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边上一处养殖淇河鲫鱼的池塘。
在一家加工淇河鲫鱼的企业厂房内,生产设备已锈迹斑斑。
曾经集百千宠爱于一身的淇河鲫鱼,在产业化不足的今天落寞一时,这与公众对淇河鲫鱼的期待相距甚远。其实,不仅仅是淇河鲫鱼,对于黄河鲤鱼、光山青虾等一大批省内独特的水产品种来讲,如何跳过市场的龙门,一直是困扰河南省水产产业化的迷局。
产业化之争
“淇河鲫鱼身上蕴含的商业价值是毋庸置疑的。”跟水产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鹤壁市水产所高级工程师孙剑惠对淇河鲫鱼情有独钟。在他看来,这小小的鲫鱼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还有广阔的市场潜力有待开发。
据他介绍,早在商代,淇河鲫鱼就成了皇室餐桌上的珍馐。此后的多个朝代,淇河鲫鱼都作为稀有的美食被列为贡品,供皇室享用。明清时期,甚至开通了直达京城的驿路,快马接力,传送淇鲫,以保证味道的鲜美。
“淇鲫口感筋道,肉质细致,汤很鲜美。这都是实现商品化的良好基础。”孙剑惠说。
然而,淇河鲫鱼能否实现产业化的争论,一直在不断上演。
“淇鲫的养殖受个体的特性所限,很难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一位熟悉鹤壁水产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他的担心不无道理,淇鲫不能单独放养,只能跟鲤鱼、鲢鱼等混合套养。并且,从养殖效益来看,第一年的个体只能长到一到二两重,两年内能长到六到八两肉已经不错。“养殖周期长,生长缓慢,很多养殖户利润难保证。”
此外,淇河鲫鱼的生存环境恶化也是一个不可低估的风险。“据淇河水文站测定,5月21日是0.6个流量,22日是0。淇河正在沦为季节性河流,几乎年年断流,这是发展水产业的一大障碍。”该人士表示。
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冯建新总工程师认为,淇鲫的产业化之路并非走不通,但是考虑到水产业的发展现状,做起来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折“鲫”的尝试
其实,淇河鲫鱼的产业化探索从未停止过。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一家名叫淇县淇鲫鱼苗种繁育有限公司的企业就曾经试图冲破市场壁垒,但最终的结果是:折“鲫”沉沙。
熟悉这段历史的孙剑惠告诉记者,当年,该企业的领军人物高燕军,就在他的指导下搞淇鲫的人工繁殖。但是,由于养殖、饲料技术等方面的局限,一直发展缓慢。此外,最大障碍还是来自于营销能力的缺乏。
孙剑惠介绍,高燕军曾经在郑州、新乡等地设立销售部,也召开过新闻发布会,推广淇鲫。前后投资七八百万元,但是由于市场迟迟没有打开,销量持续低迷,导致资金链断裂。最后,当时十几元一斤的鲫鱼,只能忍痛以三四元钱的低价贱卖,血本无归。
此后,高燕军也陆续开发过真空包装的即时食品等,但是由于研发水平不够,口感不筋道、有明显的腥味等原因,前几年也不得不放弃了。
记者在该企业的厂房看到,曾经的产品加工车间如今成了破败的仓库,机器设备上锈迹斑斑、蛛网遍布。
据了解,很多河南省内区域知名的水产品种,也都不同程度上面临着同样的困局,但也并非没有突破口。
业内人士介绍,黄河鲤鱼的深加工,就走出了另外一片天地。有公司针对欧盟地区有食用鱼类性腺(卵巢、鱼子等)的习惯,将这些国内白白扔掉的下脚料,做成100克的小包装出口,卖出了10倍于鲤鱼价格的高价。
信阳的光山青虾,却是“省内开花省外香”的典型。由于在省内的销量有限,只卖10多元一斤,还经常滞销。而远嫁江浙地区之后,普通虾都卖到了40多元一斤,个头大的还卖出了过百元的高价。
打通产业化之路
在“阳澄湖大闸蟹”挥舞着金黄蟹螯“横行”高端水产市场的今天,河南本土水产名牌的产业化之路如何走,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热点。
冯建新认为,同质性问题是水产品商品化的最大障碍。在普通大众眼里很难区分出淇鲫和其他鲫鱼来,这对于打造淇鲫品牌是个很大的麻烦。
据孙剑惠介绍,为了让真正的淇鲫从鱼龙混杂的水产品中脱颖而出,消费者能一眼分辨出真伪,当地也正在做着多方的努力。比如,他们通过多代选育,让淇河鲫鱼的优良性状更明显,头部更小,体宽背厚的体型更突出。孙剑惠甚至考虑过,后期通过技术手段,在饲料中加入胡萝卜素等,让淇鲫成为通体黄色,增加明显的辨识度。
此外,针对淇鲫规模扩大难的问题,鹤壁市已经建立了一家省级原种场,三个市级良种场。通过了无公害认证、地理标志认证、国家级种质资源鉴定,申报了国家级原种产地认证,并确立了淇鲫的国家标准。
“这些都为未来实现"一鱼一标签"的规模化养殖奠定了基础。”孙剑惠说。
“做市场,不光要产品好,还要想办法推销出去。”冯建新认为,从产业化的角度说,需要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做好宣传推广的市场营销工作。而现在的水产行业,还缺少懂市场、会营销,资本运作能力强的大企业参与。(文/图 记者 翁 韬)(原标题:水产奇珍淇河鲫鱼何时才能跳越市场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