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时代,洛州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有位诗人叫刘允济,工文辞,擅书法,与“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齐名且极友善,还与杜甫的爷爷杜审言是好朋友。刘允济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是一个孤儿。他不仅有才,还特别孝顺。19岁的时候,刘允济中了进士,授官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市)尉,相当于副县长兼公安局长。其后,官职由从六品上的著作佐郎一直升到正五品上的凤阁舍人。据《新唐书·百官志二》,中书舍人是负责起草诏令的官员,参与朝廷机密,权力很重。由此可以看出,刘允济很受女皇武则天的重用。
刘允济任著作佐郎期间,曾经采摭鲁哀公以后至战国时期的历史写成《鲁后春秋》。表奏朝廷后,被提拔为记录皇帝言行的左史,兼直弘文馆。垂拱四年(688)正月五日,高约百丈的礼制建筑明堂建成。刘允济献《明堂赋》,歌颂武则天的功德。武则天看了很高兴,亲自写手诏褒奖,并提拔他为著作郎和凤阁舍人。
由于刘允济性格耿直、疾恶如仇,如实记录了酷吏来俊臣遍兴冤狱、重刑逼供的罪恶,天授年间(690—692),来俊臣罗织罪名诬陷刘允济,并且定成了死罪。行刑前请示武则天。武则天说,刘允济母亲就这么一个儿子,如今已经白发苍苍,非常可怜。为了让她老人家能够安度余生,在老人家活着的时候,就不要处死刘允济了吧。于是就照旧把刘允济关到监狱里。没有多久,武则天又下旨赦免了刘允济,把他贬为大庾(今江西省大余县)尉。当然,武则天不会让刘允济长期在“基层锻炼”,她找个机会,又把他调回洛阳,重新担任著作佐郎,负责撰写唐朝当代的历史。很快,刘允济又官复凤阁舍人。据《唐会要》卷六十三《史馆》上《修史官》条载:“长安二年(702),凤阁舍人修国史刘允济尝云:‘史官善恶必书,言成轨范,使骄主贼臣有所知惧,此亦权重理合,贫而乐道也。昔班生受金,陈寿求米,仆视之如浮云耳。但百僚善恶必书,足为千载不朽之美谈,岂不盛哉!’”
神龙元年(705)正月,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政变逼武则天下台,并借机搞扩大化,迫害广大文士,刘允济被贬逐为青州(今属山东)长史。在青期间,刘允济官声很好,有清廉的美誉,受到河南道巡察使路敬潜的称赞和举荐。
神龙二年,刘允济的母亲去世。刘允济回家奔丧,扶着母亲的棺木哭得死去活来。服丧期刚完,皇帝任命刘允济为修文馆学士的诏书也才下达,他便也跟着母亲走了。
过去的老话说,皇帝金口玉言。其实,那是胡扯淡。然而,武则天要刘允济在其母亲离开人世后再死,竟然一言成谶。
刘允济留下的诗文作只有《明堂赋》《天赋》《地赋》《咏琴》《怨情》《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等几篇(首)。