐,起自民间,多描写民众的生活和男女爱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编进《诗经》中的淇河流域的民歌“邶风”、“鄘风”、“卫风”共39首之多,《风》的四分之一皆为此。
《史记·乐书》曾记载魏文侯对子夏说:“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就是说听雅乐听得想打瞌睡,而听郑卫之音却不知疲倦,可想见其魅力。《汉书》卷二十八中也有记载:吴国公子季札听了邶、鄘、卫的民歌,激动地高呼:“太美了,太耐人寻味了!我听说卫康叔道德高尚,就像这音乐一样美呀!”可见郑卫之音的艺术效果。
春秋时,淇河边出了一位女诗人,她就是被称为中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的许穆夫人。她的诗都是可以弹唱的,淇河边的“凤凰台”,就是许穆夫人当年弹琴唱歌的地方。
淇河音乐传统之丰厚,使得差不多每一个淇河流域的人都能够唱上几嗓子,有的还因此而得福。卫懿公时,朝歌贤士宁戚不满卫懿公玩物丧志,转而投奔齐桓公。但他苦于无法接近齐桓公,只能露宿在城门外,替人养牛。
一天夜里,宁戚正在喂牛,看到齐桓公到郊外迎客,他抓住机会拍着牛角大声唱起歌来,吸引了齐桓公,并趁机得以向其表达自己的志向和见解,被齐桓公纳为大夫。后来,宁戚辅佐齐桓公成就了一番霸业,与管仲、隰朋、宾胥无、鲍叔牙被称为“齐国五贤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宁子饭牛”,也叫“宁戚叩角”。
淇河岸边还有一位被人称道的著名歌手,名字叫王豹。《孟子·告子》有“昔者王豹居于淇,而河西善讴”。王豹住在淇水边,受他影响,黄河以西、淇河流域的民众都特别善于唱歌。后人把王豹列入“十二音神”,排第四位,曰“韵吟王豹”。
刺秦义士、朝歌人荆轲耳濡目染淇河的音乐传统,也酷爱唱歌。史书记载,他初到燕国时,常与高渐离在街市喝酒,酒酣之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节拍高声歌唱,旁若无人。荆轲赴秦行刺,临行时也是和着高渐离的击筑之音,慷慨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得在场人们“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个个瞪大眼睛,头发竖起来。
靡靡之音 墨子回车
然而,由于商纣王的关系,淇河流域的音乐常常被蒙上一层耻辱的面纱。又因其发自民间,不合朝廷及庙堂章法,被骂为“靡靡之音”。
儒家讲究“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一切以周礼为圭臬。孔子从维护传统礼乐的角度出发,肯定宫廷雅乐,而反对新兴的民间的“郑卫之声”。“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然后音乐得到端正,雅、颂各自得到应有的位置。《史记·乐书》曰:“雅颂之音理而民正,嘄噭之声兴而士奋,郑卫之曲动而心淫”;还说什么“夫朝歌者,非时也”,意思说早上不是唱歌的时候。
到了战国时,还闹出了“墨子回车”这样一件事情。大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坐着不加彩绘的黑色马车,带着学生到各国游说,途经卫国时询问前边是什么地方,学生答曰朝歌。墨子一听是殷纣王的旧都,是产生“新声靡乐”“郑卫之声”的地方,大惊失色,如遇不祥之物,赶紧让车夫绕道而行。
墨子这一自认为很清高的行为,遭到了后人耻笑,唐代诗人胡曾就曾咏诗评价墨子:
长嗟墨翟少风流,
急管繁弦似寇仇。
若解闻韶知肉味,
朝歌欲到肯回头。
诗的大意是:常常感叹墨子太缺少文采了,竟然把美妙动听的民间音乐看作洪水猛兽;假若他也能懂得音乐,陶醉于“韶”乐中3个月不知道肉味,那么就不会临近朝歌却回头逃掉了。
规模宏大的朝歌儒学祭祀
淇河音乐之盛,一直传承到后世。明代的云梦山孙膑洞石柱上,刻有41副戏曲情节画,经有关专家及老艺人辨认,刻有《孙膑下山》、《白猿盗桃》、《珠帘寨》、《下燕京》等25个戏曲剧目、64个戏曲人物形象,十分珍贵,被收入了《中国戏曲志》。
始建于元朝至元九年的朝歌东南隅儒学(文庙),每逢科考祭祀,都由县官亲自主持,演奏雅乐,演习乐舞。清乾隆九年的《淇县志》记载,当时的儒学内备有如下乐器和乐队:
麾一、搏拊二、柷一、敔一、琴二、瑟一、排箫二、笙二、箫二、笛二、埙二、箎二、节一、羽三十六、籥三十六、大鼓一、金钟一架十六器、玉磬一架十六器、佾生七十二名
其中,麾是旌旗,羽为舞蹈时所执的雉羽,均不能算作乐器。搏拊是一种打击乐器,形如鼓,外面是熟牛皮,内盛糠,演奏时用物拊拍。柷也是一种打击乐器,形如四方漏斗,方二尺四寸,深一尺八寸,中有椎柄,下连柷底,左右摇晃推柄发声。敔,状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个“钥铻”(齿状突起物),用一尺长的木棒刮奏。在雅乐开始时击柷,雅乐结束时奏敔。埙,一种陶制吹奏乐器,圆形如鸡蛋状,有孔三至五个。篪,竹制吹奏乐器,单管横吹。节,用竹编制,上合下开,可以拍之成声,起打拍子的作用。金钟,玉磬,分别用青铜铸造和用石料磨制,悬挂于架上,以槌叩击发音,十六器谓每架上悬十六件钟或磬,分高低十六个音。
所记乐器共16种59件,其中打击乐器6种,弹拨乐器2种,吹奏乐器7种,刮奏乐器1种。当由20多人组成的乐队演奏起来,琴瑟交奏,笙箎和谐,鼓拊激越,钟磬齐鸣,其场面是相当壮观的。另外,籥和羽均是文舞时所执之物,佾生是从童生中选的担任祭礼乐舞的人员,可见当时朝歌儒学祭祀的歌舞规模是相当宏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